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社会的演变(第7版)

美国城市社会的演变(第7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美]霍华德•丘达柯夫(Howard P. Chudacoff)
出品人:
页数:347
译者:熊茜超
出版时间:2016-1
价格:6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2008739
丛书系列:“美国之路”丛书
图书标签:
  • 城市
  • 城市史
  • 社会学
  • 美国
  • 美国史
  • 城市研究
  • 历史
  • 城市化
  • 美国城市 社会演变 城市社会 学术书籍 城市发展 历史研究 社会学 民族志 城市治理 城市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印第安人的“普韦布洛”到超级大都市纽约,从“步行城市”到住宅“郊区化”,美国自16世纪初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城市化历程,并于20世纪初,迎来了“城市时代”。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这些曾经荒无人烟的土地,如今已是全球闻名的大都市。摩天大楼、百货商场、中央公园,这些现代性建筑,不仅成为日后每个城市的标配,也塑造了人们全新的消费方式和文化生活。

城市,作为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实体,为美国的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然而,移民涌入、种族隔离、宗教冲突等问题,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了难题。当今天回首美国城市四个世纪以来的演进,人们不禁要问:

● 为什么要去城市生活?

● 城市中不同的人群是如何相处的?

● 人们从城市的发展中得到了什么回报?

作者简介

霍华德•丘达柯夫(Howard P. Chudacoff)是美国布朗大学历史系教授。他的研究领域为美国史和城市史,特别是儿童史,已先后出版多部美国史著作。

朱迪丝•史密斯(Judith E. Smith)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校区美国研究的教授。她已出版了多部有关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历史著作,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彼得•鲍德温(Peter C. Baldwin)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历史系教授,讲授美国城市史和1877年以来的美国史。目前他正通过马萨诸塞州一个教育家的日记,研究19世纪宗教史和性别史。

目录信息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殖民时代的美国城市(1500—1776)
殖民的开端/发展的问题/社会浮世绘/独立战争时期的美国城市
第二章 新国家的城市扩张(1776—1860)
新共和国的城市/交通与经济的革命/城市推进主义/城市工业化的开始/经济变化的社会效应/发展的问题
第三章 步行城市的生活(1820—1865)
步行城市/社会复杂性和有争议地形/移民/无根的男人和女人/城市政治/城市和内战
第四章 工业化和不断变化的城市形状(1865—1920)
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公共交通的发展/有轨电车城市的地理/休闲地理:公园与商业娱乐/人口流动性
第五章 新移民和都市核心(1865—1920)
移民浪潮/美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住房和健康/城市中心区的生活之道/社会流动的不同模式
第六章 城市的管理者和城市政治的改革者(1870—1920)
政治机器的起源/政治机器的结构和功能/政治大亨的几个著名案例/城市管理与市政改革/市政改革的目标和策略
第七章 城市社会和物质环境的变革(1870—1920)
社会变革的推动力/社会改革者的济世良方/宗教和道德的改革/教育改革/睦邻运动/城市的规划和运营/从改革到“进步主义”/城市自由主义的崛起
第八章 大都会主义时代的城市20 世纪20 年代和30 年代
新的城市发展/郊区城市化和大都会主义/城市和消费文化/城市中的文化角力/20 世纪20 年代的城市政治/大萧条时代/救济与福利/住房问题/20 世纪30 年代的政治和社会生活
第九章 渐露峥嵘的“城市危机”(1940—1975)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城市的影响/战后城市郊区的发展/城市住宅区的种族变迁/城市的重建及其后果/抗议浪潮/城市政治的变迁
第十章 美国城市的新希望和新忧虑
去工业化和财政危机/联邦政府城市政策的倒退/二元城市:经济变迁中的贫与富/私营化、博彩业和旅游业/20 世纪90 年代和21 世纪初联邦政府与城市的关系/城市的新生与社区中产阶级化/移民和多样性/变化中的郊区/纽约及新奥尔良之殇
索引(索引中数字指英文版页码,即本书边码)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感觉不错,就是纸张比较环保。推荐理由:倒不是因为编辑送了我书、以及拖了一个月才把书评写好。。。

评分

我好像还是对城市的地理空间分布结构更感兴趣。大概内心深处隐藏着一种类似于将城市还原为机械部件式的理解。但是,脱离了文化、种族、宗教、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的城市空间结构,大概就会变成柯布西耶式的极权主义规划吧。

评分

参考,略读。缺乏重点。

评分

期待太高,真读完却没有很大的惊喜感,以后还是不能太执TAT。不过通史类本来就很难写,还要缩在三百页内,能理解。本书翻译还挺好的,但有些专业词汇略微妙,比如renewal相比“翻新”,还是译成“更新”比较好吧(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其它还有个别的编校问题。本书最大的优点是涉及面广,印象比较深刻的是3、4、6、7、10章,譬如第4章的公园运动就不大了解,第10章关于中产阶级化提供了不少实例,对个概念有了更生动的认识(虽然我还是觉得gentrification译成"绅士化"比较不容易在阶级问题上挑毛病)但缺点也是太点到为止了,幸好有参考文献安慰我。还有一个问题是本书对吸其它学科的近期研究比较谨慎?譬如既然提到去中心化了,那么对大都市区域怎么看?新城市主义的内容也涉及很少了。

评分

最近因为看美剧《大西洋帝国》,对美国近现代史很有兴趣,这本书很适合补充这方面的历史知识,文笔通俗易懂,条理清晰,信息量比较大(对热衷观赏美国影视剧的人来说,那些历史和地名并不陌生),属于中规中矩的美国高校专业历史教科书,通过美国城市的发展历程,也可以更好地观察和思考中国现代城市化的进程和各种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