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意大利诗人切萨雷·帕韦泽的诗歌全集,共收录四本诗集:作者生前出版的两版《艰难之活》,分别是1936年的首版和1943年的增补再版,以及作者死后他的朋友卡尔维诺等人搜集整理而成的两本诗集《不满之诗》和《最后的忧伤》。
1936年,帕韦泽的第一部诗集《艰难之活》出版,是一部极其出色的叙事性诗作,或者如作者说的是“诗歌故事”,之后他将大部分精力转向小说创作。到1950年他出版了九本小说,伊泰洛·卡尔维诺认为堪称“最为致密、动人和同质的现代意大利叙述系列作品”。帕韦泽在他生命的末尾回到了诗歌创作,他的后期诗歌给他的生涯留下了令人难忘的终曲。
帕韦泽 (Cesare Pavese, 1908-1950) 意大利诗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出生在意大利北部山区。在都灵求学期间对美国现代文学产生强烈兴趣。大学毕业后当过中学教员、出版社文学编辑,并从事美国文学的翻译和研究,翻译了麦尔维尔、斯坦贝克、福克纳,乔伊斯等人的作品, 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出版社工作期间成为卡尔维诺的文学领路人。
1936年,帕韦泽的第一部诗集《艰难之活》出版。诗中写乡村少年来到城市以后像弃儿一样被社会排斥的孤独感和苦闷。同样的主题贯串在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你的乡土》(1941)中。法西斯政权崩溃以后,帕韦泽加入意大利共产党。长篇小说《同志》(1947)写主人公在爱情和社会生活中寻找归宿,摆脱孤独的状态。
他的著名的作品是短篇小说集《美好的夏天》(1949)和长篇小说《月亮和烟火》(1950)。前者表现城市同乡村的对立,描绘主人公在虚伪、堕落的都灵社会里的遭遇,对童年和乡土的回忆成为他的生活的慰藉。后者则进一步写重返乡土、寻求解脱的希望的破灭。
1950年,帕韦泽自杀身亡。他逝世以后出版的日记《生活的本领》(1952),记叙作者借助对童年和乡土的怀念、爱情、社会生活都无法医治自己的"孤独的顽症"的悲观绝望的心情。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转译再转译
评分布罗茨基的诗里引用了帕韦泽的一句诗:死神将取走你的眼睛。于是读了这本诗集。无疑,帕韦泽是一个不安,悲伤,真诚的人,所以,他诗的主题关乎回忆,童年,爱,生活之难,时光流逝,死亡。正如他本人所言,他的诗偏向叙事性,这就决定了其诗歌语言的散文化,而这样的诗要好,无疑只能求助于意象和情感。前三部分诗是这样的,水平不一。值得称赞的是最后一部分,感觉突然像是换了一个诗人。语言不再散文化,主题执着于死亡和爱,节奏也好起来。再以布罗茨基的诗结尾吧:大镰刀,头颅,骸骨——一堆荒唐的谎,其实是:“死神,当其来临,将取走你的眼睛。”
评分转译再转译
评分酸不溜丢的。
评分死神将会来临,取走你的眼睛。这死神跟随着我们,从早到晚,一刻也不停歇,它充耳不闻痛苦的叫喊,它就像旧日的憾事或曾犯下的过错,追讨着我们。它将使你所有的见解化为一句空话,一段沉默的哭泣,一片无声的寂静。当你每天早晨醒来,独自一人俯看镜中,你就会看见这些:空话、哭泣和寂静。哦,难能可贵的希望啊,到了那一天我们也将会知道,你的生命是虚无的。 死神关注着每一个人,时机一到它就会降临身旁,取走你的眼睛。到那时似乎就不再有罪恶了,我们还将会看到一张死人的脸,在镜子里再次显现,一切都好像听命于紧闭的双唇的吩咐。而我们也将会一声不吭地堕入深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