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了舒尔茨存世的全部小说作品:两部短篇集《鳄鱼街》和《沙漏下的疗养院》,以及未结集的四个短篇。在这些故事中,舒尔茨以高度的原创性再现了不同寻常的童年回忆,赋予平庸现实以神秘感人的气息。与卡夫卡一样,他使用了大量奇异的超现实主义手法,用瑰丽的语言、令人不安的隐喻和不 断延伸的意象堆叠出绚烂的场景,重新划定了现实与幻境的疆界,至今读来依然具有鲜活的魅力和智性的力量。
舒尔茨的成年生活隐居封闭,平淡无奇,其内在生活却有如火山熔岩般令人畏惧的热情,将画家的想象力与精确的敏感性诉诸艺术的表达。二战后舒尔茨被重新发现,被认为是堪与卡夫卡和普鲁斯特相提并论的作家。作为文体大师,舒尔茨在语言上做了大量实验及革新,文字诗意纯粹,富于感官性,句式有如多层迷宫般具有不可思议的形式。本书首次由波兰语原文译出,使读者可以更直观地领会舒尔茨小说作品的全貌及其艺术魅力。
林蔚昀(Wei-Yun Lin-Górecka),台北人,英国布纽尔大学戏剧系学士。曾于波兰亚捷隆大学(Jagiellonian University)攻读比较文学硕士。长年从事波兰文学作品翻译工作,曾获波兰文化部颁发的“文化贡献荣誉奖章”。现居克拉科夫。
一本没那么知名的书,却绝对是文学史上的经典。腰封上的介绍很到位:“正如卡夫卡和普鲁斯特,舒尔茨重新划定了真实与虚幻的疆界。在文学的梦境中,挑战自由与想象的极限。”舒尔茨通过想象重构现实,挥洒着一种肆无忌惮的魔法,赋予了人生以超自然的意义。 舒尔茨的风格很独特...
评分读《鳄鱼街》就像是在沿一段陡坡行进,旅途不长,但走起来费劲——你得时不时停下来瞪大眼睛去欣赏那些稍不留神就可能被错过的细节之处的美景——正如杨向荣老师所说,“有些作家喜欢挥舞着斧头把形容词的乱须悉数砍掉,但是舒尔茨却小心翼翼地把能够细腻传达幻想的形...
评分再版后记 借此次再版之机,我依据Zielona Sowa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波兰语版本、布鲁诺·舒尔茨作品网站(http://www.brunoschulz.org)的波兰语原文,并参考林蔚昀的中译本,对全部译稿详细校订,查缺补漏,修正了不少错误,并调整段落划分,适当改动词句。 陆源 2018年12月13日...
评分布鲁诺·舒尔茨是一位我深为喜爱的作家。三年前,首度阅读这位大师,我便在札记中写道:“舒尔茨的作品适合誊抄。”翻译劳动可视为另一种誊抄,不过更具有创造性。实际上,翻译《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的过程是一次悉心学习的过程。把布鲁诺·舒尔茨的小说译成中文的同时,我也...
评分再版后记 借此次再版之机,我依据Zielona Sowa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波兰语版本、布鲁诺·舒尔茨作品网站(http://www.brunoschulz.org)的波兰语原文,并参考林蔚昀的中译本,对全部译稿详细校订,查缺补漏,修正了不少错误,并调整段落划分,适当改动词句。 陆源 2018年12月13日...
昔年初读布鲁诺.舒尔茨,被译者的连篇累牍的成语倒尽了胃口。林蔚昀译自波兰语的“鳄鱼街”,读起来更贴近深入它原有的诗性和迷人意象吧。当然,舒尔茨登峰造极或者说胡言乱语断片的梦呓大半是看不懂,却不知多少大师受了他的影响,使文字表达有了更多可能。几篇父亲写的像卡夫卡,还有一些像马尔克斯笔下的旧城镇。舒尔茨对故土和衍寻记忆生活的人们,有种难以言明的复杂思考的愁绪,爱也无力爱。书中他提到好友密茨凯维奇,仿佛是一把靠近他隐秘的钥匙。
评分通感大师,比喻狂魔。从来没有在一本书里看到过如此漫溢的修辞和比喻,不断涌出的意象冲击着现实与虚幻的边界,填满人的各种感官,调动起你的眼耳口鼻,带来一种完全沉浸式的阅读体验。魔幻,诗意,想象力过剩,华丽至极。
评分台版盼了一年,没有杨向荣的诡谲,却异常清晰。
评分意向性和隐喻深度远不及卡夫卡(或者说不如卡夫卡疯得高深而彻底),作者是语言大师,作品仿佛长篇诗歌,只可惜这种文体经语言转换后魅力尽失,建议读原文。
评分还是对这类空想梦呓不感冒,看得脑子里都快飘拖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