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东问题的起点,是首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崩溃。在一战前,几乎整个中东地区都在奥斯曼帝国的羽翼之下,随着帝国的崩溃,一系列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但由于新建国家的政治不成熟、经济不平衡、宗教冲突频发,导致了近百年来纷争不断。本书以游走、研究的方式,讨论了百年中东纷争的来龙去脉。以历史的脉络为经,将中东问题总结为几个大的题目进行分章,穿插以作者的现场观察,以故事的形式再现百年中东的矛盾和冲突。
郭建龙,作家,旅行家。《21世纪经济报道》前记者。出版有小说《告别香巴拉》;文化游记,亚洲三部曲:《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三千佛塔烟云下》《骑车去元朝》;人物传记《一以贯之》,商业传记《势在人为》。
这是一本很好读的书,中东的近代史与作者的见闻交叉其中,让读者欲罢不能。不过缺点也很明显,本书逻辑性不强,也缺乏对中东政治的凝练,读完本书之后大部分读者对中东的整体局势和游戏规则还是一团乱麻。在此,我结合自己的理解,提炼了分析中东局势的主要矛盾,尝试对中东政...
评分对,这就是我这辈子都没胆儿去的地儿,那些只能从新闻里听到的地儿,我想好好了解一下。 这本书我读了两遍,第一遍先有个概念,第二遍算精读,还认真的做了点笔记。 作者郭建龙曾是记者,在中东待了一年,和ISIS的成员当过室友,他结合对中东现状的观察,从奥斯曼帝国时期开始...
本书从游记的方式做开头,成功地引起了我阅读的兴趣;全书的章节分别描述不同的民族、宗教派别或者国家的故事,特别有一张针对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冲突进行叙述,故事讲的还比较清楚,对我这种从小到大听阿拉法特、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什叶派、逊尼派、大马士革、阿勒颇却完全不清楚其中联系的人,算是非常好的入门读物。读到后面可能因为不同国家、宗教派别即使分别叙述,也会和前面的章节有所重复,所以显得有些啰嗦了。 minor: 1. 封面用阿拉伯语拼一个英文的the middle east是什么鬼…… 2. 似乎出版比较着急,对书稿进行全文替换校对过程中也出现了错误;比如把 一战 这个词加上引号的时候,把不少其他地方也错误地一同替换了。
评分其实3.5星吧,总的来说能呈现中东的现状。只是感觉如果当作游记看的话,讲述旅行过程的文字只占很少一部分,图片又实在太少太小;如果当作介绍中东入门书看的话,史料少,分析不够深刻又带了太多个人观点。所以有些鸡肋……
评分中东对我来说实在有些陌生,作者用平实的文笔,穿插一些自己的思考,展现了一副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局面。中东形成目前的格局,有几个关键词:宗教、一战、石油、教育、地理位置、以色列。另外,相比起战争的残酷,让我更珍视目前的和平生活。
评分没有奥斯曼帝国的崩塌,就不会有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没有以色列,就不会有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也就不会有黎巴嫩的内乱。中东国家首先需要集权统治提供稳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完成世俗化和现代化,在这个基础上探索建立民主制度。西方国家无视这一现实揠苗助长,使得中东陷入混乱,被宗教派系纠纷和地缘政治问题撕裂。生活在中东的小伙伴们就一个字“惨!惨!惨!”
评分如果带上地图会更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