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学界处在转型期中。一边是内部政治挫折导致“新启蒙”思潮终结和新自由主义滥觞,一边是市场经济促成“新左派”与西方左翼学者全面结盟。围绕着“现代中国学术风向”问题的探讨,折射了当代中国学人在新旧交替时期内外夹击中的尴尬境遇。汪晖是一个代表也是一种示范。本书在“对话批评”的基础上专注于“名/理”之辨,力求将20多年来弥漫在学界的“理念中国”思维路径还原到“大地中国”的历史地缘环境中。
李小江,女,学者、教授。
1951年生于江西九江。先后在郑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大连大学任教授。曾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人类学系、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美国东北大学历史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和日本御茶水大学性别研究所特聘教授。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妇女文化博物馆荣誉馆长。
主编“妇女研究丛书”、“性别与中国”(合编)、“20世纪中国妇女口述史”等。主要著作有《夏娃的探索》(1987)、《性沟》(1989)、《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2005)、《后乌托邦批评》(2013)等。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陆学界一直处在转型期中。作为这一时期的标杆性人物,汪晖及汪晖现象充满了争议。李小江的这本书,试图在“对话批评”的基础上,探讨新自由主义滥觞和“新左派”结盟中的冲突与协调。可以说,作者是借着“现代中国学术风向”问题探讨,分析当代中国学...
评分汪晖,以前对此人不太了解,通过本书,对汪晖及汪晖的思想、学术研究都有了初步的了解,作者在论述中比较注重突出自己实证、实地考察的特色,用以跟汪晖作对比,有时话语感觉明显带有倾向性,但总体来说是比较客观全面的。
评分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学界处在转型期中。一边是内部政治挫折导致“新启蒙”思潮终结和新自由主义发端,一边是市场经济促使“新左派”与西方左翼学者全面结盟。围绕着“现代中国问题”的争论隐含着深刻的学理问题,折射了当代中国学人在新旧交替时期内外夹击中的尴尬境遇。 “名”...
评分汪晖,以前对此人不太了解,通过本书,对汪晖及汪晖的思想、学术研究都有了初步的了解,作者在论述中比较注重突出自己实证、实地考察的特色,用以跟汪晖作对比,有时话语感觉明显带有倾向性,但总体来说是比较客观全面的。
评分王彬彬老师的《有事生非》就是铁证!汪抄公的劣迹再次验证了这一定律:本科学校对于学者的素养是决定性的。不能说本科学校好的学者都会有成就,比如那些只会应试的,但本科烂的想成才那是天方夜谭。这个道理很简单:高考是现行考试中相对重视能力的,做学问的分析能力当然比高...
即使抛开意识形态的对立,作者的学术素养也不能恭维。
评分首先这本书和“对话”无关, 其次是牵强附会, 能把别人的概念完全理解反,也是本事.......
评分把作者自己的话送给她吧:“浮躁的时代产生浮躁的学人和应景文字,即使在学界,学理也成了陈旧的话题,少有讲究”。
评分即使抛开意识形态的对立,作者的学术素养也不能恭维。
评分因为标题汪晖才买的一本书,所谓“对话”更多的还是作者的一家之谈,里面更多的观点更是无厘头,与汪晖的观点驴唇不对马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