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中文系

海上中文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言
出品人:
页数:208
译者:
出版时间:2013-5
价格:2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953570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陈子善
  • 章培恒
  • 文学史
  •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 文学
  • 复旦大学中文系
  • 中文系
  • 随笔
  • 中文学习
  • 海洋文化
  • 语言教育
  • 海上生活
  • 文化研究
  • 汉字教学
  • 地域特色
  • 汉语学习
  • 海上历史
  • 文化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海上中文系》是一组精选的随笔集,分为复旦篇和华师大篇,主要围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两大中文系而展开,多角度地展现了那个时期沪上两大中文系师生的多个面相,尤其是几位学术大家的流风余韵,进而呈现出当时中国高等院校以及教育界、学术界的侧影。

《海上中文系》汇集了章培恒、陈思和、李辉、陈子善、格非、毛尖等诸多名家的文字,尽管风格各异,有的平实,有的华丽,但都情深意浓,尽显复旦中文系、华师大中文系两大中文系的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透过先生之风,也可以感受到当时文学界、学术界的思想脉搏。

作者简介

周言,《知识人》丛书主编,《凤凰周刊》特约撰稿人,著有《王国维与民国政治》、《革命时代的知识人》等,编有《辛亥百年:回顾与反思》、《不确定的遗产:哈佛辛亥百年演讲录》等书。

康凌,上海人,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参与编辑《丘东平研究资料》,并译有《周作人:中国现代性的另类选择》,文章散见《读书》、《鲁迅研究月刊》、《热风学术》、《史料与阐释》、《东吴学术》等刊。

目录信息

复旦篇
我跟随蒋先生读书章培恒(3)
我心中的贾植芳先生(之一)陈思和(12)
“胡风分子”
——我心中的贾植芳先生(之二)陈思和(19)
我心中的贾植芳先生(之三)陈思和(29)
历史的门
——贾植芳先生散记李辉(38)
沧溟何辽阔,龙性岂易驯
——贾植芳先生琐记张新颖(44)
记忆的碎片
——怀念蒋孔阳先生郜元宝(54)
我的老师潘旭澜先生王彬彬(60)
四月骊歌
——送别章先生吴盛青(76)
从庸常到戏剧化
——谨以此文纪念恩师许道明先生徐珏(88)
骆玉明老师张新颖(95)
同学少年都不贱郜元宝(99)
从军训到毕业季孙洁(105)
华东师大篇
施蛰存先生侧记陈子善(115)
丽娃河上的文化幽灵张闳(122)
师大忆旧格非(151)
丽娃河吕约(163)
没有人看见草生长毛尖(169)
在文学回到人学立场的日子里李劼(17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真不错,收录的大多是当下文坛的著名学者和作家,如章培恒、陈子善、陈思和、格非、毛尖、李劼等等。文风虽然不同,但从不同的个人视角回想70—90年代中文系的青春岁月。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文字中透出的单纯而又令人温暖的师生情谊,孜孜不倦的求知冲动。

评分

这本书真不错,收录的大多是当下文坛的著名学者和作家,如章培恒、陈子善、陈思和、格非、毛尖、李劼等等。文风虽然不同,但从不同的个人视角回想70—90年代中文系的青春岁月。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文字中透出的单纯而又令人温暖的师生情谊,孜孜不倦的求知冲动。

评分

这本书真不错,收录的大多是当下文坛的著名学者和作家,如章培恒、陈子善、陈思和、格非、毛尖、李劼等等。文风虽然不同,但从不同的个人视角回想70—90年代中文系的青春岁月。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文字中透出的单纯而又令人温暖的师生情谊,孜孜不倦的求知冲动。

评分

这本书真不错,收录的大多是当下文坛的著名学者和作家,如章培恒、陈子善、陈思和、格非、毛尖、李劼等等。文风虽然不同,但从不同的个人视角回想70—90年代中文系的青春岁月。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文字中透出的单纯而又令人温暖的师生情谊,孜孜不倦的求知冲动。

评分

这本书真不错,收录的大多是当下文坛的著名学者和作家,如章培恒、陈子善、陈思和、格非、毛尖、李劼等等。文风虽然不同,但从不同的个人视角回想70—90年代中文系的青春岁月。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文字中透出的单纯而又令人温暖的师生情谊,孜孜不倦的求知冲动。

用户评价

评分

本周在上海游学,主要就是去复旦与华东师大听课,正巧邂逅到一本编选的回忆两所学校中文系师长与生活的集子,就带来看了。给我的感觉是:复旦的回忆文厚重,而华东师大更显轻盈;复旦更注重学术积淀与传承,华东师大则更具诗意与性情(当然,按李劼们的说法,如今已几乎荡然无存)。我不知道这些文字能否涵盖,或者说真实反映两所学校中文系各自的特质,单就这本书里体现的情况来看,我还是更对复旦有好感,这其实也透露了我对待文学的态度

评分

忽略。。。。。。。。。。。。。了

评分

为了????读了这本集子。 复旦深沉厚重,华师则活跃轻盈。只可惜张闳一篇已见到整个大学精神的黄昏。

评分

前几天钱谷融先生走了。

评分

终于读到了《丽娃河上的文化幽灵》,所写的80年代的华师大真是令人无限向往。如果做个对比,曾经中北和后门文化,大概对应着闵行半条油腻的小吃街和城乡结合部卖山寨货的mall;争着传阅谈论书籍,大概对应着偌大的图书馆里却没什么人看书……大概就是生不逢时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