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辽逸(1915~2001)原名刘长菘,安徽濉溪人。民进成员。1939年毕业于西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商学系。曾任翻译,中学教师,1949年后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翻译,译审。民进中央委员。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译著有长篇小说《远离莫斯科的地方》([苏联]阿札耶夫著,与谢素台合译)、《杜布罗夫斯基》、《战争与和平》、《歌萨克》、《哈吉穆拉特》(均为列夫·托尔斯泰著),剧本《前线》([苏联]柯涅楚克著),中篇报告文学《绞索套着脖子时的报告》([捷克]伏契克著),《狡猾的寡妇》([意大利]歌尔多尼著),儿童中篇小说《太阳的宝库》等。
《哈泽穆拉特》是托尔斯泰晚年写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写作时间为1896-1904年。为写此作,托翁曾广泛研读有关高加索战争的历史文献,历经九年,十易其稿,足见作者所耗费的心血与郑重态度。1912年,托翁去世两年后,小说才作为遗作发表,遭到俄国书报检查机关的大量删改。 作为一...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哈吉穆拉特》是托尔斯泰晚年写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写作时间为1896—1904年。为写此作,托翁曾广泛研读有关高加索战争的历史文献,历经九年,十易其稿,足见作者所耗费的心血与郑重态度。1912年,托翁去世两年后,小说才作为遗作发表,遭到俄国书报检查机关的大量删改。 ...
刘辽逸译本,明显优于草婴。对我们平时称之为人的生物,没有人比托尔斯泰的理解更深。
评分强大的叙事能力,叙事节奏和空间感火候恰到好处(可能与托尔斯泰前后几十年的修改有关)。在讲述中,不完全直写主人公,而是旁敲侧击,通过将军、沙皇、边境战、穆拉特家人等场面描写,展现出俄罗斯与山民战争时局(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也刻画出一个受时代左右的悲剧异族英雄。虽然篇幅不算长,但托尔斯泰“顾左右言他”,在宏观描述中塑造多种多样人物形象的习惯依然突出,虚荣者(将军、沙皇)、贪婪者、赌徒、教主(米沙里)、普通劳动者、各种性格的士兵军官,都能够在短短的描述中将其最鲜明的特色用比较合适的情节安排和细节描写表现出来。
评分有點馬爾克斯的味道了,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
评分自然,朴实,场景,动作。分人头共同推进
评分从来没有英雄,只有人。活生生的面对困境努力挣扎而失败的人,然而他死前最后一次站立起身的样子,就像那被车轮倾轧却依然挺立的牛蒡花一样令人难以忘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