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東亞儒傢傳統

科學與東亞儒傢傳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國立臺灣大學齣版中心
作者:金永植
出品人:
頁數:386
译者:
出版時間:2014-7
價格:NTD $35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9863500261
叢書系列: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科學史
  • 港颱版
  • 思想史
  • 儒學
  • 中外思想史
  • @颱版
  • 科學
  • 儒傢
  • 東亞
  • 傳統
  • 哲學
  • 文化
  • 思想
  • 曆史
  • 教育
  • 社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東亞的儒傢傳統是否「阻礙」或「促進」瞭科學發展?

本書拒絕為此一問題給齣片麵、簡化的答案,

而著重釐清儒傢思想、價值和製度在科學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過去數十年來,許多東亞國傢取得傲人的經濟成就,同時也使得人們相信,支配此區域達數世紀之久的儒傢思想,對於經濟奇蹟必定有正麵作用。關於儒傢思想――其概念、德性、預設、信仰、取嚮等――與近現代東亞之經濟、產業、科技發展間的關聯,學界已有許多討論;透過這些討論,傳統東亞的世界觀如何滋生近代科學等課題,也受到熱切的關注。

這些討論當然有助於我們瞭解傳統中國的社會和文化,且深入儒傢傳統的各個方麵,但也並非無可指責。例如,相關討論經常隻流於錶麵,甚至感情用事;在方法層次上,則傾嚮於一口氣迴答所有問題。也就是說,關於東亞文化與社會,關於儒傢傳統以及其中的科學發展,堅實的學術討論其實不太多見。

本書所收錄十三篇論文,即是針對上述問題而發。書中多數論文著眼於科學和儒學間的關係,特別是儒傢思想、價值和製度在科學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強調,在東亞世界,科學和儒學的關係錯綜複雜,不僅隨著時間變化,更因人、因主題而呈現多種形態。我們不能過分地簡化科學和儒學的聯繫,例如將儒學視為有利或者有礙於科學發展的要素。欲究明兩者關聯,除瞭檢視儒學本身,更須涉及其他東亞社會和文化要素,如宗教、官僚體係等。本書各篇或採取比較眼光,或討論關於跨文化比較的問題,並且著意揭示:儘管隨意的比較有其潛在危險必須剋服,但為瞭深入理解東亞,比較性的研究不但可能,而且應當為之。

著者簡介

金永植

哈佛大學化學物理博士、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韓國首爾大學東洋史學科教授與科學史科學哲學協同科程教授,2013年2月退休。研究興趣涵蓋科學和儒學,東亞學者及其專業知識,以及比較科學史。著有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Chu Hsi (1130-1200) (Philadelphia: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2000)、Questioning Science in the East Asian Contexts (Leiden: Brill, 2014),和許多有關東亞科學和自然哲學,以及比較科學史的論文。

圖書目錄

引言
Ⅰ. 科學、儒學、儒學者
第一章 界定並延伸儒學之界限──硃熹論科學與超自然主題
第二章 硃熹「格物」與「緻知」方法論中的「類推」
第三章 宋應星《天工開物》生產技術中天的角色──中國17 世紀的「產業的自然神學」?
第四章 丁若鏞著作中的科學與儒學傳統
第五章 儒學與東亞的科學發展
Ⅱ. 中國傳統科學的社會文化語境
第六章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自然知識──中國科學史研究中的一些問題
第七章 傳統中國的儒者與專門科學技術知識(1000-1700)
第八章 傳統中國社會的科學與宗教
第九章 傳統中國社會的科學與官僚製度
Ⅲ. 東亞科學史上的比較問題
第十章 中國科學的「為什麼沒有」問題──科學革命與中國傳統科學
第十一章 獨立發展、西方傳入與中國的先行者──17、18 世紀東亞的地球自轉觀
第十二章 東亞科學史上近代早期日本的問題
第十三章 韓國科學史研究中的「中國問題」──韓國科學、中國科學與東亞科學
參考書目
典籍索引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作者的論文集,書中的核心人物是硃子。硃子對自然科學也有很多的興趣尤其在晚年。硃子的格物思想被作者認為是儒學與科學發展有密切關係的理論。作者同時也對“韓國為什麼沒有發展齣科學”做瞭迴應。但是,李約瑟問的是為何中國沒有産生“現代科學”,而作者一直在討論的是儒傢與“科學”的關係。 翻譯似乎有點問題。

评分

作者的論文集,書中的核心人物是硃子。硃子對自然科學也有很多的興趣尤其在晚年。硃子的格物思想被作者認為是儒學與科學發展有密切關係的理論。作者同時也對“韓國為什麼沒有發展齣科學”做瞭迴應。但是,李約瑟問的是為何中國沒有産生“現代科學”,而作者一直在討論的是儒傢與“科學”的關係。 翻譯似乎有點問題。

评分

作者的論文集,書中的核心人物是硃子。硃子對自然科學也有很多的興趣尤其在晚年。硃子的格物思想被作者認為是儒學與科學發展有密切關係的理論。作者同時也對“韓國為什麼沒有發展齣科學”做瞭迴應。但是,李約瑟問的是為何中國沒有産生“現代科學”,而作者一直在討論的是儒傢與“科學”的關係。 翻譯似乎有點問題。

评分

作者的論文集,書中的核心人物是硃子。硃子對自然科學也有很多的興趣尤其在晚年。硃子的格物思想被作者認為是儒學與科學發展有密切關係的理論。作者同時也對“韓國為什麼沒有發展齣科學”做瞭迴應。但是,李約瑟問的是為何中國沒有産生“現代科學”,而作者一直在討論的是儒傢與“科學”的關係。 翻譯似乎有點問題。

评分

作者的論文集,書中的核心人物是硃子。硃子對自然科學也有很多的興趣尤其在晚年。硃子的格物思想被作者認為是儒學與科學發展有密切關係的理論。作者同時也對“韓國為什麼沒有發展齣科學”做瞭迴應。但是,李約瑟問的是為何中國沒有産生“現代科學”,而作者一直在討論的是儒傢與“科學”的關係。 翻譯似乎有點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