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自传

我的精神自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钱理群
出品人:
页数:418
译者:
出版时间:2016-9
价格:4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4463
丛书系列:钱理群作品精编
图书标签:
  • 钱理群
  • 回忆录
  • 自传
  • 思想与哲学
  • 传记
  • 文学研究
  • 三联
  • 心灵史
  • 精神自传
  • 个人成长
  • 自我探索
  • 哲学思考
  • 生命感悟
  • 内心世界
  • 独立思考
  • 心灵成长
  • 真实记录
  • 自我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本书,在我的学术著作中,确实占据了相当独特的地位:它既是我的自传、学术自传与精神自传,又是一部学术史、思想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

—— 钱理群

作者简介

钱理群,一生裁为四截。前二十一年,算是入世前的准备;1939年出生重庆,在南京读小学、中学,在北京大学亲历反右运动;中间十八年,在边远地区贵州安顺小城中等专业学校教书,在社会底层经历了大饥荒和“文化大革命”;1978年重返北京,与北京大学青年学生、同代友人一起,风风雨雨二十四个春秋,并写有多部研究周氏兄弟和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2002年退休后五年,又回归中学和贵州,关注语文教育、西部农村教育、地方文化研究和青年志愿者运动,同时从事现代民间思想史研究。七十五年的生命,和两个空间——贵州与北大,一个群体——中国的年轻人,建立了血肉的联系,其主要连接纽带,则是鲁迅。

目录信息

上篇 我的回顾与反思
引言 “以不切题为宗旨”
一 我的人生之路与治学之路(上)
二 我的人生之路与治学之路(中)
三 我的人生之路与治学之路(下)
四、知识分子自我独立性与主体性问题
五、知识分子和民众的关系问题
六、关于启蒙主义的反思
七、关于理想主义的反思
八、关于思想与行动的关系问题
九、自然人性论与个人主义问题
十、最后的话题:关于大学教育与北大传统
下篇 我的精神自传
引言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有一阵子反复地拿《自传》出来看,觉得大师讲得真是晶莹剔透,平和而深刻,许多具体的观点不记得了,但是对于“彼岸”和知识分子的分析觉得是豁然开朗的,后来每次朋友听我传达大师对“彼岸”的理解,也都觉得醍醐灌顶。  

评分

唯一一次见钱先生的情形,迄今记忆犹新。那年他受邀在复旦开课,讲他钟爱的鲁迅,谈他忧心的现实。他并不高大,被埋藏在黑压压的听众深处,沙哑的语音传来,洪亮如钟,激情四射。钱先生的课,往往能创造一种境界,让听者感到灵魂的净化与升华,竟在这个平庸时代的气氛中做...  

评分

《我的精神自传》,据说是作者计划撰写的《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的一部分。按刘小枫的划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分四代。钱理群出生于一九三九年,属于“解放一代”——“即三十——四十年代生长、五十至六十年代进入社会文化角色,至今尚未退出角色的一代”。这一代,许...  

评分

钱老的《我的精神自传》已经读了五天,文【这一定是不该出现的词汇】革回忆的部分尤其振聋发聩。说到国民性的问题上,钱老归纳中国知识分子三大劣根性之一就是二元论的思维定势,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一定要泾渭分明。今日在公车上巧遇让座一幕,我便忽发感慨,或许二元论...  

评分

合集比较杂,2部分大致分开,话题较多且有重复之处。 但是脉络较清晰的。关于钱老对自己所经历的特殊时代,充斥着病态现象的社会,曾竭力挣脱束缚却最后走进体制中国知识分子,正统学院派学术与民间思想者的分野,延续着五四精神的治学风格,一个真正在思考着的人文知...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多地方于我有戚戚然,可以结合最近的思考写篇读后感。

评分

南师大敬文图书馆

评分

读的是港版《绝地守望》,仍打算标这本。这部书应该也在钱老所谓“争议”之列。可以说藏着他所有作品的密码吧。我相信钱老是真诚的。自我分析到这个地步也是相当深刻的。虽然相同的话重复太多遍会不会有成为自我合理化的风险?就比如说这本书也自觉不自觉形成了一个讲述的模式:首先反思80年代自己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提倡的目的是什么,而90年代会走向反面,这样所有提出问题的结论便都是相当“辩证”的。这本书上编第二章和下编《精神界战士》一章印象最深。分别是钱老在FY、WG期间和98年被点名批判期间的个人遭遇。加上钱老坦白的文笔,经历可以用震撼来形容。钱老是真正的精英知识分子。我们这一代后学已不在同一心态和同一语境中了。比如,学术真能做到如此的融入、有如此的意义么?我现已不信学术能变成我的生活。

评分

买的书。其实不是自传,是一部钱理群个人的思想史。就像钱理群自己说的那样,他的演讲比较有感染力。一本书,两部分,上半部分是给北大学生的最后一课。后半部分是思想史梳理。这是一本关于知识分子的书。很多地方有与我有戚戚然。姑妄说之,姑妄听之。推荐四颗星。

评分

读的是港版《绝地守望》,仍打算标这本。这部书应该也在钱老所谓“争议”之列。可以说藏着他所有作品的密码吧。我相信钱老是真诚的。自我分析到这个地步也是相当深刻的。虽然相同的话重复太多遍会不会有成为自我合理化的风险?就比如说这本书也自觉不自觉形成了一个讲述的模式:首先反思80年代自己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提倡的目的是什么,而90年代会走向反面,这样所有提出问题的结论便都是相当“辩证”的。这本书上编第二章和下编《精神界战士》一章印象最深。分别是钱老在FY、WG期间和98年被点名批判期间的个人遭遇。加上钱老坦白的文笔,经历可以用震撼来形容。钱老是真正的精英知识分子。我们这一代后学已不在同一心态和同一语境中了。比如,学术真能做到如此的融入、有如此的意义么?我现已不信学术能变成我的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