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清,1921年生于上海浦东,原籍江苏吴县。上海沪江大学英文系毕业。抗战胜利后任教北京大学英文系。1948年考取北大文科留美奖学金赴美深造,1951年获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先后执教美国密歇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匹兹堡大学等校。1961年任教哥伦比亚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1969年为该校中文教授,1991年荣休后为该校中文名誉教授。现居纽约。
夏志清是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先行者和权威。英文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作者以其融贯中西的学识,宽广深邃的批评视野,探讨中国新文学小说创作的发展路向,尤其致力于“优美作品之发现和评审”,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钱锤书、沈从文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使此书成为西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之窗,影响深远。
夏志清著述甚丰,英文著作还有《中国古典小说》、《夏志清论中国文学》,中文著作有论文集《爱情·社会·小说》、《文学的前途》、《人的文学》、《新文学的传统》、《夏志清文学评论集》、《夏志清序跋》和散文集《鸡窗集》等。
《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译繁体字本于1979年和1991年分别在香港和台湾出版,2001年又在香港出版了中译繁体字增订本。本书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译简体字增删本,是这部著名的文学史著作问世四十多年后首次与中国大陆读者见面。
夏老在序言里开宗明义地说自己是"反共"的,这当然属于一种"个人的偏见",但是这种"偏见"对文学评论来说却大有裨益.许多左翼文学评论者在进行评论时,暴露一些良心,却免不了"精神分裂"的痛苦,日后文稿付梓,还要被旁的评论家抓牢小辫子,耻笑一番,何苦来哉? 全书着墨最多的几个作家里...
评分文学表现与探讨人性,而不为世所左右,并且在语言上富有特色。这是夏志清教授的《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一大标准。 作为一位身处大洋彼的学者,夏志清在撰写中国现代小说史时,可以让他正反的查阅国共两边的评论,又可以将中国现代作家及作品置于世界文学史的背...
评分2007-2-7 三 阴 读完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P286一本小说之优劣,当然不能以主题的深浅来评价,最要紧的关键是这个主题是否得到适当的处理。 P330沉溺于闹剧式地歪曲形象,最后必然是贬低人,也贬低了从事文学创作和研究这项专业。 有许多书中论及的作家作品都没有接触过...
评分如果在我的阅读范围内,要拣选一本书以为最具观念冲击的话,夏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无疑会有最优势的地位。 夏这本小说史的任务是要剔除意识形态设定的框框,只是从纯粹文学的角度,来重新厘定文学史,是要“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在大陆通行的教科书中鲁迅,郭沫若,茅盾,巴...
评分在中国古代,小说一直是为主流文坛所不耻的小道,至清末,经由梁启超氏的大力提倡,始成为一种广泛流传的文体。为小说作史自然也就是更为晚近的事情。因此,鲁迅先生在其开创性的《中国小说史略》的序言中说“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
力推张爱玲、沈从文、张天翼,前两者极红,后者倒沉寂,不知道为何。
评分力推张爱玲、沈从文、张天翼,前两者极红,后者倒沉寂,不知道为何。
评分有点偏激
评分2012年读过的最后一本书,也是今年下半年的第50本。中学时候读过这本书的大陆译本,那时读得模模糊糊,只是对于沈从文和张爱玲的部分格外喜爱。而今重读方读出许多好处来。无可置疑本书的意识形态气味颇浓厚(虽然里面对共党的种种指控都可谓是公正的),但从成书年代来看,确实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甚至当今流行的那本现代文学三十年的教材,都可以看出这本书的深刻影响,从体例编排具体到对个别作家的再评价。确实不失为一本巨著。
评分能把小说史写的糟糕与肤浅到这种程度,不简单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