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66年出现的工农兵写作现象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也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创作主体的工农兵作者,是解放后党和国家大力提倡、扶持的一个创作群体,他们上承左翼文学资源,同时也被认为是新中国文学新生力量成长的标志,在他们身上寄寓了社会主义文学的理想。《主体、想象与表达——1949—1966年工农兵写作的历史考察》涉及一个创作群体(工人作家群),一个写作个案(士兵作家高玉宝),一个运动(新民歌运动),一次批判(吴雁),试图通过对这些创作现象的描述和分析,还原历史现场,呈现业已消失的文化(文学)图景。
谢保杰,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师从钱理群)、北京师范大学(师从王富仁),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来想打三星,但是这个选题确实难能可贵。作者似乎偏爱从文艺报刊找资料,不知道是否可以多找些资料,关注一些更细部的东西。另外,作者倒是也有深挖之意,但是书中主要还是比较平实的叙述。
评分社会也是变化太快,主体也是,现象也是,表达亦然。可能已不会有千分之一的人知道他们是谁,过去写了些什么,现在又在作什么。一切只是一段历史的构成。
评分关于新文化的阐述读的很少
评分两星半,比较粗,没有什么比较细致的分析,不过主题还不错
评分从论文本身说粗糙地可以,提炼的三个关键词和章节联系几乎找不到。对象选择与论述也教人挠头。重点文本不做文本细读,运动中的大规模作品又缺少必要的模式提炼。看下来不免以论代史。加一星完全给这被人忽略了的题材——但还是给作者的硕导钱理群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