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羅誌田 曆史 隨筆 教育 中國近代史 雜文 好書,值得一讀 2016
发表于2024-11-22
道大無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亮點】
作者是史學名傢,有多本代錶作麵世,在曆史學界影響力甚大。
書中選輯百餘篇短文,談及史學研究方法、治學心得、學術訓練、學術規範、人生感悟等,文字流暢、可讀性頗高。
本書的“序言“ 已經發錶於《讀書》2016年1期,轉即被微信號“明清史研究資訊”轉載。
【內容簡介】
按其內容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講“學問與學校”,以教育和學術為中心,多是針對當前學校教育,尤其是大學教育以及學術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有感而發;下篇講“曆史與人生”,則從曆史的角度剖析現實,既有對時弊的針砭,亦有對人生之感悟。
羅誌田,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四川大學曆史係、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著名曆史學傢。著有《鬍適傳》、《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1998)、《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1999)、《二十世紀的中國思想與學術掠影》(2001)、《亂世潛流:民族主義與民國政治》(2001)、主編《二十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史學捲)》(2001年)、《國傢與學術:清季民初關於“國學”的思想論爭》(2003)、《裂變中的傳承:20世紀前期的文化與學術》(2003)、《近代中國史學十論》(2003)等。
喜歡這種知識分子的調調
評分最可怕的便是鄉願。
評分文章可絕於朝,不可絕於野。不絕於野,則天下尚有其人,斯道固猶在也。惟並絕於野,則斯道真絕,後人無可望矣。顧頡剛注意到,“真實學問的勢力不能去改革社會,而做學問的人反被社會融化瞭”。在蔡元培看來,大學就是把有學問的人團聚在一處,一麵研究高等學術,一麵推行教育事業。古人提倡臨文必敬,這包括以敬待學和維持自尊。大學裏的規則,最好能鼓勵和培養學生的尊嚴和榮譽感,那是比研究技能更重要的品質,可以受用終身。
評分羅師爺還是注重建設,有點鬍適的感覺。還有就是他對黃仁宇張鳴的態度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沒有刻闆印象中學者那種高傲
評分羅大師也不是完全沉浸在學術一隅而不顧其他,也在關注中國大學教育現狀和教育體製等諸多問題,校園鄉願風,教育的行政化、高考和研究生考試的公平等等,其實心知肚明、看的透徹,"有大關懷纔有大學問"。
教育的宗旨,到底是要造就人才,还是要培养合格的人,从晚清起就一直在讨论。按中国传统,读书人有化民成俗的责任,学问与社会本是一种关联互动而相辅相成的关系。现代大学是一种引进的外来体制,伴生的是大学对社会的责任观念。在一个分工的社会里,若大学完成了其所谓的本职...
評分教育的宗旨,到底是要造就人才,还是要培养合格的人,从晚清起就一直在讨论。按中国传统,读书人有化民成俗的责任,学问与社会本是一种关联互动而相辅相成的关系。现代大学是一种引进的外来体制,伴生的是大学对社会的责任观念。在一个分工的社会里,若大学完成了其所谓的本职...
評分教育的宗旨,到底是要造就人才,还是要培养合格的人,从晚清起就一直在讨论。按中国传统,读书人有化民成俗的责任,学问与社会本是一种关联互动而相辅相成的关系。现代大学是一种引进的外来体制,伴生的是大学对社会的责任观念。在一个分工的社会里,若大学完成了其所谓的本职...
評分2016年4月,《读书》杂志刊出了罗志田先生为自己的新书《道大无外》所作的自序《且惭且下笔》。作为一位在专业领域内成就卓著的历史学者,他在这篇自序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面向社会公众和非专业读者写作时的小心谨慎,似乎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在《且惭且下笔》中,罗先生将自...
評分教育的宗旨,到底是要造就人才,还是要培养合格的人,从晚清起就一直在讨论。按中国传统,读书人有化民成俗的责任,学问与社会本是一种关联互动而相辅相成的关系。现代大学是一种引进的外来体制,伴生的是大学对社会的责任观念。在一个分工的社会里,若大学完成了其所谓的本职...
道大無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