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马》是《丰饶之海》系列的第二卷,丰饶之海是一部“大河小说”,即多卷本连续性并带有历史意味的长篇巨著。为此,三岛由纪夫曾自述:“我正计划在明年写一部长篇小说,可是,没有形成时代核心的哲学,如何写成一部长篇呢?我为此遍索枯肠,尽管现成的题材多得不胜枚举 。”丰饶之海,是“月之海”的意思,存在于月球上的巨大坑洞,虽名为“丰饶”,其实是匮乏。丰饶之海前后分四部曲——《春雪》、《奔马》、《晓寺》、《天人五衰》。《丰饶之海》将三岛的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了尽美之境,为其文学生涯画上了句号。 主人公勋是《丰饶之海》首卷《春雪》中清显的转生,作为剑道高手的他,集结了二十名志同道合者,企图暗杀一批要人,树立天皇的威严,然而却在起事前便被捕入狱。在本多的斡旋与辩护下,勋最终获释。但他却采取了单独行动,刺杀了财界巨头藏原后,以理想中的方式自尽。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小说家,剧作家,记者,电影制作人,电影演员,是日本战后文学的大师之一,也是著作被翻译外语版最多的当代作家。他不仅在日本文坛拥有广泛声誉,在西方世界也获得了高度的评价,甚至有人称他为“日本的海明威”。日本著名比较文学研究家千叶宣一认为三岛与普鲁斯特、乔伊斯、托马斯·曼齐名,是20世纪四大代表作家之一。美国的日本文学研究权威唐纳德·金认为三岛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天才作家”。
《奔马》是一本特殊的书,或许可以把它称为作者的“意志之书”。书中对武士道精神的高扬、对天皇的崇拜这类强调作者自我志意的内容很重。这也导致,阅读的时候,不像读《春雪》那样能尽情感受三岛语言的艺术性,阅读体验没有《春雪》好,书中大段的、对主人公志向的阐释,成为...
评分38岁的本多,说自己和青春就像是比邻而居,过去的一切都那么清晰地历历在目,自己却好像躯壳一般没有激情地平静度日,理性客观地站在法律的高塔上俯瞰现世。 然后这样冷静客观中立的本多,偶然的场合遇到了清显的转世,于是在剑道美少年上场比赛的呼喝声中,他那理性的外壳崩...
评分丰饶之海第二部。主人公是一个狂热的愤青,为搞政治活动自杀,或者说为自杀找理由,这与作者三岛由纪夫很相似。 在读《丰饶之海》中文版的时候,最喜欢奔马第十九章中能乐的词,拿到日文版后,发现日文原文其实挺短的。我太佩服中文翻译的人了!文如下: 汐汲車わずかなる浮世...
评分从张岱的《西湖梦寻》里看得三生石的故事。 三生石在下天竺寺后。东坡《圆泽传》曰:洛师惠林寺,故光禄卿李憕居第。禄山陷东都,憕以居守死之。子源,少时以贵游子豪侈善歌闻于时。及憕死,悲愤自誓,不仕,不娶,不食肉,居寺中五十余年。寺有僧圆泽,富而知音。源与之游甚...
评分如果说清显是一际无尘的白雪,那么勋则是一捧赤诚的鲜血。 如果说清显是一件洁白的雪纺,那么勋则是一副牢固的盔甲。 死去的清显与年少的勋,是一个矛盾,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却又是一个完美的结合。三颗痣将两个少年的宿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也许正如本...
#030#第二世。美感从春日细雪般羸弱纤柔的凄美转为如奔马之势赶赴死亡的壮美。为纯粹献身的饭沼勋,以死为志终又成全,遗憾的是断崖红日、大海松树不能同时观赏这场仓促却盛大的自刃仪式。只因为三颗痣,本多繁邦突然有了见证这转世轮回的意义。三岛竟早已为自己的死埋下如此决绝鲜明的伏笔。
评分虽然表面来看很难理解有人将自我毁灭作为理想,作者本人也在书中通过旁的人和事来表达对这种“不成熟的单纯观念”的质疑,甚至故事最后的走向和结局都变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堪,“没有冉冉上升的旭日,没有高贵的松树,也没有闪亮的海面”。然而理性的质疑却使这义无反顾的美变得更加纯粹,所有现世、现实的阻挠和误解在执念下“宛如一座冰城被那强烈的夏日照耀着,眼看着就要融化掉了。” 很感谢三岛把理想主义写得这么纯粹而残酷:现实是绝不会妥协的,所以更多人都选择了妥协,然而比起绞尽脑汁、如履薄冰地去“成功”,我也更愿意从容走向注定的“失败”。 PS:本书中存在着几个无伤大雅的错别字。
评分他杀死了前作中他的纯粹,转嫁给以另一种形式纯粹的清显,又用黑色的眼光逼视纯粹的可能。黎明下的大海作为幻影复现,扶桑之国会在朝暾里将两者统一,但纯粹早已在存在的沾染中瓦解,最后的确证恐怕只是死水微澜。
评分有一种暴虐的纯粹……类似小纳粹份子,不得不提,三岛的深度,引人思考的深度以及自然与凄美
评分炽烈同血性,融合武道的暴烈与青春甘美转为成熟期之间的联结。原本期待了一下官能性比较强的健康肉体美,如同希腊雕像那种生机盎然的,与清显那种矜持纤柔而不同的刻画。三岛反而着重注入精神和意识层面的力量,以纯粹性孕育出勋的形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