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魔(上下册)

群魔(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出品人:
页数:774
译者:南江
出版时间:2015-8
价格:8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020106400
丛书系列:中俄文学作品互译出版项目·俄罗斯文库
图书标签:
  • 陀思妥耶夫斯基
  • 外国文学
  • 俄国文学
  • 小说
  • 苏俄文学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文学
  • 俄罗斯文学
  • 群魔
  • 小说
  • 文学
  • 经典
  • 科幻
  • 哲学
  • 社会
  • 人性
  • 黑暗
  • 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群魔》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最阴郁的一部小说,由于影射了当时进步的革命阵营,也被认为是他最反动的作品。小说取材于俄国史上一桩真实的杀人案,塑造了一群失去人类道德水准的恶魔形象。主人公斯塔罗夫金出身贵族,但性格冷酷,生活荒淫无度,无恶不作,常以折磨人为乐。他始终想摆脱这种病态的精神空虚,甚至曾向长老忏悔,但终无结果,最后自缢身亡。韦尔霍夫斯基是另一个魔鬼形象,他借革命发迹,是一个典型的厚颜无耻的阴谋家、政治骗子。这一形象鲜活地体现了俄国政客善于钻营的特点。

作者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ieevsky, 1821-1881)是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即如有人所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182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的一个医生家庭。他的童年是在父亲的庄园里度过的,因而接触到了农奴的实际生活。1834年他进入莫斯科契尔马克寄宿中学,毕业后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在该校工程部制图局工作。一年后,他自动离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846年,他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穷人》。小说一出版,即轰动文坛,受到读者的普遍赞扬。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称之为“社会小说的第一次尝试”。之后,他又先后写出了《双重人格》、《女房东》、《白昼》和《脆弱的心》等几个中篇小说。

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丘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

流放回来后,陀思妥耶夫斯基继续拿起笔进行创作。经过了长期身体和心灵折磨,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生活的反思更为深刻,思想也更为深邃。从1861年起,他先后发表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死屋手记》、《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重要作品。

其中,1866年发表的《罪与罚》,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而1880年发表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或译《卡拉马助夫兄弟们》),更是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被称为人类有文明历史以来最为伟大的小说。有作家点评:“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执著于研讨人与上帝的关系,经常摆荡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穿梭于神性与魔性的两极,直到他年届六十,终于写下《卡拉马助夫兄弟们》,在人类精神领域中,竖立了一座高峰。”

陀思妥耶夫斯基并非开创心理叙事的鼻祖,但他绝对是发展心理和意识描写的一代宗师,其于身后影响巨大,西方的众多作家都将其奉为圭臬,以至于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可或多或少地发现陀氏的影子。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心理描写的专家,醉心于病态的心理描写,不仅写行为的结果,而且着重描述行为发生的心理活动过程,特别是那些自觉不自觉的反常行为、近乎昏迷与疯狂的反常状态。而人物的思想行为反常,恰恰又是他作品的特点。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他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来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归档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阙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恶矛盾性格组合、深层心理活动描写都对后世作家产生深刻影响。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影响,远远走出俄国以外。现实主义派的作家从他的创作中可以吸收到有益的营养,现代派作家则把他的作品奉为经典,而称他本人为他们的先驱和导师。

目录信息

目次
第一部
第一章代序:深受尊敬的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韦尔霍文
斯基生平的若干琐事
第二章亨利亲王。提亲
第三章别人的罪孽
第四章一个跛女人
第五章一条绝顶聪明的毒蛇

第二部
第一章夜
第二章夜(续)
第三章决斗
第四章人人都在期待
第五章节日之前
第六章彼得·斯捷潘诺维奇忙碌不堪
第七章在我们的人那儿
第八章伊凡王子
第九章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被抄家
第十章海盗。不祥的早晨

第三部
第一章节日。第一部分
第二章节日的结束
第三章一桩风流韵事的结局
第四章最后的决定
第五章一个女旅客
第六章忙碌不堪的一夜
第七章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的最后一次出游
第八章结局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总结分析《卡拉马左夫兄弟》与《群魔》   关于小说是注重思想还是技巧,唯一一个不用感到为难的大概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他一开盘就摸到了双天至尊的绝章。几乎很少见到能够如他将小说的思想与手法结合而创造出小说结构的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身上具有着几种不同...  

评分

几天来,我一直在反复的阅读这本书。 当我很年轻的时候,也和此间的朋友一样,读后也只能是叹服作者那莎士比亚戏剧般的艺术魔力,而只能说一句,请世界原谅我的幼稚。 不错,年轻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是为赋新辞强说愁。 所以个人认为,阅读经典还是要晚一些,这样才可以在有了一...  

评分

再次阅读这本是书的原因,恰是一个看似荒唐的起因。 最近闹的很凶的历史老师事件。 为了不被删除我就用两句名人名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过去是好的,未来是好的,当下的最坏。 动乱来源于社会各阶层的不满。 为什么我要重读此书,首先在陀斯妥耶夫斯基那里,可以得到一切问...  

评分

读《群魔》,心里有点混乱麻木,一方面,在阅读上卷的时候,甚至觉得颇为无聊,觉得情节和表演夸张,像舞台剧而不具有某些非现代小说的真实尺度(最显眼的例子是沙托夫那离婚了三年的妻子玛利亚找上门来分娩,生一个别人的孩子,而沙托夫高兴得不得了)。尤其是读到斯塔夫罗金...  

评分

把《群魔》搬上戏剧舞台,使我们重新面对不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是全世界文学的最神秘的形象。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对尼古拉·弗谢沃洛多维奇·斯塔夫罗金的态度也令人惊讶。他浪漫地爱着自己的主人公,被他俘获和吸引。他从来也没有这样迷恋过一个人,这样浪漫地描写一个人。尼...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次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就是这本受过争议的《群魔》,大概应该先看看别的。因为有点云里雾里。大概意思是明白的但是不懂为什么要如此安排。故事的叙述很像舞台戏剧,让我很多次恍惚,真的会如此吗?又为什么要这样呢。

评分

"这么多的鬼啊!它们被赶往哪里?/又为何唱得这般悲戚?/它们在埋葬家神,/还是在聘出妖女?" 这个才是地道的"撒旦探戈"! 甚至不止,更加宏大壮阔,我觉得可以拿歌剧来比拟,每个人物的野心和激情都拥有自己的高歌时刻,更不用说那独特的叙述视角,既像私人的,也像群众的,既上帝,又限制。(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里的歌词: 起先是飞短流长,像微风掠过大地,然后是诽谤声起,直搅得满城风雨。) 我特别感慨的是老陀集中展示的是人物的腐化,黑暗和颓废,而他们更有热情,更有希望,在追寻在成长在游历的过程都只能从叙述的碎片中去拼接。全书最后的一幕会不会让人想到塞林格的《逮香蕉鱼的好日子》!?

评分

这是陀氏的书里读得最艰难的一本,因为实在对各种主义处于近乎蒙昧的状态。然而书中精彩的心理描写简直让人叫绝,省长情绪激动时头脑中混乱的想法,沙托夫的爱情等等那几章写得太棒了。

评分

第三人称旁观上帝视角。介入叙事,介入人物心理。但你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我也就认了。

评分

第三人称旁观上帝视角。介入叙事,介入人物心理。但你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我也就认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