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哈罗德·布鲁姆 文学理论 文学 文学研究 文论 美国 欧美文学 哲学
发表于2025-02-02
影响的剖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影响的剖析》是哈罗德·布鲁姆对自己诗学精髓的一次完整说明,一种最深意义上的心灵自传。他带领我们穿过了那些由多年来不断启示和激发他的作家和批评家交织而成的迷宫小径,提出了对有西方正典作品相伴之人生的持久思考:为何“影响”是“我”一生痴迷的关注?为何是某些特定的作家,而不 是其他人发现了“我”?文学生活的结局是什么?通过对莎士比亚、惠特曼、爱默生、叶芝等布鲁姆最钟爱的文学大家们的剖析,本书向我们揭示了:什么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它是如何变得如此伟大,又为何如此重要?
哈罗德·布鲁姆,当代美国极富影响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1930年生于纽约,曾执教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等知名高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诗歌批评、理论批评和宗教批评,代表作有《西方正典》(1994)、《如何读,为什么读》(2000)、《影响的剖析》(2011)等。被誉 为“西方传统中最有天赋、最具原创性和最富煽动性的一位文学批评家”。
“我们必须臣服于这个苦难时代的重量,不能按规矩说话,要诉说内心真相:年老的承受得最多;而我们还乳臭未去 | 永远看不到这么多,也活不到沉沉日暮” “意识到不可逆转的徒劳和一切伟大美好事物的虚无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美好的事物。”
评分2017.7.4:文学影响力启动了头脑的防御体系这个提法特别喜欢。因而可以说,诗歌是诗人以其卓越的审美智力对前辈发动的一场盗梦之战。 2018.3.16:因劳伦斯而读完。品味了得,洞见深刻,对经典的执着在今日无出其右者。最明显的问题在于部分阐释的走偏(理解与视野上有硬伤——所谓自况的“误读”与他人批评之“歪打大炮”)。在这本收山之作中,布老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运用于文学评论的倚重近乎偏执(“老人味”)。
评分受益匪浅,极大地刺激了我原本就脆弱的神经......太多经典需要重温。
评分前后翻译不一致处不少,多人翻译?
评分布鲁姆说,“制造自己的武器,抵御不断积聚的意识形态的阴霾”!
1. 新批评(New Criticism) 布鲁姆无疑是在英美新批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学者,他的老师W. K. Wimsatt便是新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与M. C. Beardsley提出的“意图谬误”(intentional fallacy)和“感受谬误”(affective fallacy)成为了支持新批评文论的经典概念,分别切断了...
评分“The Anatomy of Influence” is Bloom’s effort — his last, he says — to recalibrate his great theory, only shorn of its “gnomic” obscurities and written in “a subtler language that will construe my earlier commentary for the general reader and reflect...
评分1. 新批评(New Criticism) 布鲁姆无疑是在英美新批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学者,他的老师W. K. Wimsatt便是新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与M. C. Beardsley提出的“意图谬误”(intentional fallacy)和“感受谬误”(affective fallacy)成为了支持新批评文论的经典概念,分别切断了...
评分1. 新批评(New Criticism) 布鲁姆无疑是在英美新批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学者,他的老师W. K. Wimsatt便是新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与M. C. Beardsley提出的“意图谬误”(intentional fallacy)和“感受谬误”(affective fallacy)成为了支持新批评文论的经典概念,分别切断了...
评分1. 新批评(New Criticism) 布鲁姆无疑是在英美新批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学者,他的老师W. K. Wimsatt便是新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与M. C. Beardsley提出的“意图谬误”(intentional fallacy)和“感受谬误”(affective fallacy)成为了支持新批评文论的经典概念,分别切断了...
影响的剖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