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988年梁漱溟卧病时接受台湾《远见》的尹萍女士采访:
尹女士:梁老愿不愿对台湾青年说几句话?
梁老:要注意中国传统文化。
尹女士:梁老对中国的未来有何期望?
梁老:要顺应时代潮流。
1、梁漱溟先生尘封七十年遗稿首次呈现,理解中国的珍贵读本!
2、梁漱溟先生长子梁培宽先生亲自整理编辑,并作序推荐,三分之二为未曾公开出版的遗稿,精装新版隆重推出。
3、全书分为“中国文化之精神”、“社会演进上中西殊途”、“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引外国的长处”3辑共47篇文章,精短凝炼,层层解剖国民性、文化病症、道德与宗教、民族精神、人权自由、社会构造与制度、人生态度等关键问题,一针见血。
4、一代大儒梁漱溟先生精彩解析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塑造的影响,并用中西比较的视角观察两种文化的根本不同,几十年前的见解远超今人庸论。
5、中国文化的命运,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梁漱溟先生几十年前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思考发人深省:未来,中国文化究竟要走向何方?
------------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的命运》是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整理编辑的梁漱溟有关中国文化及其精神的文稿,其中三分之二是未曾公开出版的遗稿,时隔七十年之后第一次呈现给读者。本书主要围绕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塑造的影响展开,并用中西比较的视角,观察两种文化的根本不同,梁先生几十年前的见解远超今人庸论。本书可为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珍贵读本。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看通了,但是认真的说,但是只能看通梁先生一半的文章。。。也许5年后能看懂一半。。。。。。 可能梁先生是经过了这个国家动荡岁月的人,前文言、后白话,却也看的滋滋有味,而且通篇让人感觉中国的文人墨客们百年来苦苦追寻、考验、辩论如何解出中国的富强文明之路从未停歇,...
评分 评分冲着梁老的大名去的,还买了个珍藏版,书中的一些观点也的确有其独到之处。只是装帧虽好,篇幅组织却尤为散乱,前后文章观点重复冗余,读来渐渐生恨。有书如此,也难怪中国文化的命运惨惨淡淡零落至此,可谓悲剧!尤想大喝一声:编辑大人,要你何用?!
评分梁先生自称“问题中人”,他的一生精力全在于求解两大问题:“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和“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而中国文化又是与这两大问题息息相关,其重要性可谓是“中国问题”的源头。解释东方文化也就成了梁先生的一大重任。 前天刚听完霍桂桓讲人文学术书籍的读法...
评分冲着梁老的大名去的,还买了个珍藏版,书中的一些观点也的确有其独到之处。只是装帧虽好,篇幅组织却尤为散乱,前后文章观点重复冗余,读来渐渐生恨。有书如此,也难怪中国文化的命运惨惨淡淡零落至此,可谓悲剧!尤想大喝一声:编辑大人,要你何用?!
基本同意。写得太好。中西不同,需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评分可以证汤因比之虚妄
评分还行,读着读着容易分神
评分土地千年百易主,十年高下一般同。
评分基本同意。写得太好。中西不同,需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