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北京十一学校特级教师魏勇的随笔集。作者在书中真诚分享好课的秘密: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教师要以真实的自我跟学生相处,选择与自己天性一致的教学方式,需要跨界,要设计好的问题。课堂是拆围墙、开窗户的工程。好课要让学生满腹狐疑, 要给学生惊喜!……这些心得源于作者独特的思考与实践。本书绝大多数文章是作者来到北京十一学校后写成,读者从中亦能深刻体会十一学校的教育氛围与教师文化。
本书是源创图书 • 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用书之一。适合于中小学教师阅读。
魏勇,1970年生,北京十一学校历史特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中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出版有《用思想点燃课堂》《教师的力量》等。
魏勇老师的书,大学就看过了,当时就觉得很不错。今年去魏老师工作的地方—北京十一学校跟岗了一段时间,再看他的新作《怎样上课学生才喜欢》,觉得有了更多的感触和想法。 这本书已经看了一个多月了,目前书也不在手上,我只能凭印象记录一下给我的启发。 到底应该做一个什么...
评分初读此书,意外发现许多观点就像是借他人之手道出了我的心声: 当时你希望老师怎样做,今天你就怎样做。 想要让学生喜欢听我的课,我就必须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跟学生对话。也就是说,在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之间,我要搭建一座桥梁。 课堂其实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做的一次...
评分自从上了研究生以来,读书多以学术著作为主,很少看通俗类作品了。这本书是中国教育学会100本推荐图书之一,我正想看些教育类的书,这本书又是历史教师写的,所以毫不犹豫地买下它。 这本书大概读完,其思想性是无法与学术书籍相比的,但他的创见性一点不比学术书籍差。从文章...
评分初读此书,意外发现许多观点就像是借他人之手道出了我的心声: 当时你希望老师怎样做,今天你就怎样做。 想要让学生喜欢听我的课,我就必须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跟学生对话。也就是说,在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之间,我要搭建一座桥梁。 课堂其实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做的一次...
评分初读此书,意外发现许多观点就像是借他人之手道出了我的心声: 当时你希望老师怎样做,今天你就怎样做。 想要让学生喜欢听我的课,我就必须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跟学生对话。也就是说,在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之间,我要搭建一座桥梁。 课堂其实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做的一次...
不褒不贬,3星半的水平。浅显但真实,平直但实在。教育教学的确很多东西都在教育之外!
评分一位历史老师的教学观,对老师的要求独到犀利“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应该是课堂上给他惊喜、对学生最大的轻视就是在课堂上表现平庸”;“启蒙就是持续性的自我反省和真实表达,为他们创造一个不用撒谎和逢迎也能幸福生活的社会”;“哪怕你的自由空间只有一厘米,你仍是自己的国王,对学生的现实负责,还要对离开学校的未来负责”…经师易得人师难求,遇到这样的老师何其幸运,如果现实中难得,就在书中感受吧
评分有些技巧值得借鉴,有些道理颇有启发,然整体而言,低于期待值。
评分书前面三分之二的内容非常有启发性,更坚定了我做自己的信念。教书三年,困惑,迷茫……原来有他导夫先路。唯唯诺诺可以是处世的一个护身符,但我心里只认自己的声音。(后面的随笔略显重复。)
评分不褒不贬,3星半的水平。浅显但真实,平直但实在。教育教学的确很多东西都在教育之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