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始于1980年5月的一天晚上,某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A. K. 杜德尼正带领学生在实验室里忙着运行一个模拟程序,模拟二维下的物理学、生物学等。一切进行得很顺利,直到一位学生突然发现,计算机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生物,它自称来自一个名为阿尔德的真正的二维世界……
“可惜的是,艾伯特的小说几乎完全没有涉及平面国的物理定律以及其中的居民所发展的技术。……后来在1979年,A. K. 杜德尼自费出版了《二维科学技术》,这是一部97页的杰作。虽然很难相信,但杜德尼在其中奠定了他所谓的平面宇宙(一个可能的二维世界)的基础。平面宇宙有自己的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和生物学定律,与我们所在的宇宙非常相似,并且看上去是内在一致,没有矛盾的。”
——马丁·加德纳,《平面宇宙的奇观》
A. K. 杜德尼(A. K. Dewdney),生于1941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荣退教授、滑铁卢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荣退教授,还曾在西安大略大学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以及生物学系担任教职。在其学术生涯前期,主要研究算法分析、计算与复杂性理论等,后期的主要研究兴趣则转向种群生态学、数理生物学等。从1984年起,他接替马丁·加德纳为《科学美国人》撰写数学专栏,直到1991年。他曾拍过实验电影,写过小说,还是位环境保护者和阴谋论者。
创意本身还不错,但是在逻辑上有一个大大的缺点。。。对于平面宇宙的生物,他的视觉怎么可能还是有血有肉的平面? 理论上来讲,从他的视角看出去,任何生物和物体,只能是一个点,或者一条直线或者曲线。。。。因此,在这些各式的线段中,如何判断或者识别物体,并进行研究呢?...
评分An excellent book. Very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2D world. Extremely imaginative.
评分创意本身还不错,但是在逻辑上有一个大大的缺点。。。对于平面宇宙的生物,他的视觉怎么可能还是有血有肉的平面? 理论上来讲,从他的视角看出去,任何生物和物体,只能是一个点,或者一条直线或者曲线。。。。因此,在这些各式的线段中,如何判断或者识别物体,并进行研究呢?...
评分An excellent book. Very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2D world. Extremely imaginative.
评分An excellent book. Very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2D world. Extremely imaginative.
脑洞大开。二维世界也是可以有智能的,只要神经元细胞是三元体,就可以彼此交换神经信号。
评分三星半吧,以主人公尼德杜的旅行串起整本书,不过说实话,故事性太弱了些,而且结尾也有些故弄玄虚。与其采取这样一种形式,倒不如分门别类,从物理、化学、生物、智能生物拾级而上,层层把科普设定说清好些。有一个漏洞其他读者也指出了,书中二维生物的视野实际上是平面的,按书中的设定,只能是一根颜色不停变换的二维曲线,这样一来,很多故事就很难展开了。
评分基于科学及技术的合理想象脑洞了一个二维宇宙的各种细节,但是却又非常狡猾且偷懒的用了一个超越的or哲学的or科幻的or神棍的结尾www
评分读得很慢,很多细节都值得细细思考。很喜欢书中的生物结构,化学手性,摆动楼梯,能量衰减,二维钢琴和排球,战争,电池的设定,那么聪明又合理。但是我觉得有些地方还是不合理,比如既然阿尔德人能看到的是有宽度的物体侧面,那么这已经是三维了。尼德杜一直探寻关于超越的知识,最后还是受超越所困无法超越,人类也可能如此。
评分想象精致,表达费神,对本书而言,动画似乎是比文字更好的表达方式~期待这部动画精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