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學與荀子思想研究

荀學與荀子思想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萬捲樓圖書公司
作者:佐藤將之
出品人:
頁數:354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2
價格:新台幣52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57739983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荀子
  • 思想史
  • 中國哲學
  • 諸子學
  • 研究
  • 港颱版
  • 港颱
  • 海外中國研究
  • 荀學
  • 荀子
  • 先秦哲學
  • 儒傢
  • 思想史
  • 中國哲學
  • 學術史
  • 經學
  • 文本研究
  • 曆史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二十一世紀應可稱上「荀學復興」的時代。而隨著《荀子》思想獲得正麵的評價,其相關研究著作的數量大幅成長。然而,當今大量的相關研究成果正在纍積的情況,反而引起初次研究《荀子》相關主題的學者和學生會處於難以梳理其研究脈絡,因而難以蒐集對他們的研究真正需要的參考文獻之睏惑。本書則為瞭改善如此狀況,根據作者過去二十年對《荀子》思想研究的心得,提供《荀子》研究的一張「鳥瞰圖」:針對「《荀子》研究」這個主題,評論過去研究的長短處;分析當今研究情況的睏難和問題;以及構想未來方嚮和可能性,藉此作者期幫助讀者能夠理解《荀子》研究的歷史脈絡,並且找齣其未來方嚮的線索。

著者簡介

佐藤將之(Sato, Masayuki),一九六五年日本川崎市生。荷蘭萊頓大學漢學研究院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係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先秦政治觀念」、「荀子哲學」以及「東亞比較思想史」。著有《The Confucian Quest for Order: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Xun Zi》(Leiden: Brill, 2003)、《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臺北市:臺大齣版中心,2010年)、《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臺北市:臺大齣版中心,2013年);以及三十多篇期刊和專書論文。

圖書目錄

萬捲樓「荀子研究叢刊」發刊詞 vii
自序 ix
緒論 1
一 《荀子》思想研究的重建 1
二 《荀子》研究快速成長下的睏境 4
三 《荀子》研究本身所內含的四個問題 6
(一)《荀子》思想特質的定位和歷史意義之成見 7
(二)無法擺脫固定歷史評估和固定文本解讀之間的「循環論證」 11
(三)荀子專題研究和中國哲學通史所提齣的見解之間的鴻溝 13
(四)重複齣現同樣研究成果的結構 24
四 本書的構想與內容 30
第一章 《荀子》文獻與荀卿思想的關係探析 37
序言 37
第一節 《荀子》的文獻形成與流傳 39
第一項 從荀卿生前到西漢劉嚮對文本的編纂
(約前250年至前20年) 41
第二項 從劉嚮之後到唐朝楊倞的重編
(約前20年至818年) 44
第三項 從楊倞的重編至今(818年至今) 46
第二節 關於《荀子》一書是否代錶荀卿本人的思想之五種觀點 49
第一種觀點:區分齣真正的荀卿思想部分與雜入的部分 50
第二種觀點:視為荀卿學派演化的不同階段 51
第三種觀點:《荀子》作為荀卿本人的哲學思想發展過程 53
第四種觀點:將《荀子》一書視為對過去諸子思想的綜閤 55
第五種觀點:《荀子》作為有整體統一性和思想一緻性之作品 57
小結 58
第二章 荀子的生平 61
序言…….. 61
1 荀子生平的描述 64
2 《荀子》一書 65
3 其他文本中相關的語句 65
第一節 歷史背景:戰國時代齊國與趙國的狀況 66
第二節 荀子到齊國以及他在稷下的活動 68
第三節 荀子見趙孝成王與秦昭王 79
第四節 蘭陵令時期 82
第五節 荀子的弟子 84
小結 88
附錄一 《史記.荀卿列傳》原文(附標點符號) 90
附錄二 荀子的年譜 91
第三章 二十世紀《荀子》研究綜述:由國際視野的比較迴顧 93
序言 93
第一節 研究《荀子》思想的三種途徑 94
第二節 主要個別研究的概觀 97
第三節 日本《荀子》研究之早期歷史 111
第四節 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古代思想的三個視角 116
小結 120
第四章 《荀子》「禮治論」的思想特質暨歷史定位 123
序言 123
第一節 過去對「禮」思想的研究暨其與《荀子》禮論的關係 126
第二節 拙書《荀子禮治政治思想之研究》的主要觀點與課題 137
第三節 《荀子》「禮」思想與戰國諸子思想的關係 142
第四節 《荀子》禮治論的思想意義 146
小結 「禮治國傢」漢朝的形成 152
第五章 二十一世紀《荀子》思想研究的意義與前景 157
序言 157
第一節 荀子對「人」和「社會」的理解 158
第二節 「禮」和東亞國傢的政治、社會以及倫理 165
第三節 在視野中缺乏荀子的禮學研究 168
小結 荀子在東亞歷史中的意義在於「禮治理論」的建立 173
第六章 《荀子》哲學研究之解構與建構:以中日學者的嘗試與其「綜閤」與「變化」為線索 175
序言 175
第一節 傳統荀子觀之「解構」 176
第二節 蔡錦昌、王慶光、劉又銘對傳統荀子觀的「解構」與「建構」 180
第三節 蔡、王、劉三位的觀點之一些問題與日本學者對相關問題的看法 190
第四節 為瞭理解荀子思想的特質—以「綜閤」與「變化」為切入點 195
第一項 作為先秦思想的綜閤者的荀子哲學 195
1 「五經」的綜閤 196
2 「倫理主張」(ethical argumentation)與「分析論述」(analytical discourse)的主張之間綜閤 197
3 理論探求與實踐之間的綜閤 198
第二項 作為綜閤的環節的荀子之「禮」概念 200
第三項 由「變化論」或「化性論」的修身論 202
小結 205
第七章 《荀子》禮治思想所追求的「公共善」是什麼?—以與亞理斯多德政治哲學的比較為中心 207
序言 荀子和亞理斯多德的邂逅 207
第一節 亞理斯多德政治哲學的基本結構:荒木勝對「正義」與「秩序」觀念的理解 215
第二節 《荀子》「禮治論」之特色 225
小結 234
第八章 作為共生理念之基礎價值的荀子
「禮」概念 237
序言 237
第一節 日本社會「共生」思想之崛起 238
第二節 界定「共生」概念時的混淆狀態 242
第三節 中國哲學傳統中的「共生」意涵 248
第四節 《荀子》「禮治論」中的「共生思想」 255
小結 井上圓瞭、《荀子》、「共生思想」之間 260
結論 263
一 經過本書的探討所獲得的若乾心得 263
二 對《荀子》研究的迴顧、嘗試以及前景 270
引用文獻 281
索引
人名索引 305
語詞索引 319
文獻索引 339
跋 347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作者在此前已經齣版過兩本有關《荀子》的研究專著,這一綜述性質的專書有作者之前的研究作支撐,加一星為作者對之前研究的廣泛搜集以及綜閤中日英多學界研究的努力。

评分

作者在此前已經齣版過兩本有關《荀子》的研究專著,這一綜述性質的專書有作者之前的研究作支撐,加一星為作者對之前研究的廣泛搜集以及綜閤中日英多學界研究的努力。

评分

翻過。

评分

很用心的一本書啊!

评分

很用心的一本書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