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想象与表达

主体、想象与表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谢保杰
出品人:
页数:264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0
价格:3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6298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学史
  • 文学
  • 中国文学史
  • 谢保杰
  • 十七年
  • 中国文学
  • 文化史
  • 共和国
  • 主体
  • 想象
  • 表达
  • 创作
  • 思维
  • 艺术
  • 语言
  • 认知
  • 表达力
  • 想象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949-1966年出现的工农兵写作现象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也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创作主体的工农兵作者,是解放后党和国家大力提倡、扶持的一个创作群体,他们上承左翼文学资源,同时也被认为是新中国文学新生力量成长的标志,在他们身上寄寓了社会主义文学的理想。《主体、想象与表达——1949—1966年工农兵写作的历史考察》涉及一个创作群体(工人作家群),一个写作个案(士兵作家高玉宝),一个运动(新民歌运动),一次批判(吴雁),试图通过对这些创作现象的描述和分析,还原历史现场,呈现业已消失的文化(文学)图景。

作者简介

谢保杰,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师从钱理群)、北京师范大学(师从王富仁),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

目录信息

序:业已消失的文化、文学图景 钱理群
绪 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内容
三 研究的方法
四 研究综述
第一章 相关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国民文学"的提出
第二节 "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
第三节 "文艺大众化"
第四节 "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第二章 新意识形态的确立与新主体的生成
第一节 "身份的政治"
第二节 "把砖头砌进墙里":建国后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第三节 "识字的政治"
第四节 新的创作主体的再造
第三章 1949-1966年工人写作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上海工人写作
第二节 天津工人写作
第三节 草明与鞍钢工人写作
第四节 "南胡北万"
第五节 《沙桂英》
第四章 《高玉宝》的写作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 《高玉宝》文本的生成
第二节 "理发员"荒草及其对《高玉宝》的修改
第三节 《高玉宝》与"文化大进军"
第四节 《高玉宝》:一个诉苦的文本
第五节 "周扒皮"及其地主形象
第六节 悠长的回声:"革命危机时代"的"新场面"
第五章 1958年的新民歌写作
第一节 1958年新民歌写作的历史描述
第二节 毛泽东与新民歌运动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代的"新诗经":《红旗歌谣》
第四节 "改了洋腔唱土调":群众写作浪潮下的专业诗人
第五节 "全民写作"的文化想象
第六章 工厂史、公社史、部队史写作
第一节 工厂史、公社史写作
第二节 部队史写作
第七章 《创作,需要才能》及其批判
第一节 "精神财富的质量问题"
第二节 《创作,需要才能》及其批判
第三节 与写作相关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文章从工人作家群,士兵高宝玉和新民歌运动为切入,对建国后文学创作群体和内容进行了探讨。从创作对象看,文艺创作的对象由精英化向普罗大众化转变,从创作内涵看,创作的文本和语境也由传统的“国难”“救亡”向阶级矛盾社会矛盾转变。从影响来看,产生了一批“工农兵”作家代表,作为当时的历史产物,丰富了文学创作,扩大了文学受众。本书最大的优势,在于罗列了事实,“看破不说破”。里面个中认识理解,基于个人不同的认知和立场。

评分

不太行,特别基础性的研究和概况,基本就是描述,没什么分析和阐释,基本也是那种“我在心情上理解你们,但‘文学’的态度应该是……”这种调调。。。不过倒是提供了很多材料,期待后续的研究

评分

作者在前言和后续中都强调了他是“述而不作”,只是将工农兵写作这一文学现象做出了历史考察。细读全书不乏精彩的表述,是一本可以挖细节作文章的好书。

评分

不太行,特别基础性的研究和概况,基本就是描述,没什么分析和阐释,基本也是那种“我在心情上理解你们,但‘文学’的态度应该是……”这种调调。。。不过倒是提供了很多材料,期待后续的研究

评分

关于新文化的阐述读的很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