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虚无

存在与虚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法] 让-保罗·萨特
出品人:
页数:762
译者:陈宣良 等译
出版时间:2012-6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40626
丛书系列: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图书标签:
  • 哲学
  • 萨特
  • 存在主义
  • 法国
  • 西方现代哲学
  • 西方哲学
  • 哲學
  • *三联·现代西方学术文库黑*
  • 存在
  • 虚无
  • 哲学
  • 存在主义
  • 萨特
  • 意识
  • 时间
  • 自由
  • 选择
  • 本体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943年《存在与虚无》一书的出版宣告了作为哲学家的萨特的诞生,他开始运用自己独立的思想观点和哲学词语述说对世界的理解。

作者简介

萨特(1905~1980)是法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及社会活动家。以他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思潮曾风靡欧美,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存在与虚无》的发表标志着萨特独特的哲学大厦的建成,他本人最重要的思想和观点都已包容在这部洋洋洒洒,既天才横溢又有些冗长的著作中。这部书提出的新颖观点使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与海德格尔、尼采、基尔凯郭尔迥然有别。这是一部具有原创价值的著作,与1960年发表的《辩证理性批判》一起组成萨特哲学体系的两大柱石。

法国的哲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和德国严谨、重思辨的学风截然不同。法国的哲学著作更带有艺术气息,它们往往十分浪漫和抒情。大哲学家如柏格森和萨特就因其文学成就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萨特其它的文学创作有:《墙》、《苍蝇》、《自由之路》、《魔鬼与上帝》。

萨特是个具有强烈个性的思想家,从小由于失去父亲的慈爱,变得性格孤僻。他其貌不扬,目光斜视,但是颇受女性的仰慕。他和波伏娃及奥尔加一起组成三角形的新式家庭,常被后人谈论。他治学无比勤奋,为了保持创造力,他不惜损害健康,经常口含兴奋剂而从事写作。从30年代起,萨特一直就是一个社会的反抗者,因而被西方人士称为一个“不断地以个人的名义和人们自由的名义向现代世界提出抗议,想恢复人的价值”的哲学家。1964年萨特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这没有什么奇怪的,我一向拒绝官方的任何奖励。很有意思的是,这么一个逆潮流的人,在其死后,竟然被称为“他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伟大榜样”。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曾说:“萨特的逝世使我们感到人类智慧的一盏明灯熄灭了。”

目录信息

中译本前言
中译本修订版说明
2007年中译本再版说明
导言 对存在的探索
一、现象的观念
二、存在的现象和现象的存在
三、反思前的我思和感知的存在
四、被感知物的存在
五、本体论证明
六、自在的存在
第一卷 虚无的问题
第一章 否定的起源
一、考问
二、否定
三、虚无的辩证法概念
四、虚无的现象学概念
五、虚无的起源
第二章 自欺
一、自欺和说谎
二、自欺的行为
三、自欺的“相信”
第二卷 自为的存在
第一章 自为的直接结构
一、面对自我的在场
二、自为的人为性
三、自为和价值的存在
四、自为和可能的存在
五、自我和唯我性的圈子
第二章 时间性
一、三维时间的现象学
二、时间性的本体论
三、原始的时间性和心理的时间性:反思
第三章 超越性
一、作为自为与自在关系类型的认识
二、作为否定的规定
三、质与量、潜在性、工具性
四、世界的时间
五、认识
第三卷 为他
第一章 他人的存在
一、难题
二、唯我论的障碍
三、胡塞尔,黑格尔,海德格尔
……
第四卷 拥有、作为和存在
结论
附录:萨特生平、著作年表
主要术语译名对照表(法一汉)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按语:如果说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是本体论或存在论(ontological)形而上学的话,那么萨特的《存在与虚无(Being and Nothingness)》则更明显地是“从本体论出发的伦理学”(115)。因此,就存在论或形而上学探究而言,《存在与虚无》或许不若《存在与时间》那么醒目。...  

评分

看《存在与虚无》,也是一个自我斗争的过程。 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往往复复,至今进程了了。 想不明白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就如同发现在这个拥挤的城市里,所谓出路是一条太狭隘荒凉的途径,走过了它,就得承受思想中难以逆向的窄化与小化一样怅然。 人究竟应以何种形式...  

评分

在读萨特这本书之前,我先读了波伏娃的《第二性》,从那本书中短暂地窥得一些关于存在主义的理论,当时,我在《第二性》里关于存在主义的批注是:她是她走过的路(因为这本主要是跟女性有关)。借由这个切入点,我开始踏上存在主义的征程。开始读萨特之后,才知道自己对于存在...  

评分

评分

“人生之于大多数人而言,既无意义,也无价值。现实主义者注定走向虚无,理想主义注定接受痛苦。”这句话无疑是对萨特哲学思想的精辟总结。 萨老说人的存在是一种“悲剧性”的体验。那么,与自己和解,谈何容易?很明显,第二遍看这本书,我的悲剧性体验自然而然地来了,我仍...  

用户评价

评分

目前为止最艰难的一次阅读体验!总算啃下了,不过后半程读得太快,需要重读并思考,第一遍才读出个大概,有六七分吧。但是还是忍不住想说:萨特的思想太迷人了!

评分

跟萨特大神同眠将近一个月,每天睡前看两页完全就是催眠读物啊,中途换成百年孤独的那一周简直觉得每天睡前都有一场烟火,如今又完全冷下来了。别问我存在主义,这艰涩的翻译里,让人一直都在存在,否定,物质和精神中翻滚,更加坚定了自己已经是个学渣了的论断。叹气。

评分

目前为止最艰难的一次阅读体验!总算啃下了,不过后半程读得太快,需要重读并思考,第一遍才读出个大概,有六七分吧。但是还是忍不住想说:萨特的思想太迷人了!

评分

几年前因为对书名有隐约共鸣而买了此书。我以为哲学该令人对生活更为清醒,而非令人更加困惑,真正的大家自当有深入浅出的功力。我大致读了每段首尾,无非讲人类刷存在感的若干方式及缺陷,探讨了一些有趣的核心概念:存在,自在,自为,自欺,自由,爱……可惜从头至尾不说人话,难道用嵌套无数个"的"字的长难句表达思想就表示格外有思想吗?!写了一大堆未必经得起推敲的废话,究竟意义可能只是自然而然活着就好?彻头彻尾完败给佛学。无怪乎有人吐槽现代哲学不过剩语言分析而已。

评分

自欺、反思、爱情与其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