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轉軌

文化的轉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程光煒
出品人:
頁數:344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1
價格:5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264010
叢書系列:當代文學史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程光煒
  • 現當代文學
  • 文學研究
  • 文學史
  • 魯郭茅巴老曹
  • 現代文學
  • 文學評論
  • 現當代研究
  • 文化轉型
  • 社會變遷
  • 思想演變
  • 曆史發展
  • 教育變革
  • 價值重塑
  • 製度調整
  • 文明演進
  • 認知更新
  • 身份重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講述的是20世紀中國革命大敘事中六位經典作傢的小故事: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捨、曹禺。從1917到1949到“文革”結束,在巨大的曆史轉摺中,他們經曆瞭怎樣的身世起伏心境麯摺?他們的日常起居、讀書寫作是怎樣的?又是如何被捲入紛繁的社會事務?如果忘掉這些正史間隙的軼事,它們就可能變成一處寂寞的遺址,甚至一抔消失的黃土。

作者以“曆史導遊”的方式,從一個個小的時間節點切入,避開學術論文的嚴正刻闆,試圖去觸摸一個個不經意的細節,品味一縷縷沉香幽暗的氣韻,鈎沉作傢們細微的生活世界。本書如同曆史與當下間的喁喁私語。

著者簡介

1.作者介紹

程光煒,1956年生,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嚮為當代文學史、當代文學與當代文化。

2.代錶作品

《文學講稿:“八十年代”作為方法》《文學史的興起:程光煒自選集》《當代文學的“曆史化”》《艾青傳》等。主編有十一五國傢規劃教材《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等。

圖書目錄

目 錄
“當代文學史研究叢書”總序 程光煒/1
第一章找一個根據
一 1938年的武漢
二 毛澤東的評論
三 周揚的齣場
四 學者王瑤
五 現代文學研究各傢
六 文學史方案
第二章怎麼辦
一 錶態
二 展望
三 在蒼茫大海間
四 重編和排序
第三章魯迅的塑造
一 文化轉嚮
二 “毛選”與《魯迅全集》
三 “故居”“紀念館”中的魯迅
四 “魯學”
五 許廣平、周作人
六 魯迅與當代
第四章郭沫若之路
一 處境和心態
二 文化觀和曆史觀
三 《蔡文姬》的創作和演齣
四 政治抒情詩、紀遊詩及其他
五 “中國歌德”現象之追究
六 郭氏思想述略
第五章茅盾、老捨的問題
一 茅盾的“矛盾”
二 老捨與北京
三 茅盾的文藝觀
四 《茶館》
五 茅盾的批評和批注
六 茅盾、老捨之異同
第六章巴金和曹禺的激情
一 “我是來學習的”
二 巴金水平的滑坡
三 “人藝”的舞颱
四 小說《團圓》敘事的艱難
五 《雷雨》的修改
六 文學內外的現實
第七章“文革”與晚年的雙重變奏
一 邊緣與閑居
二 “大字報”與“牛棚”
三 投湖與苟活
四 “復齣”之後又怎樣?
五 遲到的《隨想錄》
六 對辭世儀式的解讀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为了写论文,需要读程光炜教授的《文化的转轨:“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一书中写巴金和曹禺的那章。这本书讲的是“鲁郭茅巴老曹”在当代中国的评价和身世浮沉,以及背后的文化状况和体制因素等问题。起先我手边没有实体书,就上读秀查找,发现这本书有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和200...

評分

为了写论文,需要读程光炜教授的《文化的转轨:“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一书中写巴金和曹禺的那章。这本书讲的是“鲁郭茅巴老曹”在当代中国的评价和身世浮沉,以及背后的文化状况和体制因素等问题。起先我手边没有实体书,就上读秀查找,发现这本书有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和200...

評分

为了写论文,需要读程光炜教授的《文化的转轨:“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一书中写巴金和曹禺的那章。这本书讲的是“鲁郭茅巴老曹”在当代中国的评价和身世浮沉,以及背后的文化状况和体制因素等问题。起先我手边没有实体书,就上读秀查找,发现这本书有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和200...

評分

为了写论文,需要读程光炜教授的《文化的转轨:“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一书中写巴金和曹禺的那章。这本书讲的是“鲁郭茅巴老曹”在当代中国的评价和身世浮沉,以及背后的文化状况和体制因素等问题。起先我手边没有实体书,就上读秀查找,发现这本书有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和200...

評分

为了写论文,需要读程光炜教授的《文化的转轨:“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一书中写巴金和曹禺的那章。这本书讲的是“鲁郭茅巴老曹”在当代中国的评价和身世浮沉,以及背后的文化状况和体制因素等问题。起先我手边没有实体书,就上读秀查找,发现这本书有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和200...

用戶評價

评分

讀完,前兩章想建構闡述的問題真的很好,後麵一些材料的講述有些流於對研究者理解同情的迴護,因此缺乏瞭更深的挖掘,像寫傳記吧又想拉迴到自己的問題,但是每個人那裏選的點又很有價值。看的過程中笑瞭很多次,多次提到筆者冒著北京鼕季的寒風/辛苦去工作哈哈哈,怨念很深瞭,隱約的揣測下程公這種“孤島”“中原”說法還有些彆的由頭。

评分

同情之理解,郭沫若,一個復雜文人。許廣平、鬍風、巴金等也有意思

评分

浪費好題目...隻覺得好囉嗦

评分

看書名以為要講六位作傢的經典化以及魯郭茅巴老曹的文學次序的生成,實際上側重點是49年後他們的生平事跡和創作,在每位作傢的研究上沒有太大新意,講故事的筆法也並不吸引人。

评分

文不對題的二星書,非常遺憾。作者對六位作傢都缺少深入的研究,所以把好好的選題浪費瞭,一本本應有點深度的文學史論變成瞭並不好看(因為都是大傢都知道的故事)的八卦集。原因就是走捷徑。又想寫文學史論又想走捷徑,是沒有齣路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