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八个部分,四十四个章节,主要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世界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作者着眼于全球,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会、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欧亚大陆的原始文明、欧亚以外的世界、地区分割后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人统治的世界、西方的衰落与成功等八个主要的部分。重点突出,主题鲜明,着重有三个主要的问题,即(1)欧洲扩张的根源;(2)欧洲扩张前的儒家文化、穆斯林和其它非欧洲的世界;(3)欧洲扩张的各个历史时期:伊比利亚时期,荷兰、法国、英国时期,沙俄时期。本书为上册。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潜心力作自1970年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第7版在保留原文精华的基础上.融入了时新的研究成果.新增了数百幅生动珍贵的图片和脉络清晰的地图,使这部名著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加完善。作者文笔隽永,笔力深厚,才思横溢,整部著作风格前后一贯,令您在颇具历史韵律的行文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虽然他以《全球通史》闻名全世界,但实际上他著述颇丰,还有大量其他作品为学术界所称道。除《全球通史》外,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其他作品还包括《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奥斯曼帝国:它是欧洲的病人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和《源自我们过去的生命线:新世界史》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已于2004年3月23日在美国加州拉荷亚去世,本书不但是斯氏《全球通史》的最新版本,也成了其最后版本。
前两天终于翻完了1999年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球通史》,上下两册,《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从人之初到冷战、核威胁,一千四百九十页历史风云,在我手中断断续续上演了六年半。10月1号去圆明园看残破的西洋楼和睡莲,回来的路上在蓝旗营下车,到...
评分我们所学习过的历史,都很奇怪,注重细节,例如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等,却没有什么连贯性。历史在我们眼里,跟“洋片”差不多,是割断的、静态的、前后没有关联的。而这部《全球通史》,却展示了我们似乎学习过,却从未真正明白过的历史,即这些片段串成的序列,一部本来完整...
评分《全球通史》是全球史代表作之一。“全球史观”,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全球”为视角和出发点的历史观。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左右,是西方史学界打破“欧洲中心论”,以全球的观点考察世界历史,废除地区、国家、民族的界限的宏观历史观。“全球史观”的两个基本认识,即把世界...
评分此书让我第一次听说并领教了比较历史学这一观点,耳目一新。读罢此书,掩卷长叹。喔,原来历史是这样写的,原来历史是可以这样写的。 此书购于1998年左右,数年过去了,每年都拿出来重温一下,每次都有新收获、新感受。真是一本得心应手的工具书。 回想起来,中学时代的历史教...
评分《全球通史》是全球史代表作之一。“全球史观”,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全球”为视角和出发点的历史观。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左右,是西方史学界打破“欧洲中心论”,以全球的观点考察世界历史,废除地区、国家、民族的界限的宏观历史观。“全球史观”的两个基本认识,即把世界...
可以确定的是,人类是在退化,而不是进化。。。
评分断断续续看了两个月,入门级的历史书。最开始我本想找一本通史连接我脑子中的知识短点,所以一开始是抱着建立历史时间轴的心态读的。这本书和我预期中不是那么一样,在反思中看历史,填补知识漏洞时,让我一再陷入思考。800页要写出全部的人类史是很难的。所以本书将历史事件精简,重点着墨于历史的因果和对人类社会的展望,我觉着是很到位的。好书
评分入门级史书吧,感觉还是有点简略,特别是欧洲之外的部分
评分11.01购入。11.09上册完,11.28下册完。
评分出乎意料的好看,虽然有些章节的历史平时比较少接触到也没那么有兴趣看得有些躁。一本可以解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历史读本,且章节安排非常之合理。史实结合作者自己的理论分析和思考,这一方面有点像《人类简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