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亲和力》讲述了一个男客人的到来,让一个平静的家庭产生了分化,反映出了资产阶级婚姻的危机,被誉为“提高了的《维特》”。本书由著名的译者同时是学者和作家的杨武能翻译,力求比较忠实地传达出原作的思想内涵。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十八世纪德国伟大的文学家,出生于法兰克福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大学时学习法律,当过短时期的律师。年轻时曾经梦想成为画家,但在看到著名画家的作品时,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与他们相提并论,于是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诗剧《浮士德》、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教育小说《威廉·迈斯特》、长篇小说《亲和力》和自传《诗与真》等。《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他的成名作。作为“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他的作品充满了反叛精神。
杨武能,1938年出生于重庆,祖籍武隆县江口镇,故号江口译翁。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冯至教授研究歌德,与歌德结下不解之缘。杨武能艰苦治学半世纪,于歌德研究、译介有多建树。其主编的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歌德文集》(14卷),荣获中国图书奖,是我国百年来套真正意义上的歌德作品多卷集。国内外学术界公认杨武能为郭沫若、冯至之后一代歌德学者的杰出代表。凭着研究、译介歌德以及德语文学的突出贡献,2000年获得德国总统授予的德国国家功勋奖章,2001年获得终身成就奖性质的洪堡学术奖金,2013年获得国际歌德研究领域的高奖歌德金质奖章,成为三大奖集于一身的唯一一位中国学人。
赶着在春节前读完最后一本书《亲和力》。虽然我更喜欢他那多情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但《亲和力》也真的是一部深刻并有警示意义的中篇,肤浅如我并未读过歌德其他伟大作品包括最显赫的〈浮士德〉,OK,我只负责记录我的感受。 最最钟爱书的名字,亲和力,这个化...
评分我读的版本,《亲和力》就接在少年维特的后面。是个比较有意思的组合,后者是激情的浪漫,前者则是克制的唯美。 具体的情节不太记得了。最喜欢的是夏洛蒂与上尉泛舟湖面的画面,“她躬身俯向他,把一只手放在他肩上”,这是个如何美丽而淡然的夜晚。夏洛蒂的爱如何的真挚,她的...
评分第一次听到《亲和力》这个书名的时候,我对这本书并没有什么兴趣,如果它的作者不是歌德,我甚至觉得这可能是某个鸡汤作者在指导我们如何与他人社交。真正翻开书之后才明白,这本书跟我的想象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原来亲和力是化学上的一个用语。歌德是在从化学的角度,也就是化...
评分谁想摆脱一种不幸,那他总是知道该怎样去做;谁想得到比他已有的还要好的某种东西,那他就是一个真正的瞎子——是的,是的! 美丽在任何地方都是一个受欢迎的客人。 爱德华怀着火一般的感情和诚挚的信念喊道:“人只要完全真正地去爱一个人,那其余所有的人都会显得可爱!” ...
我一直在想A+B=>C+D这是啥化学方程式,哦原来是置换反应,亲和力也是据此而来的吧,理科生的浪漫主义( ⚆ _ ⚆ )……
评分贵族气息十足,整体背景和人物都有些超然的小说,不妨碍歌德对人性和命运做最精彩的讨论,甚至可以算是一场带有具体情景的伦理思辨试验了。人物性格在高贵中亦各具鲜明特色,承载着时代性和歌德对人性的独到见解。
评分歌德不温不火的笔调看着真急人(눈_눈)有钱人的生活,每天就是对花园修修补补...不过与纪念碑相关的几段还挺有趣的,假期看的记忆理论里也引用过。
评分我一直在想A+B=>C+D这是啥化学方程式,哦原来是置换反应,亲和力也是据此而来的吧,理科生的浪漫主义( ⚆ _ ⚆ )……
评分晚年歌德"在这个虚构的命运中把为错失的人与事而洒的泪水搜集起来"。或许作为故事中的故事,邻家女孩的"纵身一跃"才是救赎之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