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權、專制到民主

從王權、專制到民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蔡英文
出品人:
页数:408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2-4
价格:NT$ 55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9570846515
丛书系列:聯經學術叢書
图书标签:
  • 政治
  • 民主
  • 极权主义
  • 政治社会学
  • 威权主义
  • 社会学
  • 政治思想史
  • 政治哲学
  • 王权
  • 专制
  • 民主
  • 政治演变
  • 历史进程
  • 权力结构
  • 社会变革
  • 自由发展
  • 制度转型
  • 公民权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灣民主化過程中,

公民享有了政治自由,

但陷入了良好生活與現實的落差。

政府的失能、社會經濟進展的期望、道德的標榜、

政治的腐化、社會正義的籲求、貧富差距的糾結。

台灣民主要能穩健發展,不致走向自我毀滅,

成為台灣社會民生關切的問題。

《從王權、專制到民主》作者蔡英文關注民主的自我否定,或者甚至自我毀滅的問題,民主難得而易失,懷此關切,試圖從西方民主理念及其實踐的歷史經驗,尋求解釋:上溯民主觀念的起源,下探當代民主的論議,闡述了歐洲如何從古羅馬的皇權帝制及封建的分割性主權體系,轉向現代絕對主權的國家理念,以及人民主權的萌發,進而解釋民主革命所形成的代議民主如何在人民主權的動力與憲政法治之秩序兩者辯證中開展。

本書試圖指出,這種辯證的動態無法讓民主形成如專制王權政體一般的穩定秩序,而是充滿了權力的競逐與衝突,時時陷入失衡的險境。但也因這種民主性格才讓公民享有專制王權的屬民所無法享有的自由與平等的生活條件,以及能有尊嚴之生命的期待。民主的辯證是對未來開放的,而且沒有終點,它是否會走向自我毀滅?這有賴公民德行,及其明智的政治判斷,以及政治責任的承擔,也有賴於公共領域是否能有效地承擔合理性之輿論的媒介,以及政府的治理能力。

延伸閱讀:

《西方共和主義思想史論》

《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

《民主社會如何可能?》

《當代三大民主理論》

作者简介

蔡英文

1952年6月4日出生於台灣,東海大學歷史系及研究所畢業,英國約克大學政治學博士,英國劍橋大學政治系及渥爾森學院訪問學人,現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主要著作有:《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漢娜‧鄂蘭的政治思想》(聯經出版公司)、《當代政治思潮》(三民書局)等。

目录信息

自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篇 民主思想的古典脈絡
第二章 古典共和思想中的公民政治共同體──亞里斯多德與西塞羅的解釋
一、引言
二、古雅典城邦的民主與古羅馬共和的貴族政體
三、亞里斯多德的公民政治共同體的理念
四、西塞羅的公民社會的概念
第三章 聖奧古斯丁的政治神學的批判
一、引言
二、奧古斯丁的關懷
三、超越性的論證原則
四、上帝之城與俗世之城
五、對古典共和之公民政治共同體的批判
六、結論
第二篇 人民主權與憲政民主
第四章 從君主的威勢到國家主權者權位的轉變
一、引言
二、政治領導者(主權)與民主的問題
三、古羅馬的帝國理念──塞尼嘉的「皇權帝制」的正當性論證與中古封建的「君主制」原則
四、但丁的帝國理念
五、馬基維利的政治領導的理念
六、拉‧波艾西的反君主制原則
七、國家主權理論的轉向
八、結論:在社會契約論下的主權理論的弔詭
第五章 史賓諾莎與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蘊含的民主的弔詭
一、引言
二、史賓諾莎之絕對性民主主權的理念與憲政法治的緊張
三、盧梭的人民主權的批判觀點
第六章 革命與民主政治的正當性──鄂蘭與列弗的解釋
一、引言
二、人民主權與民族的絕對主義
三、民主革命的極權政治傾向
四、結論
第七章 革命後的政治思辨──柏克對法國大革命的批判,與龔斯當的自由憲政的觀點
一、柏克對法國大革命的批判
二、龔斯當的「自由憲政」的理念
第八章 民主憲政國家與人民主權之間的緊張──卡爾‧施密特對議會式民主的批判
一、引言
二、市民法治國的內在矛盾
三、對議會式民主的批判
四、議會民主制裡中立性的問題
五、挽救憲政民主的途徑―國家主權者的政治決斷與「公投」的人民決斷
六、結論
第九章 政治的代表性與自由民主體制──施密特、鄂蘭與列弗論國家與人民的關係
一、引言
二、施密特的民主的同一性與國家的代表性原則
三、鄂蘭對代議民主制的批判及其共和主義式的民主理念
四、列弗的民主政體理論
五、結論
第三篇 民主社會的實踐議題
第十章 市民社會與自由民主──蓋爾勒的觀點
一、市民社會與人個體性之倫理
二、人之個體性、市民社會,以及現代性文化的關聯
三、人的個體性與單原子之個人
四、市民社會、自由民主與民族主義
五、結論
第十一章 公共領域的倫理與民主政治
一、公共領域的古典意象與現代詮釋
二、現代性之公共空間面臨的問題
三、公共空間的倫理性格
四、結論
第十二章 政治之罪惡與寬恕的可能性──以漢娜‧鄂蘭的解釋為焦點
一、引言
二、納粹極權主義之罪惡的解釋
三、罪惡與思維能力之障蔽
四、公民責任的三個層次
五、結論
第十三章 公平正義的實踐及其困境──比爾‧霍尚維隆的福利國家理論
一、引言
二、歐美福利國家的型態及其面臨的問題
三、保險制與補償助益制的原則──霍尚維隆的福利國家理論
四、福利國家實踐上的限制
五、福利國家的民意──以英國《遠見》雜誌的社會調查為例
六、結論
第十四章 結論
參考書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让我先笑会儿……

评分

這本書有兩個書名,舊版本在她當選前,書名叫做《從王權、專制到民主》,新版本在她當選總統並成立東廠後,書名叫做《從民主、專制到王權》。

评分

花重金買了此書。看了第二篇中的六到九章。作者對施密特、鄂蘭、列弗理論的疏解很到位,尤其是對他們各自關於代議製民主正當性的闡述。但政治思想史研究僅靠疏解思想家的理論嗎?這樣讀多了會讓人感覺很無趣,也讓人會感覺作者沒有做出實質性的學術貢獻。(於臺大)

评分

花重金買了此書。看了第二篇中的六到九章。作者對施密特、鄂蘭、列弗理論的疏解很到位,尤其是對他們各自關於代議製民主正當性的闡述。但政治思想史研究僅靠疏解思想家的理論嗎?這樣讀多了會讓人感覺很無趣,也讓人會感覺作者沒有做出實質性的學術貢獻。(於臺大)

评分

将政治思想史做成“精致的平庸”的典范。作者选题处处见新意,文本疏解也平和持中,但仍是几乎没有创建,最后一章结论随便给个研究生都能涂抹出来。如果做学术最后到了这个境界,真是了无生趣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