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陆军以九一八事变为契机,打倒了一直推行国际和平协调外交、在国内也比较稳定的政党政治。它是怎样逐步走向侵华战争,然后对美开战,走向太平洋战争的?领导这个时期日本陆军的永田铁山、石原莞尔、武藤章、田中新一等人,持有什么样的政治军事构想?本书的焦点就在于此。
川田稔,日本历史学者、政治学者,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日本福祉大学教授、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
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一种强烈的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他们同样也不乏智慧与执行力,为了国家安全,他们不惜以身犯险,也要为自己民族的生存去博取机会。这样一群人,放在如今这样的环境下,应当会成为很多国人心中的偶像吧。而他们中的很多人也确实成了偶像,被...
评分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一种强烈的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他们同样也不乏智慧与执行力,为了国家安全,他们不惜以身犯险,也要为自己民族的生存去博取机会。这样一群人,放在如今这样的环境下,应当会成为很多国人心中的偶像吧。而他们中的很多人也确实成了偶像,被...
评分本书史料翔实,从永田铁山、石原莞尔、武藤章、田中新一四人的战争思想角度勾勒了日本陆军在九一八、对华战争以及太平洋战争决策前后的计划和构想,难能可贵的是本书站在了世界大战格局审视了日本对外扩张的计划,特别是苏联在战略上对日本侵华以及南进的考量……另外本书描绘...
评分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一种强烈的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他们同样也不乏智慧与执行力,为了国家安全,他们不惜以身犯险,也要为自己民族的生存去博取机会。这样一群人,放在如今这样的环境下,应当会成为很多国人心中的偶像吧。而他们中的很多人也确实成了偶像,被...
评分永田铁山在欧洲亲身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段抵近观察当然影响了这位年轻少佐。 军事方面 永田判断下一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首先,德国“带着巨大的仇恨”迎来和平。这种不断增强的内部张力必将在未来深刻影响欧洲局势;第二,不具有超国家权威的国际联盟并无可靠力量来维持...
日美开战前的决策过程尤其精彩,最有意义的一点是中坚陆军幕僚如何决策日本的国防政策以及永田观点形成的背景,战略意图的不同导致了派系分化与争斗,在国防战略的制定上蛮佩服永田的,政策简单明确,也有据可循,从专业的视角来讲,比其后任石原高明不少。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其中坚阶层不同的经历和知识背景以及对未来的判断对国家政策的影响极大,因此国家政策的即使在短时间内也会出现大的变化,永田和其后任石原就是例子,如果这样的政策制定决定于少数人手中,风险极大,本书对于我们观察一个国家国策的制定过程很有启发意义。幕僚团体(更准确的说是有一定权力和较大影响力的军队中层政务官群体,这个群体从其成长经历来看,很难说是单纯的幕僚或者参谋,其本身即是决策过程/程序的一部分)如何推动国家的政治军事向自身设定的方向演变
评分以永田-石原-武藤-田中为主线,日本在陆军主要政策制定者的左右之下一步深似一步地被拖拽入世界大战的泥潭,如果说永田对“世界大战”和“国家总体战”的预测和苏联为假想敌的基本战略规划还可以看做源自现实政治的准确观察,至武藤田中一系就已经不可挽回地堕入修昔底德陷阱,自己成了预言的推动者。叙述略琐碎反复,很难想象田中新一这种狂热的战争犯居然得了善终
评分昭和军人,其实从抗战开始日军从领导层就走下坡路了,已经完全不能和明治时代的那帮人比拟的
评分想推翻列强的华盛顿体系,重构东亚,由于对中的战略失误,让天平倒向苏联,功亏一篑。
评分非常清晰地给出了31年以来日本陆军的人事变化和决策脉络。永田心心念念要为将来的“举国抗战”做准备,他也确实早早嗅到了战争的味道,并且通过推动“满洲事件”为国家夺得一大块实地。然而这块土地并未成为日本的福地,反而成为二次大战的发端之一。一个出色的中层军官,各方面的判断和分析堪称缜密,本意是未雨绸缪,最后却将国家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也是历史的玩笑。强大而民主的政权不一定不侵略,强大而专制的政权好像找不到不侵略的例子。在逻辑上,对内的威权似乎必然会演变成对外的专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