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宇宙的琴弦》是在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框架下具体地介绍弦理论及其物理学结果。那么《宇宙的结构》则是从更高的角度来讨论时空和宇宙的物理学。《宇宙的结构》第一部分从“实在性”讨论时空,特别是量子时空;第二部分讲时间的方向性,从经典与量子的角度讨论时间箭头:第三部分讲时空和宇宙学,涉及了一些新内容,比如暴胀宇宙和相关的宇宙学问题;第四部分讲大统一的起源,即从弦和膜的观点来讨论宇宙学问题;第五部分讲实在与幻想,谈一些新实验(比如引力波和基本粒子的新实验),也谈时空旅行和时间机器,还展望了弦理论的未来。
布莱恩•格林(Brian R. Greene),毕业于哈佛大学,在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是罗德学者(Rhodes Scholars)。1990年,他来到康奈尔大学物理系,1995年被聘为教授,1996年到哥伦比亚大学任物理学和数学教授。他曾在20多个国家开过普及和专业讲座,公认在超弦理论中有过许多开拓性的发现。他还曾出演过《生活大爆炸》。他现在住纽约绮色佳。
人类对空间和时间的理解轨迹为主线,介绍了理论物理的历史、现在以及对未来的畅想:牛顿的绝对空间观,狭义相对论的绝对时空观(核心是光速不变原理),广义相对论(等价原理,即物理加速运动所受的力与物理在场中所受的引力是完全等价的),量子力学(核心是不确定原理),统...
评分1.物体永远在运动,就算空间上“静止不动”,也在做“穿越时间”的运动。 2.物体总在不断地穿越时间和空间,如果穿越空间的速度太快,就“没功夫”穿越时间了。因此,高速运动下时间会变慢。而光速,是穿越空间的最大速度。 3.引力的产生是因为空间的变形。空间像一块平整的布...
评分 评分众所周知,瓦特观察水壶盖被蒸气顶了起来,才发明了蒸汽机,人类才进入了工业文明。 相对于《宇宙的琴弦》这本《宇宙的机构》其实更形象的揭示了弦理论的意义——弦理论统一了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这是人类文明划时代的意义,看起来波澜不惊,如同瓦特眼中跳跃的水壶盖。 无...
评分太太太好看了!打开新世界,给力的科普!而且翻译也很好。强烈推荐
评分书是好书,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概念讲的很清晰,之前看知乎老看不明白的EPR、延迟选择等实验讲的非常清晰易懂。可惜翻译太差,有若干地方译的刚好和作者的意思相反,对于再版的书,这实在是不应该。
评分这个系列的都很好
评分得到听书: 时间和空间,是搭成“宇宙”这间屋子的骨架。 第一个方面,是从“鸡蛋破碎后不能复原”这样一个常见的现象出发,以此为线索讲解了“熵”的概念和低熵的来源,探讨了“时间”的本质。如今的宇宙,不过是早期高度有序化的宇宙的遗迹。 第二个方面,则是从牛顿的木桶实验出发,讲述了物理学中对空间认知的演变过程,探讨了“空间”的本质。宇宙空间的认识,从莱布尼茨的相对性观点,发展到了牛顿的绝对性观点,又发展到马赫的相对性观点,最后通过爱因斯坦,又回到了绝对性的观点。四维时空的速度既在时间轴上有速度,又在空间轴上有速度,这两部分速度合起来恰好是光速。比如对光来说,所有的速度都被分配到空间轴,这就意味着光在时间轴上是完全静止的。
评分书是好书,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概念讲的很清晰,之前看知乎老看不明白的EPR、延迟选择等实验讲的非常清晰易懂。可惜翻译太差,有若干地方译的刚好和作者的意思相反,对于再版的书,这实在是不应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