对话汪晖

对话汪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李小江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4-2
价格:59.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975512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汪晖
  • 现代性
  • 思想
  • 对话
  • 李小江
  • 学术界
  • 中国研究
  • 普世价值
  • 汪晖
  • 对话
  • 思想
  • 学术
  • 文化
  • 社会
  • 理论
  • 知识分子
  • 批判
  • 现代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学界处在转型期中。一边是内部政治挫折导致“新启蒙”思潮终结和新自由主义滥觞,一边是市场经济促成“新左派”与西方左翼学者全面结盟。围绕着“现代中国学术风向”问题的探讨,折射了当代中国学人在新旧交替时期内外夹击中的尴尬境遇。汪晖是一个代表也是一种示范。本书在“对话批评”的基础上专注于“名/理”之辨,力求将20多年来弥漫在学界的“理念中国”思维路径还原到“大地中国”的历史地缘环境中。

作者简介

李小江,女,学者、教授。

1951年生于江西九江。先后在郑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大连大学任教授。曾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人类学系、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美国东北大学历史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和日本御茶水大学性别研究所特聘教授。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妇女文化博物馆荣誉馆长。

主编“妇女研究丛书”、“性别与中国”(合编)、“20世纪中国妇女口述史”等。主要著作有《夏娃的探索》(1987)、《性沟》(1989)、《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2005)、《后乌托邦批评》(2013)等。

目录信息

导 引/1
1“汪晖”其人/3
2“对话”这事/7
3行文体例说明/14
“名”之疑/23
1中国:哪一个“中国”?哪一种“中国问题”?/26
2现代:谁的“现代性”?谁家的“现代化”?/60
3国体:帝国、共和国,还是“党国/国党”?/107
小结/159
“理”之疑/165
1越界: 视野是怎样“跨”越历史的?/169
2判断: 叙事“是”如何进入诠释的?/202
3认同: “独特/特殊”距“普世”有多远?/247
小结/289
附 录 关于中国的通信/295
1对当代中国研究若干失误的思考/297
2中国是什么?中国将是什么?/30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汪晖,以前对此人不太了解,通过本书,对汪晖及汪晖的思想、学术研究都有了初步的了解,作者在论述中比较注重突出自己实证、实地考察的特色,用以跟汪晖作对比,有时话语感觉明显带有倾向性,但总体来说是比较客观全面的。  

评分

汪晖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在学界有相当影响力的人物,而围绕他的争议也较多,近几年汪晖潜心学问,可以说对自己也有较多反思。对这样一位较有代表性的学人,以对话的方式,探讨其治学历程、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进而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界的发展情况,对于我们思考...  

评分

汪晖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在学界有相当影响力的人物,而围绕他的争议也较多,近几年汪晖潜心学问,可以说对自己也有较多反思。对这样一位较有代表性的学人,以对话的方式,探讨其治学历程、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进而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界的发展情况,对于我们思考...  

评分

王彬彬老师的《有事生非》就是铁证!汪抄公的劣迹再次验证了这一定律:本科学校对于学者的素养是决定性的。不能说本科学校好的学者都会有成就,比如那些只会应试的,但本科烂的想成才那是天方夜谭。这个道理很简单:高考是现行考试中相对重视能力的,做学问的分析能力当然比高...  

评分

王彬彬老师的《有事生非》就是铁证!汪抄公的劣迹再次验证了这一定律:本科学校对于学者的素养是决定性的。不能说本科学校好的学者都会有成就,比如那些只会应试的,但本科烂的想成才那是天方夜谭。这个道理很简单:高考是现行考试中相对重视能力的,做学问的分析能力当然比高...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怎么就信了这么个书名……费我钱财……一颗星都不想给。

评分

什么都能讲一点,什么都没讲清。

评分

因为标题汪晖才买的一本书,所谓“对话”更多的还是作者的一家之谈,里面更多的观点更是无厘头,与汪晖的观点驴唇不对马嘴。

评分

汪晖,以前对此人不太了解,通过本书,对汪晖及汪晖的思想、学术研究都有了初步的了解,作者在论述中比较注重突出自己实证、实地考察的特色,用以跟汪晖作对比,有时话语感觉明显带有倾向性,但总体来说是比较客观全面的。

评分

作者和被对话者都是学术界名人,汪晖被认为是思想界“新左派”的代表人物,作者李小江则是新时期中国女性学的开创者。二者本来研究领域不同,但都是文学研究出身,同时又都对西方学界有较多了解和频繁交流。很喜欢这本书的风格,很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