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學導論

詮釋學導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潘德榮
出品人:
頁數:281
译者:
出版時間:2015-7-1
價格:4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9569007
叢書系列:智慧的探索
圖書標籤:
  • 詮釋學
  • 哲學
  • 解釋學
  • 潘德榮
  • 文學理論
  • 西方哲學
  • 現代西哲·大陸·解釋學
  • 詮釋學
  • 哲學
  • 人文社科
  • 理論
  • 方法論
  • 理解
  • 意義
  • 文本
  • 文化
  • 思想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智慧的探索叢書”收入瞭華東師範大學哲學學科幾代學人的哲學論著,展示瞭幾代學人的智慧之思。

《詮釋學導論》對西方詮釋學進行瞭係統的梳理,並且對中西方的詮釋學思想進行瞭比較,進而解讀瞭馬剋思主義所構建的詮釋學,清晰地介紹瞭西方詮釋學的發展,對研究西方詮釋學以及中西詮釋學思想有重要的意義。

內容提要

《詮釋學導論》初版於上個世紀末,對於國人瞭解、研究西方詮釋學的發展以及發掘中華文化傳統中的詮釋思想起到瞭重要的推動作用。此書不僅對現代西方詮釋學的四大主流類型,即一般詮釋學、體驗詮釋學、此在詮釋學和語言詮釋學的發展史進行瞭係統、清晰的梳理,而且嚮讀者展現瞭當代詮釋學內部的論爭與對話,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作者還對詮釋學的中國化、中西方詮釋思想的比較,以及馬剋思主義詮釋學的構建進行瞭有益的探索。

著者簡介

作者介紹

潘德榮,男,1951年生,德國魯爾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安徽師範大學哲學教授、政教係主任,《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主編,德國魯爾大學黑格爾檔案館訪問學者,瑞士Luzern大學“哲學與文化”課程講座教授。1995年起享受國務院專傢津貼。2000年從德國留學迴國,現任華東師範大學國傢二級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外國哲學專業及宗教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哲學係學位委員會主席,哲學係博士後流動站站長,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兼職教授,華東師範大學覺群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華東師範大學詮釋學研究所所長,華東師範大學涵靜書院院長,華東師範大學普陀山教研實踐基地主任。

圖書目錄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前詮釋學
第一節 前詮釋學的兩個源頭:宗教與法律
第二節 詮釋學的兩個直接來源
第三節 前詮釋學
第二章 一般詮釋學
第一節 浪漫主義詮釋學
第二節 被遺忘的施萊爾馬赫
第三節 辯證法和詮釋學
第四節 一般詮釋學
第五節 詮釋學的規則
第六節 一般詮釋學的特徵
第三章 體驗詮釋學
第一節 體驗概念
第二節 精神科學的基礎
第三節 精神科學與自然科學
第四節 理解與解釋
第五節 理解與解釋,還是理解或解釋
第四章 此在詮釋學
第一節 此在的現象學
第二節 可能性
第三節 理解與理解的前結構
第四節 理解的循環
第五節 曆史性和時間性
第六節 海德格爾與詮釋哲學
第五章 語言詮釋學
第一節 理解的語言性
第二節 對話的辯證法
第三節 傳統與理性
第四節 理解、解釋與應用
第五節 效果曆史意識和視界融閤
第六節 真理與方法
第七節 時間間距
第六章 來自內部的分歧與批判
第一節 貝蒂:作為精神科學一般方法論的詮釋學
第二節 哈貝馬斯:批判的詮釋學
第三節 利科爾:文本詮釋學
第四節 赫施:闡釋的有效性
第五節 解構主義詮釋學
第七章 詮釋學的中國化研究:本體詮釋學
第一節 本體詮釋學的“本體”概念
第二節 和諧的辯證法
第三節 知識與價值
第四節 理解的循環
第五節 本體詮釋學的方法論原則與中國哲學之重建
第六節 “新”新儒學與本體詮釋學
第七節 時代精神與新哲學的特徵
第八節 傅偉勛:創造的詮釋學
第八章 中西方詮釋思想之比較:文字與詮釋
第一節 文字與語言
第二節 文字的演化
第三節 文字的意蘊與思維方式
第四節 意義的增長與理解規則
第五節 從訓詁到詮釋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再版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很好的一本導論。 看到論述中國訓詁學時,想到歌德評席勒與他不同就在於席勒格物是從一般到特殊。 或許中國文化的前結構意識裏就少有思辨的思維在其中,以緻後期流於空泛,真可謂大而無當,好思辨的墨子消逝便是例子。 效果曆史,融閤視界,對話結構,話語,遊戲,體驗。 哈姆雷特的果殼空間。

评分

理論介紹得比較清楚全麵。但最後的強行對比就有點尬吹的意思瞭…

评分

跳瞭第四章和後兩章 其他我覺得挺清楚的

评分

理論介紹得比較清楚全麵。但最後的強行對比就有點尬吹的意思瞭…

评分

跳瞭第四章和後兩章 其他我覺得挺清楚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