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島由紀夫推崇死亡之美、鮮血之美、暴烈之美,認為美的終極狀態便是暴烈地死亡。他於1960年以「二.二六事件」為背景,寫下短篇小說〈憂國〉,主角是一位新婚不久的中尉,不願舉發事件中的同僚,最後選擇在家切腹自殺,妻子亦殉夫而亡。〈憂國〉中,三島以柔美的筆調呈現年輕軍官與妻子熾熱的性愛,以寫實手法描述切腹的過程與肉體產生的變化,絢爛、華麗地展現三島由紀夫式的暴烈美學。
三島相當喜愛、重視這部作品,他曾表示:「如果,忙碌的讀者只能選讀一篇三島的小說,想把三島的優劣一次通通濃縮成精華的小說來閱讀,那麼,我希望讀者選讀的是〈憂國〉。……〈憂國〉描寫的性愛與死亡的光景,情色與大義的完全融合與相乘作用,堪稱我對這人生抱以期待的唯一至福。」
1965年三島並將〈憂國〉拍成影片,從道具到分鏡一手包辦,自編自導自演。並以「The Rite of Love and Death」(愛與死亡的儀式)為英文片名,發行海外。三島藉主角武山信二中尉展示自己的理念,進行文體和行動(影片)的預演。三島企圖使藝術與生活、文體與行動邏輯統一,談到他行動最極致的一點,亦即是他的了結生命,武士擁有的幻影令他神往,磨劍的任務如同磨練對於死亡的想像力一樣。
三島由紀夫
本名平岡公威,1925年出生於東京。
1947年自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通過高等文官考試,隨後進入大藏省任職,隔年為了專心從事寫作而從大藏省離職,開始專職作家的生涯。
三島由紀夫在日本文壇擁有高度聲譽,其作品在西方世界也有崇高的評價,曾三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也是二戰結束之後西方譯介最多的日本作家之一。
三島對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深為讚賞,他對日本二次大戰後社會的西化和日本主權受制於美國非常不滿。1970年11月25日他帶領四名「盾會」成員前往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部,挾持師團長要求軍事政變,期使自衛隊能轉變為正常的軍隊,但是卻乏人響應,因而切腹自殺以身殉道,走上了日本武士最絢爛的歸途。
主要著作有《假面的告白》、《金閣寺》、《潮騷》、《盛夏之死》、《太陽與鐵》、《不道德教育講座》等。
这是我对三岛的第一次接触。一本书,四个故事。看到《鲜花盛时的森林》,一瞬间明白他为何被称为鬼才,将颓废的唯美主义描绘得栩栩如生,日风显著的文字中透露出更多的是奇特诡异的丰富想象力。《忧国》则是重点叙述了何谓日本民族的大和魂武士精神,细细地解析了武士与其妻子...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原标题:あとがき「ラディゲの死」 久违的短篇集。之前出版的「上锁的房间」是选集,因此发行短篇集还真是挺久违了。 全集虽命名为「拉迪盖之死」,并不是因为这篇是全集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非因它是完成度很高的作品。不过,或许是出于我内心深处的某种历史性暗示,我才特...
初讀三島由紀夫,相逢恨晚。
评分极端人士的脑高潮。三观被忧国侵犯了,无法产生“美”的共鸣,与其说是美,不如说是病吧,读完很想吐啊。台译在语义上更接近日语。
评分如果说想只读一篇小说就了解三岛,那必定是《忧国》了。当然另外那几篇也非常棒,有隐喻色彩。三岛承认有学习里尔克的诗歌风格。
评分生命就像是陀螺旋转般的静谧,说穿了是与类似死亡的静谧比鄰……
评分生命就像是陀螺旋转般的静谧,说穿了是与类似死亡的静谧比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