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学的展开

良知学的展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作者:彭国翔
出品人:
页数:6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
价格:7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54807
丛书系列: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阳明学
  • 彭国翔
  • 中国哲学
  • 王龙溪
  • 明史
  • 明清
  • 历史
  • 良知学
  • 哲学
  • 伦理学
  • 自我认知
  • 道德判断
  • 人性探索
  • 思想史
  • 现代哲学
  • 意识研究
  • 存在主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王畿(王龙溪)是中晚明阳明学的核心人物,本书探讨其思想内涵与发展线索,既有深细的个案研究,又以问题为中心条分缕析地把握阳明学的发展,尤为突出的是思想讨论深入,理论分析常常发前人所未发。本书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越了前辈学者。

作者简介

彭国翔,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际中西比较哲学学会(ISCWP)副会长。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以及世界各地多所大学与学术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和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思想史以及中西哲学和宗教的比较。曾获得“Friedrich Wilhelm Bessel Research Award”、“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等。除本书外,还著有《儒家传统: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2007)、《儒家传统与中国哲学:新世纪的回顾与前瞻》(2009)、《儒家传统的诠释与思辨:从先秦儒学、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2012)、《近世儒学史的辨正与钩沉》(2013,2015)、《重建斯文:儒学与当今世界》(2013),以及中英文论文近百篇。

目录信息

增订版序

第1章 导论
一 意义与对象
二 目标与取径
三 线索与脉络
第2章 王龙溪的良知观
一 思想渊源
二 良知之“无”与“有”
三 良知与知识
四 见在良知
五 作为信仰对象的良知
第3章 王龙溪的致良知工夫论
一 阳明工夫论的重点与问题
二 先天正心之学
三 一念工夫
四 先天工夫的评价
第4章 王龙溪的四无论
一 四无论的提出
二 四无论的涵义
三 四无论的定位
第5章 王龙溪与佛道二教
一 龙溪与佛道二教的因缘
二 龙溪的三教观与自我认同
三 道教思想的判摄与融通
四 佛教思想的判摄与融通
第6章 中晚明阳明学的本体与工夫之辨
一 良知异见
二 究竟工夫
三 知识之辨
四 现成良知之辨
五 无善无恶之辨
六 格物工夫之辨
第7章 中晚明的阳明学与三教融合
一 三教融合
二 有无之境
三 生死关切
四 正统与异端
五 儒学的民间化与宗教化
附录一 王龙溪先生年谱
附录二 明刊《龙溪会语》及王龙溪文集佚文——王龙溪文集明刊本略考
后记
增订版后记
征引与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王畿( 1498—1583) 号龙溪,是公认的王阳明( 1472—1529) 最著名的弟子之一,也是彭国翔先生《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这部著作的核心人物。阅读这一巨著,会令人联想到博奇(Borge) 关于地图的寓言——地图延展到了与其所代表的疆域一样广阔的地步,因为读者会...

评分

王畿( 1498—1583) 号龙溪,是公认的王阳明( 1472—1529) 最著名的弟子之一,也是彭国翔先生《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这部著作的核心人物。阅读这一巨著,会令人联想到博奇(Borge) 关于地图的寓言——地图延展到了与其所代表的疆域一样广阔的地步,因为读者会...

评分

王畿( 1498—1583) 号龙溪,是公认的王阳明( 1472—1529) 最著名的弟子之一,也是彭国翔先生《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这部著作的核心人物。阅读这一巨著,会令人联想到博奇(Borge) 关于地图的寓言——地图延展到了与其所代表的疆域一样广阔的地步,因为读者会...

评分

王畿( 1498—1583) 号龙溪,是公认的王阳明( 1472—1529) 最著名的弟子之一,也是彭国翔先生《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这部著作的核心人物。阅读这一巨著,会令人联想到博奇(Borge) 关于地图的寓言——地图延展到了与其所代表的疆域一样广阔的地步,因为读者会...

评分

王畿( 1498—1583) 号龙溪,是公认的王阳明( 1472—1529) 最著名的弟子之一,也是彭国翔先生《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这部著作的核心人物。阅读这一巨著,会令人联想到博奇(Borge) 关于地图的寓言——地图延展到了与其所代表的疆域一样广阔的地步,因为读者会...

用户评价

评分

关于龙溪工夫论,特别是意,念,几的探讨非常精彩。四无论的两层存有序列说,用体用观的差异判分阳明后学良知异见的理论模型,大体不出牟宗三的框架而略加损益。至于其他牵涉思想史的主题是丰腴还是枝蔓,取决于读者的兴趣和需求~

评分

算是最近较为花时间阅读的一本书了

评分

本领域第一当之无愧

评分

学术研究并不一定会“后出转精”,时至今日,此书仍然是大陆研究龙溪及中晚明阳明学最好的著作。就所处理题目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题目的完成度而言,目前还没有哪一部中哲博论超过此书。

评分

学术研究并不一定会“后出转精”,时至今日,此书仍然是大陆研究龙溪及中晚明阳明学最好的著作。就所处理题目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题目的完成度而言,目前还没有哪一部中哲博论超过此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