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園食單

隨園食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江蘇鳳凰文藝齣版社
作者:著 者:〔清〕袁枚
出品人:
頁數:392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1
價格:52.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9988290
叢書系列:中華雅文化經典
圖書標籤:
  • 美食
  • 生活
  • 烹飪飲食
  • 文化
  • 吃貨必讀
  • 經典
  • 袁枚
  • 烹飪技藝
  • 隨園食單
  • 美食
  • 飲食文化
  • 烹飪
  • 中國菜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全書分為須知單、戒單、海鮮單、江鮮單、特牲單、雜牲單、羽族單、水族有鱗單、水族無鱗單、雜素單、小菜單、點心單、飯粥單和菜酒單共十四單,外加一序。詳細記述瞭我國十八世紀中葉流行的三百多種南北菜肴、飯點和名茶美酒。舉凡菜點的選料、加工、切配、烹調及對菜點的色、香、味、形、器、序都做瞭精闢的論述。各個環節,皆順物之性,循物之理,自然為本,引之導之,調之劑之,閤於口味。

《隨園食單》是清代文人袁枚四十年美食實踐的産物,被海內外食學傢稱為中國曆史上的“食經”,其價值卻不僅是食學的,思想哲學和語言文學價值同樣是不可低估的。袁枚用文纔筆墨,將吃喝之俗事寫齣瞭彆樣的氣息,讓一蔬一飯的哲學打破時間的限製,觸動我們的味覺和記憶。

編輯推薦:

★讀什麼書可以提高生活格調?

中華雅文化經典——重塑生活格調的決定性珍本

★這是一套什麼書?

中華雅文化經典,遴選衣食住行、琴棋書畫等最能代錶古人雅緻生活的圖書十部,是古人生活品位和生命追求的“美”之顯現,是生活趣味和生活熱情背後的詩意與優雅的錶達。婉約深情,溫暖美麗。既能提高生活品位,又有實用價值。

★內容有什麼特色?

全彩四色裝幀+幾百幅經典插圖+名傢雜說+閑情趣味知識擴展

雅緻文化、實用操作、趣味知識 融匯一爐

★適閤哪些人閱讀?

文化藏書——作為重塑生活格調的決定性珍本,是中産階級提高文化格調理想首選;

案頭之書——作為古人審美趣味的極緻體現,是文化研究者的必備書;

普及讀物——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滄海明珠,是大中學生文化修養必讀書。

★《隨園食單》是研究傳統菜點、提高烹飪技藝的餐廚聖經。

★《隨園食單》數百幅經典插圖,全彩裝幀,打造迄今最精美版本。

★《隨園食單》完美重現中國古代珍饈美味及烹製法則,直觀解讀物性為上、適口為珍的飲食藝術。

★《隨園食單》堪稱中國古代餐飲文化的百科全書,詳述中華餐飲之製法及精髓,既可作提高廚藝之範本,亦可作品味生活之藉鑒。

著者簡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傢、文學評論傢。晚年自號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與紀曉嵐並稱“南袁北紀”,撰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隨園隨筆》等著作傳世。

袁枚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公開聲明飲食是堂皇正大學問的人,所著的《隨園食單》是中國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飲食名著,該書的飲食理論與烹製技法至今仍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圖書目錄

須知單
飲食之境界與做學問之道相同,皆要先學習瞭解再動手實踐。善烹之人在製作菜肴之前,就要知曉材料選用及搭配、作料調放、火候掌握、上菜順序等事宜,切忌盲目烹製傷及食材本味。故袁枚作此單並置於全書之首,突顯其重要。
先天須知 / 003 作料須知 / 005 洗刷須知 / 007
調劑須知 / 008 配搭須知 / 010 獨用須知 / 012
火候須知 / 014 色臭須知 / 015 遲速須知 / 017
變換須知 / 018 器具須知 / 020 上菜須知 / 022
時節須知 / 023 多寡須知 / 025 潔淨須知 / 026
用縴須知 / 028 選用須知 / 028 疑似須知 / 030
補救須知 / 031 本分須知 / 032
戒 單
一物有一物之味,若能除去食材弊端,便是參悟飲食之道。廚者烹飪菜品,不可浪費食材,不可違背食物本性,不可製作將就湊閤;食者品用菜肴,不可一味追求菜品的名聲,不可貪圖用餐豐盛奢華,不可囫圇吞棗而忽視食物本味。
戒外加油 / 037 戒同鍋熟 / 037 戒耳餐 / 038
戒目食 / 039 戒穿鑿/ 041 戒停頓 / 042
戒暴殄 / 044 戒縱酒 / 045 戒火鍋 / 047
戒強讓 / 048 戒走油/ 050 戒落套 / 051
戒混濁 / 053 戒苟且 / 054
海鮮單
海鮮本不在古代八珍之列,但時人喜歡,袁枚亦作海鮮單,收錄海參、魚翅、鰒魚、淡菜、海蝘等海鮮食物九種。江南文人雅士眾多,受到高雅飲食文化熏陶的江南廚師,其烹飪技藝自然也得到提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瞭海鮮類菜肴的發展。
燕窩 / 059 海參三法 / 061 魚翅二法 / 063
鰒魚 / 065 淡菜 / 067 海蝘 / 068
烏魚蛋 / 069 江瑤柱 / 070 蠣黃 / 071
江鮮單
江鮮乃江中齣産的魚蝦等水産品。六朝以來,由於士大夫階層和文人墨客的極力推崇,吃江鮮成為風尚。本單收錄最常見之江鮮——刀魚、鰣魚、鱘魚、黃魚、班魚、假蟹六種,對其製法作詳細論述。
刀魚二法 / 074 鰣魚 / 076 鱘魚 / 077
黃魚 / 078 班魚 / 080 假蟹 / 080
特牲單
豬肉在做菜時用得最廣,可稱得上各種食材之首,因此古人有用整頭豬作為禮物互相饋贈的禮節。本單食材選用豬頭、豬爪、豬筋、豬肚、豬肺、豬腰、豬裏肉等部位,羅列煮、煨、紅燒、乾蒸、碗裝等烹製方法。
豬頭二法 / 085 豬蹄四法 / 086 豬爪、豬筋 / 087
豬肚二法 / 089 豬肺二法 / 090 豬腰 / 091
豬裏肉 / 092 白片肉 / 093 紅煨肉三法 / 094
白煨肉 / 096 油灼肉 / 096 乾鍋蒸肉 / 097
蓋碗裝肉 / 097 磁壇裝肉 / 098 脫沙肉 / 098
曬乾肉 / 099 火腿煨肉 / 100 颱鮝煨肉 / 100
粉蒸肉 / 101 熏煨肉 / 103 芙蓉肉 / 103
荔枝肉 / 105 八寶肉 / 106 菜花頭煨肉 / 107
炒肉絲 / 107 炒肉片 / 108 八寶肉圓 / 108
空心肉圓 / 110 鍋燒肉 / 110 醬肉 / 111
糟肉 / 112 暴醃肉 / 112 尹文端公傢風肉 / 113
筍煨火肉 / 114 燒小豬 / 115 燒豬肉 / 116
排骨 / 117 羅蓑肉 / 118 端州三種肉 / 119
黃芽菜煨火腿 / 119 蜜火腿 / 120
雜牲單
雜牲為牛、羊、鹿三種肉類,並不是南方人傢中常備之物,但其烹飪方法卻不可不知:牛肉味道獨特,單獨烹製為宜,不可與其他食物搭配食用;羊肉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烹飪技法,其肉味道甘美酥脆;鹿肉做菜,其鮮嫩勝過獐肉,可燒可煨。
牛肉 / 125 牛舌 / 126 羊頭 / 127
羊羹 / 128 羊肚羹 / 129 燒羊肉 / 130
全羊 / 131 鹿肉 / 133 鹿筋二法 / 133
獐肉 / 134 果子狸 / 135 假牛乳 / 136
鹿尾 / 136
羽族單
羽族單包含禽類及鳥類食材的加工。雞肉在烹調中做法最多,許多菜都離不開它。本單寫及雞肉烹製方法二十六種,鴿子烹製方法兩種,鴨肉烹製方法九種,另有麻雀、鵪鶉、黃雀、鵝等羽族之烹製方法。
白片雞 / 141 雞鬆 / 142 雞粥 / 143
捶雞 / 145 醬雞 / 146 雞丁 / 146
雞圓 / 147 蘑菇煨雞 / 148 梨炒雞 / 149
假野雞捲 / 150 黃芽菜炒雞 / 150 栗子炒雞 / 151
灼八塊 / 152 珍珠團 / 153 黃芪蒸雞治瘵 / 153
鹵雞 / 154 蔣雞 / 155 唐雞 / 156
雞肝 / 156 雞血 / 156 雞絲 / 157
糟雞 / 157 雞腎 / 157 雞蛋 / 158
野雞五法 / 159 赤燉肉雞 / 160 鴿子 / 161
鴿蛋 / 161 野鴨 / 162 蒸鴨 / 162
鴨糊塗 / 163 鹵鴨 / 163 鴨脯 / 164
掛鹵鴨 / 165 乾蒸鴨 / 165 野鴨團 / 165
徐鴨 / 166 煨麻雀 / 167 煨鵪鶉、黃雀 / 169
雲林鵝 / 169 燒鵝 / 171
水族有鱗單
水族區分有鱗與無鱗,魚類大多屬有鱗類。魚肉味道鮮美,不論是食肉還是飲湯,都清鮮可口,引人食欲。本單收錄邊魚、鯽魚、季魚、土步魚、銀魚、黃姑魚等有鱗魚,且不同魚品所用蒸、炒、炸、糟、煎等烹飪技藝亦不相同。
邊魚 / 174 鯽魚 / 175 季魚 / 177
土步魚 / 179 魚鬆 / 179 魚圓 / 180
魚片 / 181 連魚豆腐 / 182 醋摟魚 / 182
銀魚 / 183 颱鮝 / 185 糟鮝 / 186
蝦子勒鮝 / 186 魚脯 / 187 傢常煎魚 / 188
黃姑魚 / 189
水族無鱗單
無鱗水族味道濃重,適宜獨用,不可過於擺布,失其天性。清洗潔淨之後,以特彆之法烹製,方可味盡其美。遵循其鮮度、肉質、形色,帶骨去骨選擇不同,或碎或捶或醉加工多樣,或炒或湯或煨烹法亦作區彆對待。
湯鰻 / 193 紅煨鰻 / 194 炸鰻 / 195
生炒甲魚 / 196 醬炒甲魚 / 196 帶骨甲魚 / 197
青鹽甲魚 / 198 全殼甲魚 / 198 湯煨甲魚 / 199
鱔絲羹 / 200 炒鱔 / 201 段鱔 / 202
蝦圓 / 203 蝦餅 / 204 醉蝦 / 205
炒蝦 / 205 蟹 / 206 蟹羹 / 208
炒蟹粉 / 209 剝殼蒸蟹 / 209 蛤蜊 / 211
蚶 / 212 車螯 / 213 程澤弓蟶乾 / 214
鮮蟶 / 215 水雞 / 215 熏蛋 / 216
茶葉蛋 / 217
雜素菜單
菜有葷菜、素菜之分,好比衣裳有錶裏不同。葷菜味濃下飯,素菜解膩醒脾。古之富貴人傢喜歡吃素菜勝過吃葷菜。本單翔實記錄豆腐之九種製法以及其他各類傢常素菜之三十六種製法。雜素菜類,應遵循食材特性,選用適宜之烹製方法。
蔣侍郎豆腐 / 221 楊中丞豆腐 / 222 張愷豆腐 / 223
慶元豆腐 / 223 芙蓉豆腐 / 224 王太守八寶豆腐 / 225
程立萬豆腐 / 226 凍豆腐 / 228 蝦油豆腐 / 230
蓬蒿菜 / 230 蕨菜 / 230 珍珠菜 / 231
葛仙米 / 232 羊肚菜 / 232 石發 / 233
素燒鵝 / 233 韭 / 234 芹 / 235
豆芽 / 236 茭白 / 238 青菜 / 238
颱菜 / 239 白菜 / 239 黃芽菜 / 239
瓢兒菜 / 240 菠菜 / 241 蘑菇 / 241
鬆蕈 / 242 炒雞腿蘑菇 / 244 麵筋二法 / 245
茄二法 / 246 莧羹 / 247 芋羹 / 248
芋煨白菜 / 249 豆腐皮 / 249 扁豆 / 250
瓠子、王瓜 / 251 鼕瓜 / 252 煨鮮菱 / 253
豇豆 / 254 煨三筍 / 255 問政筍絲 / 255
香珠豆 / 256 馬蘭 / 258 楊花菜 / 258
豬油煮蘿蔔 / 259
小菜單
中餐菜品中既有大菜也有小菜。小菜是用來輔助進食的,可減輕脾髒負擔,去除體內汙穢。小菜是佐餐之物,選料不必如大菜嚴格。小菜烹調方式靈活,既可涼拌,也可簡單焯水,佐料可繁可簡,有的放些醋或鹽即食。
筍脯 / 263 天目筍 / 263 玉蘭片 / 264
素火腿 / 264 宣城筍脯 / 265 人參筍 / 265
筍油 / 265 糟油 / 267 蝦油 / 267
喇虎醬 / 268 熏魚子 / 269 蝦子魚 / 270
醃鼕菜、黃芽菜 / 270 香乾菜 / 272 鼕芥 / 272
春芥 / 273 芥頭 / 273 芝麻菜 / 273
大頭菜 / 274 牛首腐乾 / 275 腐乾絲 / 275
風癟菜 / 276 糟菜 / 276 酸菜 / 277
颱菜心 / 278 蘿蔔 / 278 乳腐 / 279
醬炒三果 / 280 醬石花 / 281 石花糕 / 282
小鬆菌 / 282 吐蛈 / 283 海蟄 / 283
醬薑 / 285 新蠶豆 / 286 醬瓜 / 287
茭瓜脯 / 287 醬王瓜 / 288 醃蛋 / 289
混套 / 289
點心單
點心指正餐以外的小食,經過韆餘年的發展,點心品種越來越多,包、餃、糕、團、捲、餅、酥、條、凍等,不一而足。本單介紹各類點心共五十五條,有麵點、餅點、糕點、餃子、餛燉等多類,其中包括數種今已失傳的點心。
鰻麵 / 293 溫麵 / 293 鱔麵 / 294
裙帶麵 / 294 素麵 / 294 蓑衣餅 / 296
作酥餅法 / 297 蝦餅 / 298 薄餅 / 298
鬆餅 / 300 麵老鼠 / 301 顛不棱/ 302
肉餛飩 / 303 韭閤 / 305 糖餅 / 306
粉衣 / 306 燒餅 / 307 韆層饅頭 / 309
小饅頭、小餛飩 / 309 製饅頭法 / 309 麵茶 / 311
杏酪 / 312 竹葉粽 / 313 揚州洪府粽子 / 314
蘿蔔湯圓 / 316 水粉湯圓 / 316 脂油糕 / 318
雪花糕 / 319 麻團 / 319 軟香糕 / 320
百果糕 / 321 青糕、青團 / 321 栗糕 / 323
新栗、新菱 / 323 閤歡餅 / 324 金團 / 324
雞豆糕 / 325 雞豆粥 / 325 藕粉、百閤粉 / 326
熟藕 / 326 蓮子 / 328 芋粉團 / 329
芋 / 329 蕭美人點心 / 330 陶方伯十景點心 / 332
劉方伯月餅 / 333 花邊月餅 / 333 楊中丞西洋餅 / 334
白雲片 / 336 風枵 / 336 三層玉帶糕 / 338
運司糕 / 338 沙糕 / 339 雪蒸糕法 / 339
天然餅 / 340
飯粥單
粥飯是飲食的根本,其餘諸菜則為末梢。立好根本,其他就會應運而生。“一日粥,一日飯,一日餛飩一日麵”,深得中國人飲食精髓。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飯和粥,到瞭北方不過是饅頭和粥,稻或麥,皆是澱粉類。
飯 / 345粥 / 347
茶酒單
喝七碗茶能兩腋生清風,飲一杯酒能忘記塵世煩擾。中式茶道,尊崇清飲雅嘗,采茶雨前最佳,治茶須用好水,烹茶講究火候和用具。酒道藝術自古有之,酒以陳酒為上,酒以清、洌、鮮、甜、香為美,縱酒者多不會深知酒味。
茶 / 353 武夷茶 / 355 龍井茶 / 357
常州陽羨茶 / 359 洞庭君山茶 / 360 酒 / 362
金壇於酒 / 363 德州盧酒 / 364 四川郫筒酒 / 366
紹興酒 / 367 湖州南潯酒 / 368 常州蘭陵酒 / 369
溧陽烏飯酒 / 370 蘇州陳三白酒 / 372 金華酒 / 373
山西汾酒 / 37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每逢佳節倍思喫》 數著日子,中秋還遠,不過那撥聲浪響動,卻已經接二連三地潑將過來了。至於,中秋應該喫點啥?似乎想都不敢想。 華夏大地乃禮儀之邦,古人云:每逢佳節倍思親。其實,也毋庸諱言,每逢佳節倍思喫。闔家團圓之際,弄些個好喫的,是一份辛勞之餘的念想,言者...  

評分

《每逢佳節倍思喫》 數著日子,中秋還遠,不過那撥聲浪響動,卻已經接二連三地潑將過來了。至於,中秋應該喫點啥?似乎想都不敢想。 華夏大地乃禮儀之邦,古人云:每逢佳節倍思親。其實,也毋庸諱言,每逢佳節倍思喫。闔家團圓之際,弄些個好喫的,是一份辛勞之餘的念想,言者...  

評分

单看那些菜品出于名流显宦之私寓居多,而绝少叩之市肆者,就知道吃馆子什么的,是晚近形成的传统。两宋市肆盛称繁华,而梦华梦梁所载饮馔之类,较之今日,特小吃点心之属耳。可谓虽具规模,而未上档次。宋时光景,至清犹然。尝见瀛生曰,京师旧无酒肆饭庄,咸同以后乃少见之,...  

評分

一向倾心西方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读的很少。身为中文专业的学生,自觉惭愧。这半年为补习古文,也逼自己读了几本。渐至夏日,天长无聊,不愿耐着炎热读长篇,索性找了《随园食单》和《闲情偶寄》来闲读。 不知别人怎么读书,反正我是只捡有趣的看。比如读红楼梦和金瓶梅,...  

評分

单看那些菜品出于名流显宦之私寓居多,而绝少叩之市肆者,就知道吃馆子什么的,是晚近形成的传统。两宋市肆盛称繁华,而梦华梦梁所载饮馔之类,较之今日,特小吃点心之属耳。可谓虽具规模,而未上档次。宋时光景,至清犹然。尝见瀛生曰,京师旧无酒肆饭庄,咸同以后乃少见之,...  

用戶評價

评分

一本更古老的食譜,不過好在有翻譯。看看就好。

评分

起來煮瞭一鍋綠豆湯

评分

其實這個版本不是很好,部分多餘的注釋和配圖不必要,不過當個菜譜看原本就看個趣味,以及芙蓉肉真的不會做也找不到賣的餐廳,傳統江浙菜不好找。就袁枚的隨園食單應該有四星半,這個版本給三星。

评分

講真,這個版本不推薦,加瞭很多“名傢”的注釋和餐館菜單上的圖片。當然瞭,袁枚還是很棒棒。

评分

理論高屋建瓴,但是作者還是不屑於自己去製作美食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