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不同的人物传记、著作和历史评价的述析中,显示出宋末至清初儒者或受儒学影响者的一些学术、文化理念和理想,他们应对所遇到的身心家国和道德文化问题时的思想和作为,以及他们的构思和体现所受到的历史认受。这些人物的个人表现及其获得的当时及后代反应,客观地反映了中国近世读书和士大夫对于儒学的实质的思辨、习行和问学情形。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去年买的书,总算又借机拿出来好好读了几篇。朱氏很大的特点是能细究研究对象的具体经历,从著述的时间、背景和目的出发,讨论其内容。重视分别厘清作者之本意,与当时代、后世人对其的实际看法;且能引入版本文献学方面的考察,有几处特别精彩。写法值得借鉴,不过现在看来有些篇目方法上也还相对简单,且时而感觉带着推测的成分。
评分应该再读读
评分对于王阳明从祀的研究有意思
评分丘濬、陈白沙和王阳明几篇考证详实细密,行文亦从容不迫,很见朱老师的功力和特点。但《明太祖的孔子崇拜》一文对朱元璋的分析感觉仅止于表面文字,未对元末明初的整体变动有所关照,故对明太祖似有过誉,不过亦可聊备一说。
评分对于王阳明从祀的研究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