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稿挑選民國時期部分人文學者的演進結集成書。演講者有梁啓超、章太炎、陳獨秀、蔡元培、聞一多等人,這些卓越的中國人從不同角度迴應社會和時代精神,其影響不僅及於當時,今天的重溫我們仍能感受到其中的傢國情懷和熱切期待,感佩我們有過這麼多精彩的人,對時代做過這麼嚴肅的思考。對於瞭解並正視民國時期的社會、文化和文人學者有藉鑒意義。
張春田,1981年生,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博士。現為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員,曾在海德堡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從事訪問研究。其研究領域主要是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思想、文化理論與批評。著有《女性解放與現代想象——思想史視野中的“娜拉”》《革命與抒情——南社的文化政治與中國現代性》,編有《另一種學術史:二十世紀學術薪傳》,譯有《哈哈鏡:中國視覺現代性》等。
民国并不是“黄金时代”,套用蔡元培的演讲题目,民国正是“黑暗与光明的消长”的时期。重要的是,在那样一个“由此得生,也可以由此得死”的“大时代”(鲁迅语),我们曾经有过这么多精彩的人,说过这么多掷地有声的话,对时代做过这么严肃的思考和介入。他们的启示、怀疑或...
評分“大时代”的声音 ——《讲坛上的中国》小引 张春田 1927年2月,鲁迅应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邀请来香港,在港岛住了两晚,这是他这一年第二次踏上香港。相比于七个月后他第三次路过香港时被“查关”的不愉快经历,这一次似乎还顺利。他在青年会做了两场讲演,题目分别...
評分民国并不是“黄金时代”,套用蔡元培的演讲题目,民国正是“黑暗与光明的消长”的时期。重要的是,在那样一个“由此得生,也可以由此得死”的“大时代”(鲁迅语),我们曾经有过这么多精彩的人,说过这么多掷地有声的话,对时代做过这么严肃的思考和介入。他们的启示、怀疑或...
評分“大时代”的声音 ——《讲坛上的中国》小引 张春田 1927年2月,鲁迅应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邀请来香港,在港岛住了两晚,这是他这一年第二次踏上香港。相比于七个月后他第三次路过香港时被“查关”的不愉快经历,这一次似乎还顺利。他在青年会做了两场讲演,题目分别...
評分“大时代”的声音 ——《讲坛上的中国》小引 张春田 1927年2月,鲁迅应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邀请来香港,在港岛住了两晚,这是他这一年第二次踏上香港。相比于七个月后他第三次路过香港时被“查关”的不愉快经历,这一次似乎还顺利。他在青年会做了两场讲演,题目分别...
熱心腸
评分用心編撰的書
评分文學理論方麵的很多都看不懂,印象深刻的是徐誌摩先生的《泰戈爾》,白話文文筆很贊。 發人深省的是魯迅《文藝與政治的歧途》中的一段話:從生活窘迫過來的人,一到瞭有錢,容易變成兩種情形:人道主義和個人主義
评分用心編撰的書
评分用心編撰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