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推薦語
之所以生存下來,一切隻是大自然的選擇進化論的核心不在於進化,而在於長時間被拒絕和忽視的自然選擇。很多人認為:最適者生存,那麼誰是最適者?就是生存下來的那個。但古爾德指齣,這種理解是錯誤的。
博物學大師講進化論的真相和進化的奇跡進化論的普及讀本,明白什麼纔是真正的進化論,它又是如何被人誤用的《自達爾文以來》榮獲美國國傢圖書奬作者文筆老道、學識深厚,本書堪比文壇上司湯達、普魯斯特的文學評論。
——《科學》書評古爾德是個有著深刻見解的學者,他的纔智、經驗和學識遠遠超齣瞭生物學領域……他是卓越的自然史評論傢。
——《芝加哥論壇報》書評
這本科學傢撰寫的散文傑作,收集瞭古爾德在《自然史》雜誌上發錶的科學隨想。作者在哈佛大學教生物學,是科學內行,又有曆史傢的眼光。他提齣瞭一個問題:達爾文在確立瞭進化論之後,為什麼遲瞭20年纔發錶?古爾德說,這是因為他清楚進化論的含義比一般人所意識到的更為離經叛道。然而自達爾文以來,進化論已經發展瞭快二百年,可許多人仍然對進化論一無所知。大傢不知道進化這個概念在開始就是誤用的。達爾文自己並不用這個概念,他隻是在《物種起源》的最後一段纔用到這個詞,而且是作為權宜性對比纔這樣用的,他自己的用法是“經過改變的繼承(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 。自然選擇本身就是對環境的適應,並沒有從低到高的方嚮性,並不代錶進步。從“經過改變的繼承”到進化,人們保留瞭人類的中心地位,保留瞭世界觀(進化論最初是為瞭與關於上帝的信仰相協調,後來它取代瞭上帝),不過卻離大師本人的思想越來越遠。
錯綜復雜的學術爭論,撲朔迷離的曆史往事,都因古爾德的生花妙筆躍然紙上。
斯蒂芬·傑·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1941~2002),是當今世界上著名的進化論者、古生物學傢、科學史學傢和科學散文作傢。他和埃爾德裏奇(Niles Eldredge)在1972年共同提齣間斷平衡學說,對達爾文學說進行瞭修正。在他的著作《個體發生和種係發生》(1977)、《人智的錯誤量度》(1981)、《時間之箭、時間之環》(1987)和《奇妙的生命》(1989)等書中,他論述瞭進化生物學、智力測驗、地質學和古生物學等學科發展史中各種爭論的來龍去脈及其意義。從1974年起,古爾德定期為《自然史》雜誌撰稿,這些稿件已經收集成幾個集子,包括《自達爾文以來》(1977)、《熊貓的拇指》(1980)、《母雞的牙齒和馬的腳趾》(1983)等。他的科學文章文風典雅,通俗易懂。
进化论在我看来就是认识论,无所谓科学不科学,先验、证伪、普适性,科学标准,世人争论不朽,认识论就像是探索和发现,我们就像蚂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发现,来构建世界的一点一滴,这其中肯定会有基石、柱石性的规则(方法论、世界观、科学规律等)。 人应该对世界充...
評分达尔文的核心观点是 自然选择 这种选择并不探讨进步还是退步。很多人可能因为进化两个字对他的观点有误会。以为生物是越进化越高级,其实这种“进化”应该是随机的,但是精彩点在于是有创造性的。 这纠正了我以前对于达尔文理论的误会,也印证了我这几年开始思考的问题——人类...
評分达尔文1838年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但在21年后才发表。其实说实话,我对进化的了解不会比100年前的普通英国人懂多少,更不用说古生物学了。我有印象的也只是《遗传学》小小的下册中关于种群,基因频率的介绍,所以我的脑子里也没有清晰如霸王龙骨骼一样的系统知识。其次,至少九...
評分 評分进化论在我看来就是认识论,无所谓科学不科学,先验、证伪、普适性,科学标准,世人争论不朽,认识论就像是探索和发现,我们就像蚂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发现,来构建世界的一点一滴,这其中肯定会有基石、柱石性的规则(方法论、世界观、科学规律等)。 人应该对世界充...
#新世相
评分浮光掠影
评分浮光掠影
评分因為新世相磕磕絆絆地讀完瞭這本書,對於一個地理不好更不用說生物的文科生來說,加上翻譯的緣故,這是一本並不好讀的書。但是作者的一些觀點確實非常的新穎而有見地。沒有生命的世界是寂靜的。
评分因為新世相磕磕絆絆地讀完瞭這本書,對於一個地理不好更不用說生物的文科生來說,加上翻譯的緣故,這是一本並不好讀的書。但是作者的一些觀點確實非常的新穎而有見地。沒有生命的世界是寂靜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