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度:一個孤獨的天纔解決所處時代最大難題的真實故事
“經度問題”是18世紀最棘手的科學難題。在將近兩個世紀的時間裏,科學傢們費盡心機,想找到一種解決方案。當時,整個歐洲的科學界─ 一從伽利略到牛頓─一都試圖通過繪製天體圖,從天空中找到解決方案。
而鍾錶匠約翰·哈裏森卻獨樹一幟,大膽地提齣瞭用機械方法(即使用一種能在海上提供精確時間的鍾錶)來解決該問題。他四十年如一日地潛心製作瞭後來被稱作“精密時計”的完美計時器。
這是一段關於科學探索的傳奇曆史。整個故事中,隨處可見英雄壯舉與陰謀並存,智慧靈光與荒謬同在,是一部引人入勝的簡明天文史、航海史和鍾錶製作史。
美國久負盛名的暢銷書作傢和科普作傢達娃·索貝爾,其成名代錶作品《經度》(Longitude),一度風靡全球,榮獲“美國圖書館協會1996年度好書”、“英國年度齣版大奬”等多項殊榮。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為本書撰寫瞭新序言。
達娃·索貝爾(Dava Sobel)曾擔任《紐約時報》科學專欄的記者,並為《奧杜邦》、《發現》、《生活》、《紐約客》以及《哈佛雜誌》等期刊撰稿。除《經度》之外,她還齣版瞭《伽利略的女兒》和《行星》等暢銷科普著作。她與威廉·安德魯斯閤薯瞭《經度圖解》,並擔任瞭《緻父親的信》一書的編輯。索貝爾目前定居在紐約的東漢普頓。
非常好的故事,西方科学成就的每一小组成部分都是很多科学家和冒险家数十年心血的结晶,无数的小部分组成了西法现代科技,帮助西方征服了非洲和亚洲。 哈里森解决经度问题成功有几个原因: 1、英国政府的激励机制;最初的2万英镑大奖吸引了哈里森制作了H1,经管局发放500英镑...
評分 評分印象里几年前海南出版社还是南海出版社,曾经出过一版,但我读的是这个版本,很受用。从来没想过经度这个地球之网,曾经如此难以攻破。在古代,大清以前的古代,似乎我们样样都占了先机,难道郑和下西洋或者南洋的时候不是靠经度确定位置?这件事反正越想越晕,就连伟大的伽利...
最近剛好在教經緯度,翻齣這本買瞭很久卻沒興趣看的書,發現意外好看!第一次知道原來經度的確定靠的不是天文學傢,而是製造鍾錶的工匠們!十分佩服哈裏森等鍾錶匠為科學所做齣的貢獻。科學的進步不僅靠科學傢,也需要其他行業的能人匠士~
评分講述瞭經度的測量曆史,記敘的很清楚,但是我不感興趣。
评分一輩子隻做一件事,這一件事就足以成為曆史。
评分得到APP每天聽本書分享:測量經度的重要性和難度:為瞭海上貿易和開拓殖民地,英國意識到瞭海上定位的必要性。確定緯度非常簡單,但準確測量經度很難,英國政府甚至懸賞巨額奬金,希望更多的科學傢來加入測量經度的隊伍。當時測量經度的主要方法有“鍾錶法”和“月距法”。因為當時的技術限製,人們做不齣精確的鍾錶,所以科學傢們普遍更看好月距法。但鍾錶匠哈裏森,用鍾錶法完成瞭這個挑戰。工匠哈裏森的成功秘訣主要為四點:對基礎科學原理的把握,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同行的支持與幫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航海鍾齣現後經度問題被解決,但其價格高昂,人們依舊更願意用“月距法”來測量經度。英國政府讓科學傢們分享來自國傢發展的利益,激勵科學傢和工匠們的創新,通過由國傢收購一項技術,讓這項技術進入共有領域,降低使用成本。
评分感動得熱淚盈眶,每次讀到哈裏森改進鍾錶時,腦海裏總是浮現齣他在無數漫漫長夜孜孜不倦地研究這件鍾錶,雖然已研究成功,但他還在不停地改進不停地改進不停不停地改進,就算奬金巨額豐厚又怎樣?他已風燭殘年無福消受瞭。內心不由得敬佩他的工匠精神,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個偉大國傢的崛起,背後不知有多少匠人的奉獻,這些匠人的付齣,不是物質奬勵可以衡量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