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约翰·伯格 艺术 文化评论 英国 文化批评 艺术史 人文 英国文学
发表于2025-02-23
讲故事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讲故事的人将自己的声音借给他人的经验;随笔作家将自己借给特定的场景,或者他所写作的问题。这里所选择的文章能够相当直接地归属到几个标题之下:旅行和移居,梦想,爱情和激情,死亡,作为行为和人工制品的艺术,理论与生产、再生产世界的体力劳动之间的关系。在约翰·伯格的人生里,从而也在本文集里,对于故事叙述和语言的关注是一个更全面、更广泛的议题。“离乡”一辑的主题是旅行、放逐、移居,本书最后“未修筑的路”继续着这些反思;“爱情入门”的所有文章显示了约翰•伯格对于艺术作品,尤其是绘画的关注。“最后的照片”集合了不同媒介、不同处境下关于死亡的四篇随笔。
约翰·伯格,英国艺术评论家、小说家、画家和诗人,192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44至1946年在英国军队服役。退役后入切尔西艺术学院和伦敦中央艺术学院学习。1940年代后期,伯格以画家身份开始其个人生涯,于伦敦多个画廊举办展览。1948年至1955年,他以教授绘画为业,并为伦敦著名杂志《新政治家》撰稿,迅速成为英国颇具争议性的艺术批评家。1972年,他的电视系列片《观看之道》在BBC播出,同时出版配套的图文册,遂成艺术批评的经典之作。小说《G》为他赢得了布克奖及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2008年,伯格凭借小说From A to X再次获得布克奖提名。
这个讲故事方面没有本雅明的功夫,约翰伯格写诗歌总有点知识分子学术气,其他关于视觉影像的还是拿手
评分“绘画是静止的。经年累月重复地看一幅画的经验的独特性在于:在变迁之中,形象保持不变。诚然,作为历史或个人发展的结果,形象的意义可能改变;但是它所描绘的却不会改变:同样的牛奶从同样的罐子倾下,海上的波浪还是那样连续不断的肌理,微笑和面容依旧。”“绘画在永恒和瞬间之间的协调便越来越成问题,越来越难以维持。一方面,瞬间所表达的时刻越来越短暂:印象主义者要表现一个小时,表现主义者要表现一个主观感觉的瞬间;另一方面,点彩派画家和未来主义者试图完全废除静止和永恒。另一些艺术家,像蒙德里安,坚持几何学原理,瞬间被彻底地抛弃。只有作为画家的立体主义者,草创出一个新的宇宙论。在他们的宇宙论里,相对论也许会赋予永恒一个新的位置。”讲艺术的几篇都太好看了,与此同时翻译太烂了。
评分约翰博格特别在适合在地铁迷宫读
评分3.8吧 (相比法国那些大拿,John Berger还是太不学术惹
评分看到第三本…讲真,有点乏了…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文就如此 有点儿绕来绕去的 所以准备找原文来啃啃????想给三星半 最喜欢白鸟那篇 简单 透彻
前两天去三联,在底层文学类的书堆里见到这本书,灰暗地待着。心里有些难过,这样子的封面摆在书堆里,是太暗了。平常在家里灯光下摩挲时还是喜欢的,除了字体。 只是……这是怎样一本书呢?封面没有传达出清晰的信息。甚至分辨不出时间来。仿佛是一本八十年代的书。在另一种...
评分前两天去三联,在底层文学类的书堆里见到这本书,灰暗地待着。心里有些难过,这样子的封面摆在书堆里,是太暗了。平常在家里灯光下摩挲时还是喜欢的,除了字体。 只是……这是怎样一本书呢?封面没有传达出清晰的信息。甚至分辨不出时间来。仿佛是一本八十年代的书。在另一种...
评分“我去过很多地方。我活过一些年头。”约翰·伯格他的一本随笔集中写道,“我把那些关于信守约定的故事编述一集。(未能赴约的情形,构成了另一个故事。)每段叙述都从一副图像开始,这些图像唤起了对相会之地的回忆……我希望,读者也会情不自禁地说:我以前来过这里……”这...
评分不喜欢这本书,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他的那本《我们在这里相遇》,那本书真诚,这本书做作,书名就很做作,书中谈的明明大都是美术和观看的事情,偏偏冠以《讲故事的人》的名头,摆明了是想吊本雅明老师的膀子嘛,但德国鬼才本雅明的膀子岂是随便谁谁都能吊得上的吗?你至少要...
评分今天借着Arong的《读书笔记1:讲故事的人》写一篇并不算严谨的艺术随笔,想基于约翰·伯格(John Berger)对哈尔斯的评论延伸考察一番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the Dutch Golden Age)(注释1),看看当时的艺术家到底为何那样作画、为何会产生那样的风向变化,以及这些...
讲故事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