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宇宙的琴弦》是在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框架下具体地介绍弦理论及其物理学结果。那么《宇宙的结构》则是从更高的角度来讨论时空和宇宙的物理学。《宇宙的结构》第一部分从“实在性”讨论时空,特别是量子时空;第二部分讲时间的方向性,从经典与量子的角度讨论时间箭头:第三部分讲时空和宇宙学,涉及了一些新内容,比如暴胀宇宙和相关的宇宙学问题;第四部分讲大统一的起源,即从弦和膜的观点来讨论宇宙学问题;第五部分讲实在与幻想,谈一些新实验(比如引力波和基本粒子的新实验),也谈时空旅行和时间机器,还展望了弦理论的未来。
布莱恩•格林(Brian R. Greene),毕业于哈佛大学,在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是罗德学者(Rhodes Scholars)。1990年,他来到康奈尔大学物理系,1995年被聘为教授,1996年到哥伦比亚大学任物理学和数学教授。他曾在20多个国家开过普及和专业讲座,公认在超弦理论中有过许多开拓性的发现。他还曾出演过《生活大爆炸》。他现在住纽约绮色佳。
正如短评里有人说的“每一章都在刷新世界观”,但除此之外,有很多迷人的巧合。 博尔赫斯精彩的短篇《阿莱夫》里,叙述的时间、地点、时空不停变换,读者的意识在他建构的多重维度里来回穿梭,而当他写道“阿莱夫,那是空间的一个包罗万象的点”,这就像是弦论提出的假想,暴涨...
评分正如短评里有人说的“每一章都在刷新世界观”,但除此之外,有很多迷人的巧合。 博尔赫斯精彩的短篇《阿莱夫》里,叙述的时间、地点、时空不停变换,读者的意识在他建构的多重维度里来回穿梭,而当他写道“阿莱夫,那是空间的一个包罗万象的点”,这就像是弦论提出的假想,暴涨...
评分正如短评里有人说的“每一章都在刷新世界观”,但除此之外,有很多迷人的巧合。 博尔赫斯精彩的短篇《阿莱夫》里,叙述的时间、地点、时空不停变换,读者的意识在他建构的多重维度里来回穿梭,而当他写道“阿莱夫,那是空间的一个包罗万象的点”,这就像是弦论提出的假想,暴涨...
评分1.物体永远在运动,就算空间上“静止不动”,也在做“穿越时间”的运动。 2.物体总在不断地穿越时间和空间,如果穿越空间的速度太快,就“没功夫”穿越时间了。因此,高速运动下时间会变慢。而光速,是穿越空间的最大速度。 3.引力的产生是因为空间的变形。空间像一块平整的布...
第4部分阅读起来有一定的理解障碍,可能因为凭空很难想象11维空间和膜吧。但不否认是本非常非常非常棒的科普读物。
评分得到听书: 时间和空间,是搭成“宇宙”这间屋子的骨架。 第一个方面,是从“鸡蛋破碎后不能复原”这样一个常见的现象出发,以此为线索讲解了“熵”的概念和低熵的来源,探讨了“时间”的本质。如今的宇宙,不过是早期高度有序化的宇宙的遗迹。 第二个方面,则是从牛顿的木桶实验出发,讲述了物理学中对空间认知的演变过程,探讨了“空间”的本质。宇宙空间的认识,从莱布尼茨的相对性观点,发展到了牛顿的绝对性观点,又发展到马赫的相对性观点,最后通过爱因斯坦,又回到了绝对性的观点。四维时空的速度既在时间轴上有速度,又在空间轴上有速度,这两部分速度合起来恰好是光速。比如对光来说,所有的速度都被分配到空间轴,这就意味着光在时间轴上是完全静止的。
评分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时间和空间,是搭成“宇宙”这间屋子的骨架。第一个方面,是从“鸡蛋破碎后不能复原”这样一个常见的现象出发,以此为线索,本书讲解了“熵”的概念和低熵的来源,探讨了“时间”的本质。第二个方面,则是从牛顿的木桶实验出发,本书讲述了物理学中对空间认知的演变过程,探讨了“空间”的本质。时间和空间作为宇宙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这两者的本质,就能够窥探宇宙运行的本质。
评分内容非常棒,一星扣给翻译。
评分让我对绝对时空观和量子纠缠有了更深的认识。扣一星完全是因为翻译,不停的破折号破折号,打乱读者的阅读,真的烦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