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望書(最終修訂本)

後望書(最終修訂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聯閤齣版公司·後浪齣版公司
作者:硃幼棣
出品人:後浪
頁數:408
译者:
出版時間:2016-3
價格:99.8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5025640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硃幼棣
  • 紀實文學
  • 環境保護
  • 後望書
  • 人文
  • 社會學
  • 後浪
  • 哲學
  • 反思
  • 人生
  • 成長
  • 智慧
  • 自省
  • 思想
  • 精神
  • 閱讀
  • 獨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破壞、消失、毀滅、倒塌、湮沒……

為何我們的經濟建設

一直伴隨著這樣沉重的詞匯

這是決策的失誤,管理製度的缺陷,還是人的短視?

硃幼棣生前的沉鬱反思

後望,是為瞭前瞻。

...................

※編輯推薦※

“一個行將‘絕種’的文人,記下數段行將絕跡的風景,留下行將絕唱的浩嘆,這大抵就是《後望書》瞭。”

這是一個傳統知識分子,於時代匆促的步伐中,迴望曆史破碎之處,反思、詰問那些我們人為造成的曆史斷裂。他以士大夫般傢國天下的濟世情懷,留下一麯沉鬱絕響。

...................

※內容簡介※

一些經典的曆史風景正在冷漠中遠去,然而總會有人記起。

走在漫漫的路上,我們隨同作者,迴望。

迴望已經毀滅瞭的天下第一關——潼關。那裏,曾是古戰場,是北方大風景的結點。

迴望在歲月風雨中漸漸湮滅的文化古鎮。

迴望曾經的長安街風景——綠島、雙塔與牌樓;迴望中國文化的根脈——鬍同與四閤院。

迴望奉節——已經沉入長江底的曆史文化名城。

迴望朔風中的陽關和夕陽下的唐代玉門關。

迴望曾經的敦煌,祁連雲重,遠山雪飄,曾經的“塞外江南”變得頹敗、蕭條。

再走進乾涸瞭的居延海……

無數山川的變遷,半個世紀的風雨。中國工業化所走過的麯摺艱難的曆程,我們民族所付的沉重的代價,作者一一思考和分析。

——這洪鍾大呂般的呼喊,深刻的人文情懷,難道不令人警醒和感動?

著者簡介

硃幼棣(1950-2015),生於浙江黃岩,做過礦山技術員,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係。曾曆任新華社國內部副主編,工業采訪室副主任,教科文、政治采訪室主任,新華社新聞研究所副所長,中共山西省委辦公廳副主任。1992 年被評為新華社高級記者。享受國務院專傢津貼。獲首屆《萌芽》創 作榮譽奬、首屆“地球奬”、中國新聞榮譽奬。在經濟、地質、能源、醫藥、文學以及書法等諸多方麵有深入研究,被財經作傢吳曉波稱為“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中國最傑齣的曆史地理學者”。齣版有《大國醫改》《悵望山河》《無藥》《書風法雨》《溫州大爆發》(與陳堅發閤著)《沉默的高原》等多部著作。

圖書目錄

再版序 書成之時墨未濃 硃幼棣
序一 為瞭前瞻的迴顧 解振華
序二 絕種·絕跡·絕唱 吳曉波
一 三門峽:無水的淹沒
二 北京的“臉盤”與根
三 歐風美雨蕩滌下的中國城鎮
四 審美,景區與景觀
五 西北:缺水背後的真實
六 危機:從敦煌到羅布泊
七 迷失的黑河
八 大調水:用什麼維係國傢與民族的血脈
九 世紀移民
十 迴望奉節
齣版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为了更好地前行 评《后望书》 曾几何时,我们的一些官员,在GDP的引导下大搞政绩工程,带着狂热的发展主义掀起经济热潮;曾几何时,我们的一些学者已经习惯了高唱赞歌,为官员的管理悄悄抹去不光彩的一面。在国内发生的很多灾难中,很多却被认为是“天灾”而不是“人祸”;...  

評分

吴晓波 朱幼棣是现代都市硕果仅存的士大夫式的传统知识分子。 他是我当年在新华社时的同事,1990年初,我刚到新华社工作的时候,他在圈里就已经名重一时了。新华社多桀傲之辈,群人自全国各地啸聚北京,围炉阔论天下,每每面红耳赤,朱幼棣这时总是笑眯眯地躲在一旁,不动声色...  

評分

书挺好,不过看不下去。每次打开似乎总是发现心在流血、历史在流血。干脆把它扔到一边,可是他就像你的灵魂和思想,又继续翻看《后望书》。 依然:心在流血,历史在流血!!!  

評分

每次回家,我都是坐跨海大桥的大巴直达宁波,如果不赶时间,都会去汽车站附近的月湖走走。这两年,宁波月湖老宅遭到大面积的拆迁,最近国内有很多媒体包括《南方周末》的记者陆续探看采访了这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景区。年后宁波回来的车上,我左手拿着手机刷微博,看到朋友转...  

用戶評價

评分

還好,汶川地震後,南水北調西綫就沒人再說瞭。

评分

從一座座古城被“無水淹沒”,到城市規劃與景觀的美學缺失,西風東漸後的製度和文化失語,大拆大建猶如經曆瞭一場狂歡的盛宴,過後留下一地狼藉。更不談建國後熱衷於修大壩、建大工程,充斥著革命熱情的大乾快上、“人定勝天”的無知和蠻乾成瞭“誰廢江河萬古流?”的罪魁禍首。無論精神之"水",生命之源,失去的已經太多太多,我們需要駐足迴望,為瞭能夠停下來思考,也是為瞭更好地前瞻。

评分

2018 34+4

评分

第一篇就看得我心痛 越看越心疼

评分

從一座座古城被“無水淹沒”,到城市規劃與景觀的美學缺失,西風東漸後的製度和文化失語,大拆大建猶如經曆瞭一場狂歡的盛宴,過後留下一地狼藉。更不談建國後熱衷於修大壩、建大工程,充斥著革命熱情的大乾快上、“人定勝天”的無知和蠻乾成瞭“誰廢江河萬古流?”的罪魁禍首。無論精神之"水",生命之源,失去的已經太多太多,我們需要駐足迴望,為瞭能夠停下來思考,也是為瞭更好地前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