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非洲叢林》是史懷哲在20世紀前期於赤道非洲地區行醫的見聞雜記,具有自傳性質,書中對於中非的自然景觀、社會風俗、人文麵貌以及當地原住民的生活、病痛及醫治情況進行瞭生動的描述。河馬是人們在非洲行船時最危險的敵人;非洲叢林樹木茂盛,但木材貿易卻因伐木的睏難而受到阻礙;在“勤勞的”歐洲人眼中,非洲原住民是“懶惰”,因為他們很少以賺錢為目的進行勞動,而這隻是由於非洲人有著自己獨特的價值觀……這本書既是史懷哲的生活記錄,也是中非的民族誌,它會使你如親臨其境一般,感受到當地生活的奧妙。
阿爾伯特·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20世紀重要的德國思想傢,1952年諾貝爾和平奬獲得者,在神學、哲學、醫學、音樂等領域均有建樹,提齣瞭“敬畏生命”的倫理學思想。1913年他來到非洲加蓬,建立瞭叢林診所,從事醫療援助工作,直至去世。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史怀哲的了解非常有限,只知道他是个医生,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因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了更多,他的人生经历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在25岁时,他就获得哲学与神学博士(他一生共获得九个博士学位),还是一名优秀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研究专家, 30岁时,在哲...
評分一直认为,无国界医生是一类精神追求极高的群体,对他们充满深深的钦佩。在这个组织上世纪70年代初成立之前,事实上已经有一些人,不远千里,跋山涉水,奔赴异乡,为了他们心目中认为的值得,比如,德国人阿尔伯特·史怀哲。比起现今更通用的阿尔贝特·施韦泽,我更倾向使用史...
評分一直认为,无国界医生是一类精神追求极高的群体,对他们充满深深的钦佩。在这个组织上世纪70年代初成立之前,事实上已经有一些人,不远千里,跋山涉水,奔赴异乡,为了他们心目中认为的值得,比如,德国人阿尔伯特·史怀哲。比起现今更通用的阿尔贝特·施韦泽,我更倾向使用史...
評分 評分充滿人文關懷的一段經曆~
评分人道主義和社會觀察的雙重佳作。
评分慈悲為懷 醫者仁心
评分用最簡單的藥治愈這個大陸最普遍的病痛,人文氣息十足。但文字稍顯鬆散,對於非洲的觀察有些浮於錶麵,也帶有一些白人在上的視角。
评分進一步瞭解那時的非洲,現代非洲也是那時非洲的摺射。有些東西變瞭,而有些,從未改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