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之梯

登天之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布鲁斯·D.佩里
出品人:
页数:214
译者:曾早垒
出版时间:2015-7-1
价格:CNY 4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2491316
丛书系列:鹿鸣心理
图书标签:
  • 儿童心理
  • 心理学
  • 育儿
  • 创伤认知
  • 心理
  • 心理治疗
  • 教育
  • 心理咨询要看的书
  • 奇幻
  • 冒险
  • 成长
  • 神秘
  • 异界
  • 少年
  • 觉醒
  • 旅程
  • 命运
  • 奇迹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登天之梯:一个儿童心理咨询师的诊疗笔记》里的所有故事都是真实的,但为了确保匿名性和保护隐私,我们修改了身份细节。儿童的名字也都做了修改,因为他们的姓可能会让人辨明其身份。尽管做了必要的修改,但每个案例的必要元素都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例如,对话都是根据回忆、笔记、磁带或是录像来加以记录的。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相比我们所知道的事例,这些故事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儿童创伤学院的临床医疗组就治疗了一百例以上的儿童,他们曾亲眼目睹过自己的父母被谋杀的场面。我们也面对过成百上千的儿童,这些儿童早期在收容所里,或是在父母那儿,或是在监护人那儿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忽视。我们希望本书里所讲述到孩子们,和那些有着相似命运的其他许多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力量和精神,能够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传达出来。

作者简介

布鲁斯 D. 佩里医学博士,儿童创伤研究院的资深治疗师,FBI顾问。曾任德克萨斯州儿童医院精神病学首席医师,以及贝勒医学院精神病学系研究部副主席。现居休斯顿和加拿大的阿尔伯达。

迈亚·塞拉维茨,是一位专门从事科学与健康报道的获奖新闻记者。现居纽约市。

目录信息

1 蒂娜的世界
2 为你好
3 登天之梯
4 长不大的孩子
5 最冷酷的心
6 像狗一样被养大的男孩
7 魔鬼恐慌
8 乌鸦
9 撒谎的妈妈
10 孩子们的善意
11 治疗团队
附录 大脑发育vs身体发育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推荐这本书,因为里面的真实案例让人读得痛心读得震惊读到心碎,但又特别想和大家分享,因为她让人读得沉醉读得激动读得淋漓尽致醍醐灌顶。 这本书英文版2007年出版,一度成为美国育儿论坛上的热门书籍,国内译为《登天之梯:一个儿童心理咨询师的诊疗笔记》,...  

评分

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推荐这本书,因为里面的真实案例让人读得痛心读得震惊读到心碎,但又特别想和大家分享,因为她让人读得沉醉读得激动读得淋漓尽致醍醐灌顶。 这本书英文版2007年出版,一度成为美国育儿论坛上的热门书籍,国内译为《登天之梯:一个儿童心理咨询师的诊疗笔记》,...  

评分

如果你对于做妈妈首先应该做什么并不解的话,我会推荐先看这本书。相对于欣赏胎儿期成长图像,背诵婴儿吃喝拉撒基本程序,以及搜罗坐月子购物与瘦身清单这些事务而言,每一个妈妈首先需要准备的是对新生命的理解。 故事“长不大的孩子”告诉我们,妈妈用最先进的操作步骤按部...  

评分

评分

蒂娜的世界 分析家们经常把诊疗迟到的行为解读为“抗拒”改变的信号。 早期体验异于常人,会形成“记忆模板”,对世界的预期就有可能导致行为上出现障碍。 为你好 由于控制与适应,缺乏控制与敏感之间所具有的联系,要使受害者从创伤中恢复的话,就需要让其回归到可预见和安全...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创伤儿童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治疗体验并非来自治疗本身。我们应该将创伤以及我们对创伤的反应置于人际交往的背景中去理解。最关键的是要看创伤经历如何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他们如何面对自己深爱的人,如何面对自己和这个世界。他们呈现出最受创伤的反应之一就是人际联结的断裂。这在孩子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因此,想要从创伤中恢复过来,就一定和人际联结有关——重建信任,重获信心,回归安全和重新建立关爱。在治疗中,能够让治疗真正起作用的是与医师的交往,而不是医师的方法和话语。简言之,一个孩子拥有的健康关系越多,就越有可能从创伤中恢复过来,得以健康成长。而关系式改变的催化剂,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人类的爱,当然也需要时间和耐心。(读完非常有启发。尤其是作者最后在人类这个族群发展的高度去审视问题的时候。)

评分

19年43本:儿童心里创伤已经不是一个个案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问题。 身边的太多人都觉得孩子生下来自己自然就是父母了,殊不知孩子的成长需要每个家长不断的精进,不然孩子的心理创伤是不可避免的。 推荐所有的家长、幼儿老师、幼儿社会工作者都看看这本书,让每个人都意识到我们的孩子正在遭受什么。

评分

怎么没早点看到…终于不用看精神分析瞎忽悠了…从幼年时大脑的易被塑造讲起,这时期创伤造成大脑变化,导致性格异常。治疗方法是建立新的链接。里面有一点高亮下:相比真正遭受虐待的孩子,家庭关系普通的孩子若在治疗中被要求回忆分析痛苦经历,会造成新的创伤,导致抑郁。因为反复回忆可篡改记忆,尤其是在心理治疗师的暗示下。叹气……里面也讲到美国八十年代流行过的“原生家庭”论,导致了恶劣的后果。希望我国的自媒体们管住自己写文章的手,希望武志红早日退休。

评分

作者写了差不多十来个案例,指儿童在幼儿时受到伤害后,对他们将来生活的影响是致命的,其程度远比人们想象的大的多。其中几个例子还说明,忽略幼儿给孩子的伤害也是终身的。这些案例以作者治疗的病人经历组成一个个故事,非常值得一读。

评分

更加确定,在关爱中长大的孩子才更容易变成一个能散发爱的大人。希望养孩子的人可都长点心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