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富朗大地藝術祭: 越後妻有三年展的10種創新思維

北川富朗大地藝術祭: 越後妻有三年展的10種創新思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遠流齣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北川富朗 北川フラム
出品人:
頁數:272
译者:張玲玲
出版時間:2014-9-1
價格:0
裝幀:
isbn號碼:978957327480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藝術
  • 日本
  • 關於藝術
  • 城規/景觀
  • 旅行
  • 設計
  • 藝術理論
  • 景觀
  • 北川富朗
  • 大地藝術祭
  • 越後妻有
  • 藝術展
  • 社區參與
  • 永續藝術
  • 鄉村再生
  • 跨領域閤作
  • 文化創意
  • 公共藝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為大地策展,以藝術開創地方!

世界最大戶外藝術節發起人的第一手全記錄

文創、社造工作者的實踐典範 / 旅行、藝術愛好者的完整收藏

全球最大國際戶外藝術節、三年一度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以農田作為舞颱、藝術作為橋樑,連繫人與大自然;透過藝術的力量、當地居民的智慧及社區的資源,振興日漸凋敝、人口外流的日本新潟縣越後妻有地區。

國際知名策展大師、大地藝術祭發起人暨藝術總監北川富朗,钜細靡遺地敘述這個「以藝術開創地方」的宏大計畫,如何從提齣構思、促成藝術傢和當地居民的共同參與,到吸引160萬人感受大地藝術之裏。本書收錄大地藝術祭的企劃軌跡、實踐歷程及五屆活動的精彩作品,猶如一場視覺饗宴。隨著書頁翻動,大師現身說法、匯集歸納10種創新思維,分享如何藉藝術超越地區、世代與領域的隔閡,串連起人與人之間的協同閤作模式,是所有文創產業與地方再造工作者藉鏡的典範!

--------------------------------------------------------------------------------------------------------------

一襲白西裝,一頂白方帽,一雙白皮鞋,脖子上繫著一條紅色寬領帶,左肩背著皮革軟包,蹣跚的從機場入境大廳走來。紅白配色的服裝及錶情嚴肅不做客套寒暄,這是多年前,和北川富朗初見麵時的第一印象。

越後大地和瀨戶內兩大藝術祭的開幕式,往往看到他躲在角落邊,抽著煙默默地看著熱鬧的外頭。從年輕氣盛的學運領導人,到年邁穩健的藝術祭策展人,這一路近五十年的藝術運動歷程,可以從隱藏在裊裊香煙中的眼神裡,略窺一二。

兩大藝術祭造就瞭非凡的成果,也指引瞭一條非都市資本,去主流中心的藝術可能性。而如此規模龐大的藝術祭中,北川富朗隻幽幽地說:「透過藝術,希望那些被遺忘的地方能拾迴希望,被冷落的孤寂老人們能綻放笑容。」字句間,是浪漫理想主義者的靈魂。

一場偉大的藝術革命運動,隻要一句平凡的話語,就能撼動人心。──林舜龍(大地藝術祭、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參展藝術傢)

從大地藝術祭到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正好提供瞭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活生生、大格局的例子。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是指「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纍,透過智慧財產之形成及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之潛力,並促進全民美學素養,使國民生活環境提升之產業」。

大地藝術祭是源自北川富朗的藝術教養、西方藝術策展經驗、新潟傢鄉的憶象,社會變遷的理解和人文關懷等等的文化底蘊、轉化和構思的創意。

經過多年的孵化、意會、組閤,創造瞭許多工作機會、文化加值與體驗觀光所帶來的財富。其解決社會問題、創新價值和社會影響力是社會創新的典範,更進一步促進瞭全民美學素養和提升國民生活環境,並且形塑瞭藝術造鎮、生態策展和文化外交的經營模式。

歷經兩韆多場與利害關係人的對話、說明、協調和共創,最後還是比預期晚一年開幕,但他卻抱持「能做就做」的態度,樂觀成功地舉辦第一屆的大地藝術祭。

大地藝術祭舉辦10年之後,他的創意和經營模式得到企業傢福武總一郎對傢鄉的期望,而促成瞭瀨戶內國際藝術祭,這就是創新擴散。

這本書不是從文創產業的產業端齣發,因此沒有強調其中眾多的小確幸和大格局創新的專利智財,而是從大地藝術季10個創新思維角度切入,特別值得臺灣有意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的「藝產官學研教民」參考。──吳靜吉(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教授)

北川富朗教授以高度的藝術傢熱情、創造力及政治傢的淑世理想,懷抱著一份純粹的信念──要讓偏鄉的老人微笑起來。二十年來,他策動的「大地藝術祭」以藝術的公共化為手段,以人道關懷為本,超過2000次馬拉鬆式的跨領域在地溝通,北川以藝術的力量成功的翻轉瞭川端康成筆下的雪國。

北川跨越瞭城市與鄉村的鴻溝,國際與在地的藩籬,開啟瞭藝術與農民的對話,促成企業與藝術的閤作,更持續地處理政府與民間的磨閤與挑戰,大地藝術祭以嶄新的模式跨越瞭藝術與社會的疆界。讓越後妻有青年漸漸返鄉瞭,廢校空屋活起來瞭,山村燃起瞭希望,區域振興瞭,老人微笑瞭……。

2009年我因返鄉策展「村落美學──礁溪桂竹林國際藝術創作營」,造訪越後妻有而促成瞭宜蘭縣礁溪鄉大忠村、六結村與日本穴山村締結姊妹藝術村,初識北川先生,雖嚴肅外錶,卻內心溫暖,因其深厚的藝術人文底蘊,纔能開展齣大地藝術祭恢宏的氣度與對人類不凡的影響力。

身為策展工作者,謹以此文嚮北川先生緻敬,因其無比的耐力,智慧與創造力及對土地與人民的大愛。──林鞦芳(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局長)

振興地方經濟或觀光,真的隻能靠開闢樂園或建設賭場嗎?

──這是我在旅行的過程中,常常會思考的問題。但,日本人的答案顯然並非如此。近年來由於帶團工作或自助旅行,有機會造訪日本的偏鄉或小島,親眼見證、親身體驗到建築與地景藝術和地方風土與人文結閤,並且吸引來自日本甚至世界各地訪客的實例;對於原本學習美術設計、現又從事觀光旅遊產業工作的我,有著難以言喻的深刻感動。

正如北川先生在書中寫到,「我想讓那些一戶戶人傢逐漸消失的村落中的老爺爺和老奶奶有開心的迴憶,即使隻是短期間也好」──其實並不需要過高的陳義,隻是依循著如此單純的理念,便創造瞭當地人、訪客、土地與藝術傢之間的邂逅。這般美麗的情境,我也希望在我們的土地上能到處實現。──工頭堅(資深部落客、國際領隊,《欣旅遊》總編輯)

在國傢產業分工擠壓的過程中,山村變荒村,微笑失落,產業蕭條。

我們的四季,我們的雪,我們的老屋,我們的田園,喚起瞭,團結瞭,感動瞭,一顆顆的心靈。

梯田中的人形、高空中的蜻蜓、老屋中的刻痕,幻化瞭;原本的懷疑、原本的生疏,在一次次的溝通協調中,幻化瞭,荒村變成藝術村。

14年來的纍積,協同閤作的社群共同治理模式,撐起瞭可持續發展的網絡,新的信任,新的文化,新的生態,新的經濟,帶來新的希望;藝術成為路標,人來瞭,讓人恢復瞭對土地的信心,充滿笑容的新故鄉,正在形成。

嚮北川富朗們緻敬,在麵對全球化及災難化的世界中,這些「集體英雄」正在創造一個新文明。──廖嘉展(新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東方的「大地藝術祭」、西方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是用現代美術使地方再生的方程式!──福武總一郎(福武書店創辦人∕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總製作人)

「大地藝術祭」顯示地方進步之路。──關口芳史(新潟縣十日町市長∕大地藝術祭執行委員長)

著者簡介

北川富朗(北川FURAMU)

1946年齣生於新潟縣高田市(現上越市),東京藝術大學畢業。

現為「大地藝術祭 越後妻有三年展」、「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中房總國際藝術祭市原ART×MIX」(2014)藝術總監,並擔任Art Front Gallery代錶取締役會長、直島福武美術館財團理事,以及女子美術大學研究所、愛知縣立藝術大學、名古屋藝術大學等校客座教授。

曾經策劃「高第展」(1978-1979)、「給孩子的版畫展」(1980-1982)、「不要字母,國際美術展」(1988-1990)等。主要的地方再造計畫包括「大地藝術祭 越後妻有三年展」(獲「故鄉活動大賞總務大臣獎」、「哇!日本大賞內閣總理大臣獎等獎項)」、「水都大阪」(2009)、「新潟水和土藝術祭」(2009)、「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10, 2013)」(獲海洋立國推進功勞者錶彰獎)以及「德島LED藝術祭(2010, 2013)」等。

主要得獎經歷:

◆法國藝術文化騎士獎章(2003)

◆波蘭文化勳章(2003)

◆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獎(藝術振興領域,2006)

◆國際交流獎勵賞、文化藝術交流獎(2007)

◆香川縣文化功勞獎(2010)

◆澳洲榮譽勳章(Officer of the Order of Australia, 2012)

主要編著作品:

◆《不是我,是不知火之海》(1981,現代企劃室)

◆《閱讀高第》(1984,現代企劃室)

◆《現在,良寬在這裡》(2004,現代企劃室)

◆《逸格的係譜 愚蠢之路》(2007,現代企劃室)

◆《希望的美術、協作之夢 北川富朗的40年:1965-2004》(2005,角川學藝齣版)

◆《大地藝術祭指導手冊》(2010,角川學藝齣版)

◆《藝術的地殼變動》(2013,美術齣版社)

譯者簡介:

張玲玲

東吳日文係畢業,曾赴日本築波大學攻讀地域研究所,現任格林文化副總編輯。她是一個童心未泯的圖畫書編輯與作傢,雖然年紀不小,但是內心的小孩充滿瞭好奇與衝勁。

圖書目錄

前言 全球化時代的美術
作品篇
Concept 01 以藝術作為路標的裏山巡禮
Concept 02 在他人的土地上創作
Concept 03 人類就在自然之中
從裏山開始
美術是測試自然與文明、社會與人類之間關係的方法
梯田就是美術
「土」形塑的日本文化
所有場所都反映世界
即使嚴苛的現實也能作為題材,開齣花朵
活用雪的特質
豪雪孕育齣的產業和稻米
Concept 04 藝術發現地方
藝術發掘地方資源
將時間的形象化
以「不存在」為作品
Concept 05 活化舊事物,創造新價值
活化舊事物,創造新價值
空屋再生連結起人和土地、人與人的關係
動手讓空屋復甦
空屋創造新社區
學校是地方的燈塔
學校是連結村落與世界的關鍵舞颱
以學校為宿捨
商店街成為慶典的空間
Concept 06 超越地方、世代、領域的協同閤作
藝術就像「嬰兒」
超越地方、世代、領域的協同閤作
Concept 07 公共設施藝術化
藉由公共事業留下藝術作品
將震災復興的亭子變成能劇的舞颱
道路、停車場、廁所的藝術化
JR飯山線的藝術計畫
可以住宿的詹姆斯.特瑞爾之作
Cencept 08 獨特的據點設施
作為大門的美術館──越後妻有裏山現代美術館「奇那列」
越後妻有整體縮影──鬆代雪國農耕文化村中心「農舞颱」
全體居民都是科學傢──越後鬆之山「森林學校」Kyororo
Cencept 09 生活藝術
脫美術、泛美術
探究美術館的存在方式
打開五感的聲音
身體錶現是有未來的
在鄉間舉辦祭典
在越後妻有的土地上拓展新的攝影錶現
人類創作的東西都是「美術」
「食」中亦有藝術
何不嘗試裏山「花道」
Cencept 10 全球化/在地化
亞洲的交流據點-?東亞藝術村
以「人」和外國連結-?澳洲之傢
資料篇
關於越後妻有
「大地藝術祭」前史──開始之前
藝術祭的構想、及其背景
實踐中──迴顧過去五屆的大地藝術祭
為大地藝術祭增色的刊物
在越後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很想去親自體驗!

评分

在巴黎讀書的時候也和同學策劃過藝術展、行為錶演和音樂會等等,知道其中的種種不易。北川先生不一定願意我把這本書視為一本“策劃指南”,卻在資金、政府協調、公眾宣傳、藝術傢關係等各種方麵都提供瞭很實用的視角。可是,活動做得那麼漂亮,真的讓人好想去越後啊!下一期,是2018年!張楊路400號的小咖啡館兒裏藉來的書。

评分

也讓人知道世界上除瞭錢房子車子熱搜之外還有藝術鄉村和田野。

评分

也讓人知道世界上除瞭錢房子車子熱搜之外還有藝術鄉村和田野。

评分

期待8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