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总会遇到一本书,奠定你人生的基调。
★《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唯一自传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就算走到绝境,失去耐心,也要永远保有幽默感,热爱生活,这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财富。
给所有在梦想的路上走得磕磕绊绊的人
★ “我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加西亚•马尔克斯
诺奖得主、纯文学畅销奇迹创造者马尔克斯的成长故事:充满魔幻色彩的真实人生。
★ 正是回忆中的这些细节、生命中的这些人将马尔克斯带到了《百年孤独》的门口; 能够解开《百年孤独》密码的,只有《活着为了讲述》;马尔克斯小说中的人物都能在本书中找到原型。
★ 首版首次赠限量别册(含地图、人名索引、加博书单、作品年表)+ 雕刻时光咖啡券
=======================
“要么写作,要么死去”
他是举世闻名的文学大师,《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传世巨著的作者,被誉为“20世纪的文学标杆”。
同时,他也是一个爱讲故事的孩子。
他说,他努力写出精彩的故事,只是为了让朋友们更爱他。
他是加西亚•马尔克斯。
《活着为了讲述》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唯一自传。这一次,他亲自讲述自己的故事。
“下个月,我就满二十三岁了。我逃过兵役,义无反顾地每天抽六十根劣质香烟,天黑了,就随便在哪儿凑合一夜。前途一抹黑,生活一团糟……前行的道路上充满了陷阱、推诿、幻想,更要竭力避开无数的诱惑:似乎我干哪行都行,就是当不了作家。”
二十二岁的最后一个月,陪母亲回乡卖房子,这不仅是这本书的开篇,也标志着马尔克斯文学生命的开始。从那时起,儿时所有记忆深刻的人与事、贪婪的阅读经历、身边各种奇特的现实、向权威与成规挑战的勇气将他带进了“写作”这个甜蜜而痛苦的陷阱。
外祖母神奇的鬼怪世界、外祖父的战争故事、挥之不去的老宅记忆、求学经历中的奇遇与机遇、启发并滋养过他的记者生涯……搞不清楚幸福与疯癫区别的亲戚、一起经受过狂风暴雨考验的朋友、萍水相逢却难以忘记的过客……
贫苦与乐观,迷茫与执着,颓废与疯狂,经过记忆与文字的洗淘,闪耀着永恒的诗意的光芒。
加西亚•马尔克斯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7-2014)
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 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02年出版自传《活着为了讲述》。2014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
《活着为了讲述》是马尔克斯在步入古稀之年靠着回忆写得唯一的一部自传。这本书买回来好久了,可是一直搁置在那里,没有翻阅。前段时间又一次无意间在书柜扫到,看到装帧如此精美便拿来读了起来。因为是睡前读物,看得零零散散,现在也还没有读到最后一页。一些略有感悟的片段...
评分原来马孔多是植物。 童年经历决定了创作基调,老宅的世界是记忆的世界,斑驳遥远离奇持久,儿童心目的神秘深邃,多符合躲在炎热浸泡的昏暗房间探索一千零一夜,这一部分形成了枯枝败叶的繁茂,三点钟午后惊雷,又梦幻又现实,提醒巴旦杏树别忘了在妈妈手下刺绣出霍乱时期的爱情...
评分很多东西,倘若期待太高,难免会有失望。但马尔克斯的这本自传《活着为了讲述》却是个例外。它“千呼万唤始出来”,同时也几近完美。 我们之所以如此期待这本传记,很大程度上说是马尔克斯已经讲过太多好故事的缘故。他就像是荷马,一个天生的说故事的人,用细细密密的文字...
评分文/夏丽柠 《活着为了讲述》,是我读过的最棒的自传。传记写得像小说,神奇的拉美土地和身边亲朋的“魔幻”生活着实帮了马尔克斯大忙。本书成书于2002年,初稿结稿的那天正好赶上马尔克斯的母亲离世。纵然是巧合,也可视为魔幻,这便是马尔克斯的人生。 加夫列尔•加西亚...
评分最开始的那几十页,几乎每读过几页就被迫暂停一下,因为某段描写又把我给打动得热泪盈眶了。加博的怀旧,总能恰到好处地打动我;说到底,我觉得自己算是个多愁善感的人。读加博的回忆,就好像读他对自己的那些作品做的一个回顾,一个总结;总是突然蹦出来一个小说中某个细节的...
非常好看,想到了以前读《忧郁的热带》和《蛤蟆的油》时的感觉,充满欣喜,仿佛能听到情绪汩汩流动的声音。
评分原计划是要写三本的啊..于是这一本虽然很厚但只讲到了三十岁以前,但已经是比小说还要精彩的人生,魔幻现实主义里哪有什么魔幻,真得不能再真
评分马尔克斯辍学要当作家,他母亲带他去诊所,希望医生能说服他。结果医生说,大妹子啊,当作家好!我年轻的时候也想当作家但我父母非让我学医,结果你看呀,我医死了多少人! --哥伦比亚医患关系真融洽....
评分马尔克斯写了一部马尔克斯小说的自传,他热爱文学纯如真金白银恰好可以从中得到证明:如科比告别赛球场上吐出了黑曼巴的舌信,这本自传也是挚爱他小说家职业的马尔克斯的谢幕之作。所有马尔克斯的读者将在读完这本书的不久之后,重新回到马孔多,认出一枚枚在成书以前,很久以前就被布置好的史前巨蛋。
评分我给读过《霍乱时期的爱情》和《枯枝败叶》和《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之类的诸位,简单概括下本书吧:阿里萨=马尔克斯他爸,费尔米娜=马尔克斯他妈,乌尔比诺医生=等抚恤金的上校=马尔克斯的外公,阿里萨的许多艳遇和船上故事=马尔克斯和他爸的亲身经历。所以马尔克斯最早期和最后期作品都是在写自己的家传——就像大多数大师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