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程光炜 现当代文学 文学研究 文学史 鲁郭茅巴老曹 现代文学 文学评论 现当代研究
发表于2025-02-09
文化的转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讲述的是20世纪中国革命大叙事中六位经典作家的小故事: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从1917到1949到“文革”结束,在巨大的历史转折中,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身世起伏心境曲折?他们的日常起居、读书写作是怎样的?又是如何被卷入纷繁的社会事务?如果忘掉这些正史间隙的轶事,它们就可能变成一处寂寞的遗址,甚至一抔消失的黄土。
作者以“历史导游”的方式,从一个个小的时间节点切入,避开学术论文的严正刻板,试图去触摸一个个不经意的细节,品味一缕缕沉香幽暗的气韵,钩沉作家们细微的生活世界。本书如同历史与当下间的喁喁私语。
1.作者介绍
程光炜,1956年生,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化。
2.代表作品
《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文学史的兴起:程光炜自选集》《当代文学的“历史化”》《艾青传》等。主编有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等。
程老师有悲悯心,总是力图站在作家所处的具体时代背景下作解读,文化转轨是很有意味的话题,然而整体读下来总是有意犹未尽之感,也有将复杂历史简单化之嫌。程老师在后记提到自己孤身一人在澳门做客座教授,在与大陆历史拉开距离之后,因着个人心境的改变对这些作家们多报以“历史的同情和理解”。
评分不错的书,虽然和考试方向不是很契合。
评分同情之理解,郭沫若,一个复杂文人。许广平、胡风、巴金等也有意思
评分看到评分这么低我就放心了。阅读的过程中我屡屡“被震撼”,颠覆了我对程光炜的认知。全书有很多语句不通,逻辑混乱的地方。他对一些常识性认知的暧昧态度令我瞠目结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他的一整套“共情”标准实在不敢苟同。就像一个烂苹果,你当然可以说它有部分还是好的,还没有烂,但你要说这是一个好苹果,就滑天下之大稽了。程光炜就是在做这样的事。
评分四星半。终于出了新版,较上一版作了相当大的修订,对于很多问题的叙述理路更加清晰,但似乎也在试图改得更“通俗”。围绕“鲁郭茅巴老曹”在当代的“经典化”、创作道路乃至人生抉择展开论述,涉及社会政治文化制度转型、文学与政治、文人/知识分子心态等等方面的问题,视角宏阔,论述入微,试图“贴近”论述对象,又能意识到历史的判断还需要历史的距离,但在这一过程中,却也难免“裁剪”史料和引导性转述,虽然论者有意识避免,有些结论仍然有将复杂历史简单化之嫌。
为了写论文,需要读程光炜教授的《文化的转轨:“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一书中写巴金和曹禺的那章。这本书讲的是“鲁郭茅巴老曹”在当代中国的评价和身世浮沉,以及背后的文化状况和体制因素等问题。起先我手边没有实体书,就上读秀查找,发现这本书有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和200...
评分为了写论文,需要读程光炜教授的《文化的转轨:“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一书中写巴金和曹禺的那章。这本书讲的是“鲁郭茅巴老曹”在当代中国的评价和身世浮沉,以及背后的文化状况和体制因素等问题。起先我手边没有实体书,就上读秀查找,发现这本书有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和200...
评分为了写论文,需要读程光炜教授的《文化的转轨:“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一书中写巴金和曹禺的那章。这本书讲的是“鲁郭茅巴老曹”在当代中国的评价和身世浮沉,以及背后的文化状况和体制因素等问题。起先我手边没有实体书,就上读秀查找,发现这本书有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和200...
评分为了写论文,需要读程光炜教授的《文化的转轨:“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一书中写巴金和曹禺的那章。这本书讲的是“鲁郭茅巴老曹”在当代中国的评价和身世浮沉,以及背后的文化状况和体制因素等问题。起先我手边没有实体书,就上读秀查找,发现这本书有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和200...
评分为了写论文,需要读程光炜教授的《文化的转轨:“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一书中写巴金和曹禺的那章。这本书讲的是“鲁郭茅巴老曹”在当代中国的评价和身世浮沉,以及背后的文化状况和体制因素等问题。起先我手边没有实体书,就上读秀查找,发现这本书有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和200...
文化的转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