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旅美中国历史学家王笛对成都社会史的研究著作,作者从下层民众的角度详细描绘了晚清到民国初年的成都丰富的城市生活,为我们呈现了在邻里穿梭的小贩和工匠、打扰居民的乞丐和流氓、宗教仪式和娱乐,以及充满活力的茶馆。
王笛
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紫江讲座教授,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同时兼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曾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美国全国人文科学中心、加州伯克利大学做客座研究。主要著作有《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1993年)和《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3年)。《街头文化》一书获2005年“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最佳著作奖”,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被《中华读书报》评为2006年十佳图书。
以我有限的史学观念来看,是不宜在史学后接“武器”这一后缀的,大概是人文学科大抵清贵,都有自动远离“工具化”的倾向,否则岂不是落入“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窠臼。但是合上王笛这本《街头文化》,我再次确定这是本观念先行的书,王笛自己在序言里也说的明白,“《...
评分对于有怀旧情节的人,恐怕既要充满希望,又要准备好失望。 通过各处收集的年画、风俗画、竹枝词、报纸,作者成功的重建了19世纪末-20世纪头三十年的成都城市生活。以”街头“、”里坊“为线索,还原或重建了旧时成都市民的生活。 然而,这不是一本怀旧的书。旧画面服务于解答城...
评分由于春节旅游对成都的印象很好,因此对这个城市也发生了兴趣。在很多方面,现在一线大城市与二线重点城市包括省会城市的差距日益拉大,而成都在文化策划和展示方面的成熟度让我意外。这本书部分的解答了我的意外,即充分展示了当地百年前成熟丰富的市井生活和街头文化,有此底...
评分街头文化描绘了当时成都下层社会的民众与生活的状况,曾几何时,在人文社科研究中,微观的研究和非实证的研究并不占据着一个主流或者说受到重视的地位,但是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和生动的笔触把我们读者带到了彼时彼地,亲临成都的下层公共空间,感受着权与力的交织横纵...
评分作者的中文序写得很好,在研究方法中写到布罗代尔、Carlo Ginzburg的影响。不过呢,看完此书,只见布罗代尔的影子,而Ginzburg的影子都看不到,遗憾。 就细处而言,很多地方都可以挖掘出有意思的东西。比如,作者讲到“东西丢了,3天之内去找可找到,3天后便会被分账”(转述P...
那些二十世纪初的老照片很震撼。
评分那些二十世纪初的老照片很震撼。
评分那些二十世纪初的老照片很震撼。
评分搞到了傅崇矩的成都通典,作者引了好多这本书里的东西啊……还是觉得解释力不够,明明一句话就说完了的用了一厚本的资料来解释……不过挺好的
评分搞到了傅崇矩的成都通典,作者引了好多这本书里的东西啊……还是觉得解释力不够,明明一句话就说完了的用了一厚本的资料来解释……不过挺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