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传世间的《向日葵》和《星夜》是怎么诞生的?真的是他亲手结束了热烈的一生吗?依托梵高博物馆档案和学术研究,取材自数千封书信和海量文献,《梵高传》收录了近200幅代表画作及照片,珍贵图片首次发表;20余位梵高研究专家参与幕后创作,评注超28000条,打印稿逾5000页;首创特别软件解析10万张数码卡片,数字技术引领传记写作和艺术史研究,更加真实可靠;开设持续更新的全面支持网站,深度整合参考文献、文本注释、画作和照片。
这是一幅关于梵高的巨细靡遗、令人心碎的肖像画。两位作者以精致的细节、畅达的文字为我们描绘出梵高充满英雄主义的传奇一生。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的倾力合作下,以往从未触碰过的素材浮出水面,让我们更加接近这位伟大而又神秘的艺术家:早年渴望在世界立足;与弟弟提奥激烈的情感拉扯;来到普罗旺斯后,绘出西方艺术中备受珍爱的画作……梵高的内心世界也展现出异样的光芒:爱情生活的迷乱与癫狂;轮番上阵的抑郁症与心理病痛;三十七岁死亡时的重重疑云……
史蒂文•奈菲(Steven Naifeh)、格雷戈里•怀特•史密斯(Gregory White Smith):
两人均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奈菲还在普林斯顿大学修读了艺术史专业,研究生期间则是在哈佛大学佛格艺术馆学习;艺术期刊撰稿人,曾在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等多地做讲座。两人合作出版了18本书,荣登《纽约时报》畅销榜单。《波洛克传》获普利策奖。
沈语冰:
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当代艺术理论文献翻译与研究”首席专家。
这部近90万字的《梵高传》,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大约就是“被嫌弃的文森特的一生”吧。 这本书也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梵高的印象。他狼狈不堪的生活,对商业成功的极度渴求(梵高不是淡泊名利,他太渴望成功了,只是画真的卖不出去!),以及他与高更的所谓友谊。 在被贴上“天才...
评分 评分星空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景色,遇到了文森特笔下的星空,知道原来这个人也同我一样,爱我所爱,感同身受。画面中旋转的画笔描绘出奇幻般硕大的星星,静谧的小镇笼罩着一种魅蓝光芒,仿佛就是为了印证星夜这份美只有那么一小撮走在夜路或者有心事无眠仰望夜空的人专属。 后来听说这...
评分茨威格说,理解杰作,一定要知道它创作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这是一本打六分都不为过的传记,因为保留了这类作品少有的不加掩饰的真实。 梵高的作品胜在表达力。它们呈现的喷薄的热情却植根于梵高的乖戾倔犟和与之共生却无处释放的炙烈的浪漫。可是在现实里,这样的人是无法被...
评分900页,90万字,3天读完,即每天用6小时读30万字,我感觉自己都快疯了!确是改变梵高研究地平线的书,详细、生动、立体的呈现了梵高的一生,对梵高家庭史的挖掘有助于打开精神分析空间。每幅画基本都可找到来龙去脉的到位解说,梵高与高更的离合更是浓墨重彩。译笔鲜活、流畅,难得。
评分在一个循规蹈矩的家庭里,没有比降生一只梵高更加令人恐惧的事情了,所以一定要有二胎政策。
评分你爱他,恨他,然后理解他,最后你像提奥一样完全臣服于他。
评分读这本书的时候曾有人将它误认为词典~如果梵高真的是一本词典,那么他大概以全部经历诠释了个性与生活的反复无常。相较《渴望生活》以及《亲爱的提奥》,《梵高传》里的文森特拥有一个狂热偏执却又纯真的孤独灵魂,因而只能选择渡过一段长久悲苦片刻明媚的人生。
评分最新最权威的《梵高传》,也希望是第一部真实还原了梵高生平的《梵高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