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講座

四次講座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湖南文藝齣版社
作者:[法] 剋洛德·西濛
出品人:
頁數:159
译者:餘中先
出版時間:2017-1
價格:1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0474638
叢書系列:午夜文叢·西濛作品選集
圖書標籤:
  • 剋洛德·西濛
  • 法國
  • 文學
  • 法國文學
  • 講座
  • 普魯斯特
  • 文學理論
  • 文論
  • 講座
  • 知識
  • 學習
  • 思想
  • 分享
  • 教育
  • 觀點
  • 探討
  • 啓發
  • 智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收集在《四次講座》中的作於1980年到1993年之間的四次講座,是一些最終的重寫,標誌著一些始終十分深刻的思考中最深思熟慮的一點,而它們是從四個對象齣發的:《追尋逝去的時光》、記憶、詩意和寫作。在它們之間,眾多的迴聲或反復的參照構成閤唱,讓人們相當清楚地聽到,它們的作者並沒有把講座這一實踐活動不得不有所側重錶達的那些關注截然分割開來。

著者簡介

剋洛德•西濛(法語:Claude Simon,1913年10月10日-2005年7月6日),法國新小說派代錶作傢,1985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代錶作及成名作《弗蘭德公路》。1913年10月10日生於原法屬殖民地馬達加斯加島,在1985年因“在對人類生存狀況的描寫中,把詩人、畫傢的豐富想像和對時間作用的深刻認識融為一體”獲得諾貝爾文學奬,這使法國和世界文學界深感震驚和意外。因為評論界一嚮是把羅伯推崇為一流派的首領,娜塔麗•薩洛特和米歇爾•布托位居第二、第三,西濛一嚮是位居第四的。西濛不僅熱衷於文學創作,還熱心當代社會問題。西濛一生中共創作20多部小說。他的處女作《作假者》齣版於1945年,第一部重要作品《風》發錶於1957年,此後他進入創作高峰期。譯者簡介:餘中先浙江寜波人,中國作傢。《世界文學》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西語係法語專業研究生班,曾留學法國,在巴黎第四大學(Paris—Sorbonne)獲得文學博士學位。長年從事法國文學作品譯介工作,翻譯介紹瞭奈瓦爾、剋洛代爾、阿波利奈爾、貝剋特、剋洛德•西濛、阿蘭•羅布-格裏耶、昆德拉等人的小說、戲劇作品三十多部。獲法國政府授予的文學藝術騎士勛章。

圖書目錄

讀後感

評分

(刊于《晶报》2017年3月25日) 文/俞耕耘 长久以来,文学评论成了学院派专家的“试验田”和“自留地”,没了普通大众什么事儿。很大程度上,它也“窄化”为论文,生硬刻板,与文学本身的审美属性相去甚远。大众看不懂,作家不关心,专家自己玩是如今评论的“真实生态”。或是...

評分

(刊于《晶报》2017年3月25日) 文/俞耕耘 长久以来,文学评论成了学院派专家的“试验田”和“自留地”,没了普通大众什么事儿。很大程度上,它也“窄化”为论文,生硬刻板,与文学本身的审美属性相去甚远。大众看不懂,作家不关心,专家自己玩是如今评论的“真实生态”。或是...

評分

(刊于《晶报》2017年3月25日) 文/俞耕耘 长久以来,文学评论成了学院派专家的“试验田”和“自留地”,没了普通大众什么事儿。很大程度上,它也“窄化”为论文,生硬刻板,与文学本身的审美属性相去甚远。大众看不懂,作家不关心,专家自己玩是如今评论的“真实生态”。或是...

評分

(刊于《晶报》2017年3月25日) 文/俞耕耘 长久以来,文学评论成了学院派专家的“试验田”和“自留地”,没了普通大众什么事儿。很大程度上,它也“窄化”为论文,生硬刻板,与文学本身的审美属性相去甚远。大众看不懂,作家不关心,专家自己玩是如今评论的“真实生态”。或是...

評分

(刊于《晶报》2017年3月25日) 文/俞耕耘 长久以来,文学评论成了学院派专家的“试验田”和“自留地”,没了普通大众什么事儿。很大程度上,它也“窄化”为论文,生硬刻板,与文学本身的审美属性相去甚远。大众看不懂,作家不关心,专家自己玩是如今评论的“真实生态”。或是...

用戶評價

评分

【2017.11.18~11.19】(8.4萬字,159頁)西濛的講座和他的小說創作一樣,雲山霧罩的語言,很影響理解。關於創作方麵的篇章極有見地,反倒是對於理解西濛自己的小說而言,是本不錯的材料。畢竟篇幅有限,提齣瞭幾個解讀《追憶似水年華》的要點,而未及展開。

评分

它充滿瞭太多的雜言和絮語,此外就是一種執著,執著於做實文學的時代性發生,譬如他說文學不再是曆險的敘述,而是敘述的曆險,譬如他強調藝術變遷的簡化並不正確(他沒有透露原因種種),他愛大作傢們,因為他懂得他們的拙劣的一麵,而非忘情的愛,忘情實則因矇昧而發生。

评分

這論述真是太迷人瞭 值得貼滿標簽

评分

沒有被公開和接受的常識。

评分

隻有乾貨,有關敘事學以及繪畫領域的探索和文本變化的對照,著重分析瞭普魯斯特的作品,把描寫提到比敘事更重要的地步,並不隻輔助角色或減速敘事作用。西濛不愧獲得諾貝爾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