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898百年忧患》试图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描述出百年中国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898百年忧患》从缘起到实现,历经了七年多的时间。它的出版,将为百年中国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参照。
0354.并非文学生长的季节——读谢冕《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898百年忧患》 1898年是痛苦的年代。痛苦的年代里只有事件而没有文学。这是“百年中国文学”的第一本,主题是“忧患”二字。这是一个悲哀而痛苦的年代。一切应当腐烂的都腐烂到极限,仿佛是悬挂在树梢的那些熟透的果子...
评分0354.并非文学生长的季节——读谢冕《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898百年忧患》 1898年是痛苦的年代。痛苦的年代里只有事件而没有文学。这是“百年中国文学”的第一本,主题是“忧患”二字。这是一个悲哀而痛苦的年代。一切应当腐烂的都腐烂到极限,仿佛是悬挂在树梢的那些熟透的果子...
评分0354.并非文学生长的季节——读谢冕《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898百年忧患》 1898年是痛苦的年代。痛苦的年代里只有事件而没有文学。这是“百年中国文学”的第一本,主题是“忧患”二字。这是一个悲哀而痛苦的年代。一切应当腐烂的都腐烂到极限,仿佛是悬挂在树梢的那些熟透的果子...
评分0354.并非文学生长的季节——读谢冕《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898百年忧患》 1898年是痛苦的年代。痛苦的年代里只有事件而没有文学。这是“百年中国文学”的第一本,主题是“忧患”二字。这是一个悲哀而痛苦的年代。一切应当腐烂的都腐烂到极限,仿佛是悬挂在树梢的那些熟透的果子...
评分0354.并非文学生长的季节——读谢冕《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898百年忧患》 1898年是痛苦的年代。痛苦的年代里只有事件而没有文学。这是“百年中国文学”的第一本,主题是“忧患”二字。这是一个悲哀而痛苦的年代。一切应当腐烂的都腐烂到极限,仿佛是悬挂在树梢的那些熟透的果子...
文笔优美的学术书
评分文学的使命是教化,文学家不要回避教化。文学的这一意义与教育的意义是一致的。或许文学的命运变化与教育也是相似的。
评分看完了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的第一卷《1898百年忧患》 合上书的时候很是压抑,也解答了我心里的问题:文学到底是为了什么? 综观1898,忧患时代,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刘鄂、严复、林纾、苏曼殊、蔡元培、胡适…… 他们呼风唤雨,以手写口,在久远的世纪之交就为我们预见指明了方向。 我一直认为文学应该为了艺术而艺术,可是当国家受着民族危机和传统积弊的重压时文学到底何去何从。纯文学是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每个时代的各个方面都是相互渗透着的。不可能割断其中的联系。文学亦如是,当面临国家危难,文学就会立刻被利用被当做工具。然而,太平时代的文学也和社会的种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不到也不能说它没有。也许就像谢冕先生所说,有着预见性和包容性,对当今或者未来的社会有所增益。
评分文学的使命是教化,文学家不要回避教化。文学的这一意义与教育的意义是一致的。或许文学的命运变化与教育也是相似的。
评分1898并非文学生长的季节,只有事件,没有文学。略读,我觉得,书也许可以写的薄一点,政局,变法,黄遵宪,刘鹗,清议报,北大,展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