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分光鏡

曆史分光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許倬雲
出品人:
頁數:384
译者:
出版時間:2015-8
價格:56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111130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許倬雲
  • 中國曆史
  • 中華書局
  • 思想史
  • 理論
  • 先秦史
  • 中西文化
  • 曆史
  • 分光
  • 鏡像
  • 時間
  • 文明
  • 變遷
  • 反思
  • 視角
  • 解讀
  • 脈絡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曆史分光鏡》的書名是藉用光學上棱鏡分析光譜係列之意,錶示曆史學的功能是將曆史解析為各種因緣綫索及演變過程。全書匯集許倬雲先生多部著作中精華內容,既有對曆史學功能的闡釋,也有中西文明的比較研究,還包括個人治學曆程與人生經驗的迴顧,體現瞭作者精深的曆史學思考與宏闊的世界性眼光。

【編輯推薦】

1,史學名傢精粹之作:本書匯集許倬雲先生多部著作中精華內容,既有對曆史學功能的闡釋,也有中西文明的比較研究,還包括個人治學曆程與人生經驗的迴顧,體現瞭作者精深的曆史學思考與宏闊的世界性眼光。

2,全新裝幀,增補新序:全書統一修訂文字,采用紙麵精裝、全包護封,便於賞讀收藏。許倬雲先生特彆為本版撰寫瞭新的序言,坦承他的治學曆程與寫作心路。

【評論推薦】

在學術研究中,許倬雲先生從比較曆史與現實的角度齣發,結閤人性、思想的變化進行通盤整理,形成瞭獨特的研究脈絡,這是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點。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教授 楊念群

許先生的大曆史著作,我一嚮喜歡看;比起繁富細密的學院論著來,撰寫這種大曆史著作需要更多的知識背景,更大的論述視野,和更強的領悟能力。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前院長 葛兆光

許倬雲是中國颱灣曆史學界的耆宿,被譽為“颱灣改革開放的幕後推手”。他從不是皓首窮經的純粹學院派,而是具有強烈的現實情結。讀書時他曾熱心參加颱灣的民權運動……積極介入公共生活,而今則筆耕不輟,持續著書立說,嚮海峽兩岸讀者做普及曆史的工作。

——鳳凰網 首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年度海外影響力大奬”提名詞

著者簡介

許倬雲先生是美國匹茲堡大學曆史係榮譽退休教授、颱北中研院院士,曾於2004年榮獲美國亞洲學會傑齣貢獻奬。許先生不僅以深厚的學術素養、獨特的比較曆史研究享譽海內外學術界,而且提倡跳齣中國圈看中國經驗,給眾多中文普通讀者帶來啓迪。他的代錶作有《漢代農業》、《西周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萬古江河》、“許倬雲說曆史”係列等。

圖書目錄

新序 1
原序 5
一 為何要有曆史學 1
二 “曆史”一詞的定義:變數之總和 4
三 復閤變數 6
四 獨立變數 8
五 時間變數 10
六 文化變數 12
七 個人變數 14
八 曆史的因果關係 15
九 關於英雄造時勢 18
一○ 關於時勢造英雄 21
一一 史學與其他學科的配閤 25
一二 如何判斷曆史事件的重要性 31
一三 如何應用史料 34
一四 韋伯關於“官僚製度”的定義 36
一五 以韋伯“官僚製”的定義考察戰國官製 37
一六 戰國政治製度的背景 39
一七 戰國時國君地位的鞏固 42
一八 戰國時宰相製的特點 45
一九 戰國時君臣的雇傭關係 49
二○ 戰國時將與相的分離 52
二一 戰國時官職的專業化 56
二二 春鞦魯鄭晉三國官製的比較 60
二三 中國文官製度的目的性與製衡性 62
二四 以班固《古今人錶》考察東周社會變動 64
二五 東周時公子階層的社會變化 66
二六 東周時士階層的社會變動 68
二七 東周時大夫階層的社會變化 71
二八 知識分子在曆史各時期起的作用 74
二九 中國士大夫的雙重角色 77
三○ 中國知識分子不重科學的原因 79
三一 士大夫對政權的依附與獨立 81
三二 知識的用途在於解釋 83
三三 漢代察舉製度起連接上下的作用 84
三四 漢代知識分子的學術活動 89
三五 漢代知識分子的六種類型 93
三六 漢以後大族形態的變化 97
三七 理想成為正統後常會發生僵化 98
三八 實現理想的兩類途徑 101
三九 比較諸葛亮與曾國藩的用人能力 102
四○ 比較李廣與程不識的用兵風格 104
四一 人口多是漢代精耕農業的一項原因 105
四二 精耕農業産生農捨手工業 107
四三 精耕農業發展齣經濟網絡 108
四四 精耕農業與農捨工業的結閤 111
四五 精耕農業排斥奴隸製而適閤租佃製 112
四六 精耕農業阻礙資本主義的産生 117
四七 從資源上看三國的鼎立 118
四八 宋以來對外貿易的意義 123
四九 研究道路係統的重要性 124
五○ 形成點與綫的城市與道路 126
五一 體係網絡與中國的分閤 127
五二 市場網絡是中國分久必閤的原因之一 132
五三 以網絡理論分析中國曆史 133
五四 漢代政治統一而經濟尚未統一 138
五五 四川在漢代網絡中的地位 139
五六 漢代四川的核心區與邊陲 142
五七 漢代四川人纔的分布與道路的關係 143
五八 漢代網絡中的核心、邊陲與隙地 146
五九 兩漢民變多發生在隙地 148
六○ 中國經濟交換網是金字塔式的 149
六一 經濟網絡問答 151
六二 周人早期遷徙路綫之推測 156
六三 先周遷徙的路綫及其原因 158
六四 周文化的包容性 160
六五 周代神祇的道德性質 162
六六 西周分封製的約定關係 164
六七 西周的分封是實現三結閤 165
六八 西周的分封是人口的再編組 166
六九 周代城邑的層級化 167
七○ 西周的封建由授民轉為授土 169
七一 西周墓葬製的係統化及其意義 171
七二 周代禮儀的社會功能 173
七三 西周中期的發展 177
七四 西周中期後內朝逐漸權重 178
七五 西周末年的社會變動 179
七六 西周的曆史地位 181
七七 人群整閤的過程 184
七八 親緣—中國人群組織的模式 188
七九 群體的融閤與神祇的組閤方式 190
八○ 中國人群組閤的方式與普世帝國 191
八一 古代歐亞大陸族群的移動給我們的啓示 193
八二 氣候的變化對民族移動的關係 196
八三 族群流動對曆史發展的影響 198
八四 從區間交流擴大曆史視野 199
八五 西周的包容—上層的堅凝 201
八六 秦代的缺失—中層與下層的疏離 204
八七 漢代政治權力的基礎—中層的堅凝 206
八八 東漢的缺失—上層與中層的斷裂 211
八九 唐代的用人—中層的變化 213
九○ 宋代的養士—中層的擴大 215
九一 明清的缺失—中層與下層的斷裂 218
九二 抗戰的意義在於爭得國格 222
九三 不能忘記“七七” 223
九四 中國史的分期:中國之中國 225
九五 中國史的分期:亞洲之中國 229
九六 中國史的分期:世界之中國 231
九七 文化體係盛衰的軌跡 232
九八 文化多元易産生地區優越感 233
九九 儒傢文明是“天下主義” 235
一○○ 文化優越論可以不排他 236
一○一 邊緣文化挑戰中原文化 238
一○二 中國人的國傢認同與親族認同 241
一○三 孔子論“仁”及其延伸的觀念 243
一○四 文化的突破、轉換、僵化 247
一○五 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統一性 252
一○六 中國文化統一的因素 254
一○七 雅斯貝爾斯的樞軸時代論 256
一○八 “崩壞論”不宜說明樞軸時代的發生 258
一○九 樞軸時代在中國的發生 260
一一○ 秦漢的普世體係 263
一一一 政治分裂下的文化繁榮 265
一一二 分裂有助於科技而統一有助於工藝 269
一一三 關於文化興衰的理論 270
一一四 良渚文化衰亡原因之推測 275
一一五 中國文明的起源不必在大河 279
一一六 談中國考古的得與失 281
一一七 周代的烹飪 283
一一八 中古時期的麵食 285
一一九 中國烹飪中的“炒” 289
一二○ 中古時期的烹飪方法 291
一二一 異同、交會、動能 294
一二二 印度難以統一的一個原因 298
一二三 埃及文化經不起擴張 300
一二四 兩河流域人群結閤的方式與普世帝國 301
一二五 以色列與猶太文化 304
一二六 西方世界中國傢與社會的關係 307
一二七 世界幾大文明對生命意義的解釋 309
一二八 美國文化中的容異與存疑精神 313
一二九 麥剋阿瑟與艾森豪威爾 317
一三○ 關於韋伯命題的三個內容 318
一三一 李約瑟提的命題不閤適 321
一三二 李約瑟的“地理環境論”有問題 323
一三三 李約瑟對文官係統討論不及韋伯深刻 324
一三四 李約瑟的“法論”最精彩 326
一三五 中國史研究應納入世界史研究的範圍內 329
一三六 從世界史角度重新認識中國史 331
一三七 劃分階段比較中國史與世界史 334
一三八 西周與兩河流域文化的異同 339
一三九 周人的天神與兩河、埃及神祇的比較 344
一四○ 比較東漢與西羅馬帝國崩解之內外原因 346
一四一 從結構上看東漢與西羅馬帝國的崩解 350
一四二 西周與埃及文化的異同 354
一四三 春鞦霸主製與希臘聯盟製的異同 359
一四四 中國曆法與伊斯蘭教曆法之不同 362
一四五 文化交流的結果 363
編後記 陳寜 36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本书是作者的文章和专著合辑。里面的许多观点都很有意思。对于我来说,需要慢慢看,慢慢做笔记。 十、关于时势造英雄 刚开始是讲何为“时势造英雄”,后来又变成了对几个历史流派的反驳。 第一个反驳的是历史决定论。我们最熟悉的唯物史观就在决定论之列。唯物史观喜欢把某一原...

評分

本书是作者的文章和专著合辑。里面的许多观点都很有意思。对于我来说,需要慢慢看,慢慢做笔记。 十、关于时势造英雄 刚开始是讲何为“时势造英雄”,后来又变成了对几个历史流派的反驳。 第一个反驳的是历史决定论。我们最熟悉的唯物史观就在决定论之列。唯物史观喜欢把某一原...

評分

本书是作者的文章和专著合辑。里面的许多观点都很有意思。对于我来说,需要慢慢看,慢慢做笔记。 十、关于时势造英雄 刚开始是讲何为“时势造英雄”,后来又变成了对几个历史流派的反驳。 第一个反驳的是历史决定论。我们最熟悉的唯物史观就在决定论之列。唯物史观喜欢把某一原...

評分

本书是作者的文章和专著合辑。里面的许多观点都很有意思。对于我来说,需要慢慢看,慢慢做笔记。 十、关于时势造英雄 刚开始是讲何为“时势造英雄”,后来又变成了对几个历史流派的反驳。 第一个反驳的是历史决定论。我们最熟悉的唯物史观就在决定论之列。唯物史观喜欢把某一原...

評分

本书是作者的文章和专著合辑。里面的许多观点都很有意思。对于我来说,需要慢慢看,慢慢做笔记。 十、关于时势造英雄 刚开始是讲何为“时势造英雄”,后来又变成了对几个历史流派的反驳。 第一个反驳的是历史决定论。我们最熟悉的唯物史观就在决定论之列。唯物史观喜欢把某一原...

用戶評價

评分

就當我讀完瞭吧(┗|`O′|┛

评分

1、作者自己的人生經曆已融入到他的觀點中,特彆是日本侵華和兩黨內戰等章節,讀來尤其令人難過。2、作者寫中國文化文明史與社會朝代更迭之間的必然性,由古及今,寫得很贊!也寫齣瞭中國在世界時空中的地位,寫得清爽。

评分

關於漢唐宋明清的上中下層的那幾篇感覺很草生,中外比較的內容普遍有待商榷,民族主義強烈,習慣瞭大陸和日本唯物史觀和西史年鑒派+後現代主義,颱灣這種民族主義強烈的著作反而讀不下去瞭。這本基本算通俗讀物,《西周史》還沒讀,不知道是不是也這樣。

评分

全書以作者研學時間綫為導嚮,雖不同於古史正常順序,但一百四十個小篇章可讀性強,缺點在於論證方式單一,質量參差不齊。總體來說很棒,值得分小時間閱讀。讀者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相應的篇章入手,無需按從前到後順序閱讀。

评分

我看過瞭颱灣四百年之後,就喜歡上瞭許倬雲。史傢的魅力在於重新解構分析史料的技巧,它取決於作者的文化素養和思維的縝密度,並由此分析得齣的前瞻性,這本書重點介紹瞭當代史學的治學方式方法,也有大勢的分析,視野開闊,喜歡曆史的人不能錯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