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书架》是台湾的几位“重度书痴”搞出来的。内地版甫一问世,就被书友批评,说是封面设计太难看,够不上爱书人的要求。实际上,我觉得,书中的采访的部分也不能令人满意,因为记者显然对书籍知之不深,问题都问不到点子上,介绍语中常有外行话,让人恨不得走上前拨开他们,直接向藏书家发问。
不过,《逛书架》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呈现了十几位台湾爱书者的书房全景,让书迷得到“窥探隐私”的快感。其中杨泽、陈苍多、陈建铭、张大春等人,是在藏书界久享大名的人物,“登堂入室”,直接看到他们的收藏,应该是许多书迷做梦都不曾想到的美事。不知别人是怎样,反正我是把杨泽书架上能看得清楚的每一本书的书脊都浏览了一遍,那上千本看下来也着实让我费了很多工夫。此种乐趣有时不足为外人道,识者自知,不识者强聒亦无用。
今天买的这本书。 很轻松的笔触,纯从兴趣出发。 所以读来轻松,兴趣盎然。 那些图片起了大作用,很好的参考。
评分【时间】 一小时 【概要】 爱书人的书架 【感想】 书藏多了 真TM壮观 ebook看着挺清楚的 就是上网本屏幕太小 感觉差了点 10.01.25晚写于外公家
评分纯然只是为了看看张大春的书房而看的这本书,却发现了更多有意思的藏书人的习性。这个也算是额外的收获吧。 和书的相处应该秉持神农尝百草的态度,不断延续阅读旅途上的新鲜尝试。杂食是有好处的~! 然而爱书之人,也要善于放书,不能买书成痴,拜书为教。该放在图书馆...
评分不喜欢让他人看到自己的书架,觉得看到了书架就看到了内心,却又在看到这本书后亟不可待的买下,是为了满足偷窥的欲望吧。看到这么多私人书架后买书的欲望更强烈了,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拥有这样的书架,不,是私人图书馆。
评分讨厌在网上做读书笔记,不过确实快得多;不能用双色笔区分什么是摘抄什么是抄者按~——越来越懒了~退化了~ 不想成为电子人。 书架主人之一 阅读的密度 书满为患—— 一直很喜欢翻新修辞格的运用~ 遇到一本书,便是露水姻缘。——“遇到了也好...
纸张挺好,设计精巧
评分看到书中整面墙整面墙的书,真是即惶恐又兴奋,哈哈,有生之年肯定看不完可还是完全控制不住买买买!
评分也就两篇好,第一篇写杨泽的,“读书是为了了解人生,但人生比读书大很多。年轻的时候以为没有书就无法了解人生,后来才发现,如果不认识人生,你其实看不懂书。”这句话好。庄裕安《镂空的书房》也好,尤其“世说新语里的郝隆,才是一等一的读书人。七月七艳阳天,他袒露着大肚皮在院子里,人家问他干嘛呀,我在晒书。如果我也能将十二根肋骨的十一个肋间,辟为一层层书橱,那就没有读书人的感伤了。“其他篇目都是垃圾。
评分阿帕比体验平台 http://book.douban.com/review/2956018/
评分书架是一个人的精神城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