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无城”的说法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对中国古代都邑遗存显现出的某种现象的一个提示,对都邑发展阶段性特质的归纳和提炼。作者从考古材料出发进行独立的分析思考,宏观两千余年都邑动态大势,解读上古历史大都无城时代。
许宏 1963 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从事中国早期城市、早期国家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学研究。
“天子有道,守在四夷。”都城无垣,体现的既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秩序和时代的特征。这个时段虽然不长,期间还经历了牧野倒戈和骊山烽火两大王朝的倾覆事件,可是那时的人们对这样的规制依然笃信不疑、毫不动摇,直到两周之交后的若干年里,这样的规制仍有孑遗。其中原因,引...
评分继《何以中国》之后,考古学家许宏最近出版了《大都无城》。这两部作品勾画了中国早期文明图景,融学术于通俗中,严谨中不失亲切。如果说《何以中国》试图讲述二里头这个最早“中国”的由来,那么,《大都无城》则更加细致、更加系统地讨论了早期都邑的发展轨迹。 扑朔迷...
评分“大都无城”的概念,萌生于我二十年前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时的观察与思考。二里头至西周时代都邑的聚落形态,与之前的龙山时代、之后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址林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予人以深刻的印象。但当时的学术视域限于先秦,只能得出早期都邑城垣或有或无的粗浅结论。当我们把...
评分“天子有道,守在四夷。”都城无垣,体现的既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秩序和时代的特征。这个时段虽然不长,期间还经历了牧野倒戈和骊山烽火两大王朝的倾覆事件,可是那时的人们对这样的规制依然笃信不疑、毫不动摇,直到两周之交后的若干年里,这样的规制仍有孑遗。其中原因,引...
评分大都无城,许宏很好地概括了先秦都城的面貌,即只有用城墙、壕沟等永久性防御设施围起的高规格建筑,并无后世发展起来的宫城、内城、外城圈套圈,包含宫殿、府邸、居民区、市集的城市。 不过,许宏先生解释其原因时沿用了自古以来儒家的正统阐释,所谓天子志在四方的博大胸襟和...
逆序介绍各个都城的考古图,说明汉代以前的都城都没有外城城墙,只有宫城或者内城城墙
评分何以中国?
评分正相关!
评分科普
评分倒叙的、略近详远的城市考古综述 虽然围绕着大都无城的主题 但水也太多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