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穆(1895-1990)
国学大师、一代通儒
字宾四,江苏无锡人。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任院长。1966年移居台北。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其专著丰富,达80多种,逾1700万言。
叶 龙
香港能仁书院前院长、能仁哲学研究所及中国文史研究所前教授及前所长。
新亚书院哲学教育系及新亚研究所毕业,曾师从钱穆多年。后获香港中文学
历史学系荣誉文学士、香港大学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
世界是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组成的结合体,当今时代物质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文明的不断创新,作为文明的承载体-文学,在当今时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文学创作几千年来生生不息 ,中国文学通过自身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中国学者以及世界学者对其的研...
评分本以为这样的书名再加上钱穆的名头,有得好啃了,没想不到一周阅读完毕。这倒不是因我文学功力渐长,实则拜该书为随意笔记所赐。首先这不是钱穆本人作品,系其得意门生之一叶龙根据钱穆在香港的中国文学课程笔记整理而得;其次钱先生因为是讲课而非进行学术性专著创作,故结构...
评分关于文学史 所谓文学史是讲文学的流变,文学是文化史中的一项,而非政治中的要目。文化史则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及风俗等各项。 关于文学起源 中国文学起源于诗歌,即韵文先于散文。照郑玄说诗应起源于唐尧虞舜之时。然那时期作品已无法考订。要讲文学只能从《诗经》讲起。 关于...
评分1.文学是一种灵感,其产生必自内心之要求。 2.如果我们努力去做学问,就会感到时光不够用,到此状态时,就进入了做大学问的大门。 3.一个人的本领与长处要自己去发现,但不要表现。 4.文学是“活”的。 ——· 核心内容 ·—— 一、中国文学的经历了哪些流变? 韵文方面来说,...
评分1.文学是一种灵感,其产生必自内心之要求。 2.如果我们努力去做学问,就会感到时光不够用,到此状态时,就进入了做大学问的大门。 3.一个人的本领与长处要自己去发现,但不要表现。 4.文学是“活”的。 ——· 核心内容 ·—— 一、中国文学的经历了哪些流变? 韵文方面来说,...
把叶龙记录的钱穆讲《中国文学史》看完,重拾读书乐趣。在深夜,听大家娓娓道来,引人进入很少进的境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深夜读来,觉得,越是俗务缠身,越要读大家之绝世作品,使胸中尘埃为之一廓,不觉格局扩大一些。虽然白天依然是一个普通人,但自己似乎知道,自己曾在昨天走进一个奇妙的世界。去过,见过一种大美,对这个世界似乎更宽容了些,人生,好似也跟着美好了一些。钱穆先生也曾因这次讲课写过一些文章,说到,当时听课的许多人,逃难在香港,白天甚至在工地上搬砖,朝不保夕,流离失所,但依然来听课,我们要给他们人生的希望,给他们传统文化的浸润,使他们不至于没有寄托,没有理想。比起那时的学生,我们的境况要好多了。但在苦难中,燃起希望,则是一样而相通的。
评分中国自古无纯文学,起源均是实用的,史以记事,文以载言,均有个人或政治的诉求,是严肃的,即使诗经的风,也非民谣,而是贵族子弟带有比兴之外的隐喻。所以中国人会有文章千古事的传统。也就有了持续千年的文人政治与科举制度。
评分中国自古无纯文学,起源均是实用的,史以记事,文以载言,均有个人或政治的诉求,是严肃的,即使诗经的风,也非民谣,而是贵族子弟带有比兴之外的隐喻。所以中国人会有文章千古事的传统。也就有了持续千年的文人政治与科举制度。
评分不如国史通论
评分史家讲史,说话透彻简洁,但有的地方还不完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