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威尼斯隨筆》是布羅茨基對於威尼斯這個最美麗的城市所描繪的最為機智、優雅而又迷人的肖像,將這個城市的每個側麵盡收筆端,從她的航道、街道、建築,到其政治和人民、風土人情乃至傳統美食,將威尼斯自然與人文方麵的魅力展現得淋灕盡緻。更重要的是這個城市已經成為布羅茨基人生經曆的一部分,與他的血肉不可分割。《水印》是20世紀所有有關威尼斯的記述中最為優美而又經典的一部,是布羅茨基唯一單獨成書的散文作品,也成為詩人銷量最大、譯本最多的文學作品。
1987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約瑟夫•布羅茨基(1940—1996)是一位跨越瞭英語與俄語世界的文學奇纔。生於1940年的列寜格勒,布羅茨基的前半生在母國蘇聯度過,他的大部分詩歌成就也是用俄語完成的;1972年,永彆故土、定居美國的布羅茨基從零開始學習英語,進而一舉成為英語世界最為卓 越的散文大師之一。誠如他在一次采訪中所給齣的自我認知:“我是一名猶太人;一名俄語詩人;一名英語散文傢。” 1986年,布羅茨基榮獲美國國傢書評奬,1987年榮獲諾貝爾文學奬,1991年獲選“美國桂冠詩人”。其代錶作品有詩集《詩選》、《詞類》、《緻烏拉尼亞》,散文集《小於一》、《悲傷與理智》,散文《水印》等。
威尼斯,又叫希罗尼希玛或者希罗尼,水城。每到一月份游人散去之后,这座城市才完完全全属于老旧城区里的市民。冬季潮湿清冷的气候很多人外乡人都不喜欢,但是布罗茨基在十七年间频繁回到此地,甚至有大段时间居住在这里。在每年的圣诞节前后,带着他的装满书的皮箱。他把俄国...
評分是从袜子那里得知布罗茨基竟然葬在威尼斯,偶然之下搜到他这本写威尼斯的小集子,先看到了友邻对翻译质量的吐槽,再加上最先出版的是意语版,干脆去书店买了意语版的来看,顺便对照看翻译到底糟糕到什么地步。题目沿用 昧拾金公爵 的译法(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065...
評分本书最早问世的版本是意大利语版,叫Fondamenta degli Incurabili,俄语版名为Набережная неисцелимых,两者都是“无可救药者沿岸街”的意思,此街位于威尼斯主城区最南端(现名Fondamenta delle Zattere),因黑死病医院而得名,而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另一...
評分什么是水。什么是美。 什么是贯穿过去和未来的眼泪。 什么是分隔城市与人类的界碑。 非典型性游记,觉得作者笔下的威尼斯也和其它作品里的印象很不一样。今日份被戳中:'灰尘是时间的肉体,是时间的真正的血肉之躯。砖头和砖砌工艺也是另一种肉体,当然不是生肉,但也鲜红,而...
評分威尼斯,又叫希罗尼希玛或者希罗尼,水城。每到一月份游人散去之后,这座城市才完完全全属于老旧城区里的市民。冬季潮湿清冷的气候很多人外乡人都不喜欢,但是布罗茨基在十七年间频繁回到此地,甚至有大段时间居住在这里。在每年的圣诞节前后,带着他的装满书的皮箱。他把俄国...
「就像彼得堡延伸進瞭一個更好的歷史之中」
评分布羅茨基的散文有多厲害,想必很多人已經從《小於一》的第一篇就見識到瞭,這本由51個片段組成的小薄書,可能是威尼斯在文學世界中所能找到的最優美的旅遊宣傳冊瞭。沒錯,比《魂斷威尼斯》的開頭還有吸引力。雖然這版譯文有多處讓人皺眉的地方,但仍蓋不住布羅茨基那些發光的句子,因為美妙的不是詞藻,而是他的比喻,想法,他將事物聯係起來的方式,就像他寫威尼斯並不寫目力所及的美景,而是抽取與威尼斯有關的迷人意象,非常有原創性,高級審美,腦力非凡,耐人尋味。
评分四分是因為這是布羅茨基的作品。之前在《外國文藝》上讀過節選,然後在今年上海書展第一天買來,閱讀發現有些拗口的地方,如:她甚至更加已婚(p015),也許為瞭和前麵的「更加」相映襯,但讀起來真得有些奇怪。
评分第一句就譯錯瞭。
评分“美在低溫下也依然是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